分享
2017年04月10日02:05 新闻晨报

分享

  张玲玲工作照 /受访单位供图

  晨报记者 应沈漪

  《人民的名义》热播,一下子带火了“达康书记”,也让奋战在反腐倡廉第一线的纪检监察人“圈粉”无数。上海市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张玲玲,和大多数的纪检干部一样,平日里生活平凡而低调,但一旦进入工作状态,这位头发花白、快要退休的“老纪检”立马精神抖擞,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态。
  在这位老纪检人眼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的事业,为了这份事业,纪检人就要肩上有担当。

  “文官”变“武将”

  1995年,张玲玲考进市纪委市监察局机关工作,经历了从一名国有企业干部向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转换。尽管没有公检法的工作经历,但他靠着努力摸索慢慢积累,一路在纪检监察的岗位上成长。
  张玲玲先后在市纪委研究室、办公厅综合处等岗位工作,一直与文字打交道。2008年可以说是张玲玲纪检工作中的第一道分水岭,当年5月,他开始担任案管室副主任,从长期从事以文字为主的工作转换到案件管理工作,负责调查取证的协助协调,参与全市办案情况综合分析等工作。这也意味着,他开始进入了纪委的主要业务部门。对张玲玲来说,这是挑战和考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管组织把你安排到什么岗位,即使是自己原本不熟悉、不擅长的岗位,还是要潜下心来,甘当学生,不懂就学。”
  2013年,张玲玲迎来了纪检工作生涯的第二次转型。他从案管室进入纪检监察室,工作和角色再一次转换,正式进入办案的第一线。这次是从“文官”到“武将”,从二线综合部门转入一线,对不再年轻的张玲玲来说,精力和体力上都是考验。
  但多年的深耕积累不会白白浪费。“纪委干部要有大局观。”张玲玲说,“说到底,执纪审查是对我们党从严治党本质要求的深化,把这个本质吃透了,干工作就有了内生动力。”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

  2016年,市纪委以张玲玲所在部门为主体成立了专案组,查处了一起领导干部严重违纪案。别看市纪委网站上公布的只是一条二三十来字的消息,但在查处过程中纪检干部所付出的心力却是外人难以知悉的。
  该案件从追踪问题线索到处理完毕,整整持续了两年时间。由于对手的反调查能力很强,并通过各种手段规避调查,双方相持了一年多进展不大。经过分析研判,张玲玲认定,群众举报不是空穴来风。他带领全室同志“盯”了两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调查对象和行贿人之间串供的陈述中找到破绽,调查工作很快取得了突破,最终查实了该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巨额财物等问题。这块原来大家都觉得没有希望的“硬骨头”啃下来了,案子办得漂亮。
  “办案首先是坚持原则,有担当、敢较真。还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用专业精神还原证据。当然,还要拼韧劲、有技巧才能突破。”
  纪检干部与对象谈话时往往会碰到“软钉子”,有不讲话的,有暴跳如雷的,也有以党性人格担保自身清白的。这些时候就要斗智斗勇,“攻心为上”。张玲玲说,谈话也是一种艺术。人的思想转变也要有过程,要缩短这个过程就要充分挖掘审查对象的内心世界。“该严肃的时候就严肃,但有时候唤起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就很管用,要点到他们内心柔软之处,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带好队伍才是好干部

  在纪检领域干了二十多年,能文能武的张玲玲已经进入了退休倒计时。但他的心态和精神一直保持年轻状态,一到岗就进入状态。
  作为第三纪检监察室的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他大胆使用年轻同志,“把队伍带好,把每个人的精神状态、工作热情调整到最佳状态,是我的责任”,在他看来,一个能带好队伍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他觉得,纪委的工作既要认真严肃,但也不要神秘化。跟局级干部谈话,老同志谈得下来,年轻人怎么就谈不下来?年轻人的思维很宽,理论底子都不成问题,关键是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压压担子”。他自己手把手地教,诚恳耐心地帮,让年轻纪检干部在查办复杂案件中担纲主谈,使他们在实战中经受锻炼。
  “干纪检的也都是普通人,我们的工作神圣又平凡,并没有那么神秘。这份党的事业,只要肩上有担当,就能迎难而上。”张玲玲笑说。

责任编辑:倪子牮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诋毁警察形象?《人民的名义》被炮轰
  • 南宋名将刘锜大破金兵重装军团
  • 典出帝王的50个成语及其典故
  • 李达康书记是怎么炼成的?
  • 你回避社交,不是因为你内向
  • 西藏自驾游:到拉萨必做的十件事(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