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2日07:33 南方日报

分享
通过多轮城乡环境整治,荷城街道上湾村环境明显改观。图为翠鹭湾河道从上湾村流淌而过。
西江新城通过公开招投标选聘园林绿化管养企业。图为园林绿化管养工人在清理道路上的落枝。

4月9日,高明区举行首届美丽乡村文化节暨第26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希望通过打造美丽乡村节庆品牌,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提升高明美丽乡村品牌吸引力。据了解,这是高明首次尝试以节庆活动的形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佛山五区也具有首创价值。

以创新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是高明今年15项重点改革专题之一。为此,高明专门组建了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予以统筹推进。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必须以整洁美丽的全域环境为基础和前提,而全域环境的整治提升必须依托政府和社会的系统力量。基于此,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由11名高明区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全方位铁腕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议案》,被确定为高明区人大2017年“一号议案”,已在高明掀起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热潮。

本版统筹:叶能军

撰文/摄影:欧嘉明 叶能军 曹英琳 谭健才 黄世聪

夯实基础

全区自然村保洁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曾经垃圾漂浮的池塘、河涌,如今变得河清塘净;曾经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如今变得井然有序,从村前流淌而过的翠鹭湾河道让村民生活更怡然自得……这是高明区荷城街道上湾村的村容一角,也是高明近年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效缩影。

“以前由于村中没有统一设置垃圾收集点,村民多将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在河涌或鱼塘边,或采用露天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对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上湾村村民谭启华对以往破败的村容村貌仍心怀忐忑。

在谭启华的记忆中,从破败到整洁,改变是从7年前开始的。2010年,针对当时全区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短板,高明启动了“城乡清洁工程”,用3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村垃圾综合整治行动,对农村垃圾开始“拉网式”的综合整治工作。

为巩固农村垃圾综合整治成效,高明在“城乡清洁工程”宣告收官的2013年,推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续集”——开展以“美丽乡村,环卫先行”为主题的农村清洁工程专项活动,倡导各镇街打造绿道、景区、古村等为基点的环卫保洁示范带,逐步构建起“民集、村收、镇运、区协调”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推动城乡清洁工程向“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永久保洁”的目标迈进。

2016年7月,高明区在前期城乡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启动了“爱我家园 美丽高明”城乡环境综合提升工作,计划用3年的时间再次“接力”对全区城乡环境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整治提升,同时推动文明和环保意识深入每一位市民的心中。

在多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升级行动计划的带动下,高明城乡环境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比如,目前高明所有的自然村均聘请了专职保洁员,负责每条村每天的日常保洁工作,生活垃圾收集点也实现了对全区自然村“一村一点”的100%覆盖。与此同时,区内的4个镇街也已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完成了“一镇一站”的覆盖,为高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农村环境基础。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高明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超过97%,农村生活垃圾减量率达到30%,全区村庄保洁覆盖率已达到100%。值得一提的是,在由高明、三水两区代表佛山参加的“2016年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第三方评估”当中,佛山位列全省第三,且较2015年上升了3个名次。

查补短板

推动农村环境保洁从有变优

虽然高明农村人居环境在近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部分居民看来,农村人居环境仍有需要再加把力的地方。“比如垃圾收集点设置在村口,一旦清运不及时,不仅会给来访者的第一印象减分,而且臭味会从村民敞开的门口或窗户飘进去,影响村民满意度。”谭启华表示。

而在上湾村村民小组长谭伟敏看来,上湾村占地面积较大、村民居住和活动范围较分散,再加上部分村民图一时之便未能做到垃圾定点堆放、分类堆放,给后期垃圾清运增加了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现有的垃圾收运系统清扫频次不高,或者保洁工作人员清洁不到位,那么农村生活垃圾就难以得到全面有效收集和清运。”谭伟敏认为,通过前期数年的努力,农村环境保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下一步政府和村民还要在从有到优上共同努力。

事实上,由于高明东西狭长的地理地貌,以及村民居住和活动范围较分散的现状,上湾村当前遭遇的村民环境保洁需求和环境保洁供给日益不匹配的矛盾,在高明其他自然村一定程度上也存在。

部分高明区人大代表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由11名区人大代表提交的《关于全方位铁腕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议案》就提到,当前高明城乡环境尤其是农村环境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投入不足、标准不高,城乡结合部、镇村结合部、村村结合部、村企结合部、企业园区、企业建设项目周边、新农村改造后的旧村庄“八乱一占”现象严重,圩镇农贸市场、村郊市集、村容卫生、镇村公厕等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有的已处于失控状态;二是工作统筹失衡,方法单一,城乡环境治理存在重街区轻农村、重主要街道轻背街小巷、重公路沿线轻边远村落、重表面文章轻实际效果等情况,在工作方法中更是存在明显的拈轻怕重等现象;三是资源分散,单打独斗,初步调查表明,当前各级、各系统涉及农村的各类创建活动多达近30个,不但造成工作重复、资源浪费、创建力量分散、效果不明显,还制约了整个城乡品位发展大局,貌似种类繁多的涉农村创建活动并没给广大基层群众带来明显的获得感;四是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纵横相联的运行机制,造成乡镇和村组、社区工作重、压力大,疲于应付。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指出的这些问题,将逐一进行研究和破解。”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在参加高明“两会”分组讨论时表示,解决城乡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不能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层面上,“而是要立足大局、全盘统筹,打好全域环境整治攻坚战。

优化升级

以景区思维推动全域环境整治

《关于全方位铁腕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议案》一经公布,便在高明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反响,经过高明区人大议案审查委员会审查、大会主席团评选通过等程序,最终被确定为高明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一号议案”,表明当前高明城乡环境的整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紧迫任务,亦将成为高明区委、区政府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

“目前议案已着手交付有关部门办理,高明区人大常委会下一步将通过组织人大代表采用专项视察、质询等方式,对议案办理进度进行监督。”高明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高明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在三方面重点发力,包括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嵌入全域旅游发展、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在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方面,高明将坚持以景区思维推动全域环境整治,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将全区一街三镇一新城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做到见土植树、见地种草,大力实施机关单位、学校、厂企庭院绿化,保证四季常绿。

在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方面,高明将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美化”的原则,在城乡学校周边区域、景区厂企周边区域、单位周边区域落实“门前五包”,在村镇边、村庄边、路边、屋边、河边、塘边、田边落实卫生保洁和秩序整治责任制,实现全天候“一眼净”环境。同时,高明将大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引导村民自觉开展居住地绿化美化行动,着力解决垃圾乱堆、柴草乱放、畜禽乱跑等普遍问题,进一步保护好镇、村的田园风光。

而针对部分村民反映的农村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高明下一步将推动数字城管系统扩容升级,实现数据对接和建管系统向各镇街、西江新城延伸,对全区城乡环境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智能化管理,消除城乡环境整治空间和时间的“真空”,力争实现城乡环境“一张网、全天候”的精细管护、精致作业。

■样本

西江新城“建管并举”提升环境美誉度

近日,高明区西江新城管委会举行“美丽新城,共同爱护”大行动,对今年公开招聘的园林绿化、环卫保洁等管养单位的养护设备、人员精神面貌进行抽查,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智湖公园种下了黄金叶、鸭脚木、龙船花、毛杜鹃等约3000棵花苗,希望以此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爱护环境的责任感,提升广大市民群众对西江新城绿化爱护、城市保护的文明意识。

近年来,西江新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效率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不断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秀丽河公园、明湖、智湖、丽江水廊及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等一批城市配套设施陆续建成投入使用,迅速成为了高明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西江新城核心区也逐渐成为高明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

而西江新城之所以能够保持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离不开一支运作高效的管养队伍。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智慧管理,西江新城管委会将辖区整体打包分为园林绿化、环卫保洁、路灯管养三标,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在优中选优中选聘专业运营管理企业。

在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管养企业后,西江新城管委会对其管养责任作出了具体而详细规定。例如,在园林绿化方面,规定了绿地保洁时间段内,必须保证绿地无各种生活垃圾、枝叶草屑等废弃物,养护管理范围日常修剪枝和各种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不得过夜”,甚至对草坪植物的生长高度也明确控制在5厘米以内。

在环卫保洁方面,规定每日早晨8点前各区域人力清扫必须完成,二级道路清扫率须达100%,必须保证管养范围内每天2次机械清扫和洒水降尘,每天至少2次彻底打捞水面漂浮垃圾和收集堤岸垃圾,并将许多保洁指标以数字量化考核,如未能达到,将对负责该标段的管养公司进行扣分处理。

在考核制度上,西江新城管委会落实定岗定人定责制度,进行每月定期、不定期检查以及日常明察暗访考核相结合的机制,确保管养效果。

得益于一系列严格、细致的城市管养措施,近年来西江新城城市建设、管养成效逐渐显现,城市的生态环境、市容市貌水平加速提升,并荣获“中国2015创建生态文明标杆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下阶段,西江新城将积极推动核心区二期、秀丽水乡小镇的建设等,加快形成长效城市管理机制,推进城市品质进一步提高。”西江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观察眼

全域环境整治

需提高市民参与度

高明区委、区政府将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列为重点改革专题的重要内容,区人大将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列为“一号议案”,高明以高规格吹响了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号角。

城乡环境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展示“窗口”,体现出来的也是城市的管理效率、生活品质及市民的文明素质,对内关乎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外关乎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高明开展城乡环境全域整治提升,绝不是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也不是装装门面的走过场,而是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民心工程,更是建设“岭南美丽田园新城”、改善投资环境的发展工程。

环境现象产生于人,影响于人,整治提升也必须靠人。因此,推动高明全域环境整治见实效,既需要政府部门的牵头引导,也需要企事业单位的积极配合,更需要广大市民的踊跃参与,从而达到人人参与、共同受益的多赢效果。

放眼国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先进地区,无一不是把发动群众作为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的重要切入点。在浙江安吉,早在2013年便发布了《生态安吉县民守则》,并推动其进入村约、写入班规、注入家训,让生态教育进社区、进校园、进课堂,进而提升全民生态意识,让每家每户都有生态文明的传承。

而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在高明并不是没有经验。高明区在2011开始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初,便树立了创文工作“创建由民、创建惠民”的理念,通过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渠道充分激发市民参与创文的热情,聘请市民组建了实地交叉测评、市民监督员等考察队伍,不断提高市民的参与度,为佛山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高明力量。

与成功“创文”相对应,高明市民的文明素质也有了积极的变化,以往随地乱扔、随地吐痰这样的顽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杜绝,发自内心维护环境卫生的行为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市民的自觉。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千头万绪、点多面广,要走出“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糟蹋”的治理困局并非易事。

因此,在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高明既要发挥好城管、环卫、园林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也要调动全区所有部门共同参与,改变多年以来环境卫生整治由城市管理部门单打独斗的状况,督促、指导辖区单位负起各自的责任,扫好“门前雪”。同时,以“创文”为鉴,高明能否积极引导、鼓励广大居民主动参与到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当中来,对于建立全域环境大整治的长效机制也必不可少。

只有营造出全域环境提升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氛围,才能让每个居住在高明的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建共享“岭南美丽田园新城”,从而推动高明未来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被90后女孩打死的流浪汉他该死吗?
  • 司马相如娶卓文君原是天大的计谋
  • 忆王小波:左手文学右手爱情尽得风流
  • 陈可辛赞周冬雨身上有袁咏仪影子
  • 不愿为你花时间的人,就是不在乎你
  • 新西兰自驾,9个城市11家住宿全攻略!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