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5日10:02 贵阳网

分享

 

 

 

 

  ■核心提示

  从确立大数据发展战略,到成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获批建设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

  从阿里巴巴、戴尔等国际知名大数据企业落户,朗玛信息、货车帮等本地企业迅速成长,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的全产业链发展,到2016年全市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达到1300亿元,初步形成大数据产业的生态体系;

  从全域公共区域免费WiFi城市一期建成投用,到“数据铁笼”、“社会和云”等云应用示范工程投入使用……

  五年来,作为全省的“火车头”和“发动机”,贵阳市积极求索、开拓创新,把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承担起在全省发展格局中走前列、作表率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五年来,贵阳加强大数据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筑巢引凤聚集大数据企业,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改善民生,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不仅风生水起,而且落地生根,持续形成“智慧树”茁壮成长、“钻石矿”流光溢彩的良好局面,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走出一条既保护生态、又发展经济的双赢之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顶层设计“领航” 筑城“云”飞扬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那时起,贵阳就努力与时代接轨,践行创新驱动战略,抢抓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以2014年3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为标志,2014年成为贵州大数据元年,大数据被确立为贵州省发展战略。

  战略既定,贵阳不断强化大数据发展顶层设计——

  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贵阳市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一个目标、三个建成”,“一个目标”即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三个建成”即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市委九届六次全会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意见》,提出以大数据为引领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十大重点工程、十大开放平台、十条改革措施、十大保障机制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出台《贵阳市促进大数据发展“比、学、赶、超”工作推进方案》《贵阳市大数据社会领域应用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

  建立大数据十大重点工程指挥长制,实现“挂图作战、挂牌督战”,成立全国第一家专门主抓大数据发展的政府组成部门——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与大数据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组一委”的工作格局;

  与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全面合作,共同开展4项贵阳大数据标准制定和3项国家大数据标准制定与试点示范工作,实现大数据标准“贵阳造”;

  编制《贵阳市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及产业规划》,按照“1 1 3 N”大数据安全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国家数据安全示范城市和大数据安全靶场,打造网络安全自主创新中心、网络安全应用示范中心和网络安全政府监管中心,搭建N个安全应用平台;

  制定全国首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地方性法规——《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开始施行……

  一个个规划、方案就是贵阳驶向大数据“蓝海”的航海图。在充分对比自身优势和特点后,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贵阳先试先行、超前部署、探索创新,奏响主基调、落实主战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

  几年间,贵阳率先创建全国首个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率先创建全国首个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成立中国首家“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首创“块数据”理论并探索建设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

  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组建全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设立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获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获得全国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城市、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等称号,跻身2016互联网金融十大创新城市……

  抢占先机闯蓝海,贵阳大数据产业迅速发展,形成国家大力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各界充分认可的先行优势。

  大数据产业聚集 经济发展加速跑

  近年来,按照“一轴两基地多园”的空间布局,贵阳在全市形成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保区、航空港经济区“四轮驱动、多点发力、同步推进”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

  因为大数据,甲骨文、谷歌、英特尔、微软、IBM、惠普、戴尔、富士康、思爱普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贵阳,阿里巴巴、腾讯、奇虎360等国内互联网领军企业纷纷牵手贵阳。

  借助大数据,货车帮、朗玛信息、东方祥云等一批本土企业迅猛成长,其中货车帮已成为中国物流行业的“独角兽”,目前拥有35万家物流企业会员和230万货车会员,日均平台结算金额80亿元左右;朗玛信息打造了全国首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医院,入围“2016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

  中电高新等6家数据中心获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数据中心规模超过30万台服务器,已投用服务器数超过3.5万台。

  全市呼叫中心坐席规模超15万席,累计签约投运规模超10万席,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超过20万人。

  贵阳还成立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交易金额突破1.2亿元,交易会员达到500家,可交易的数据总量超过60PB,接入了30个行业领域的数据。

  今年,贵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发布《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挂牌成立贵阳区块链应用技术学院,举办首届贵阳区块链人才训练营。

  经过几年发展,我市大数据各类业态加快聚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初步构建了从数据存储、清洗加工、数据安全等核心业态到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关联业态,再到服务外包与呼叫中心、电子商务、精准营销、大数据金融等衍生业态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大数据产业生态示范基地、大数据安全产业示范基地、数字物流产业示范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及应用创新基地、大数据金融示范基地、绿色数据中心集聚区等一批基地、集聚区、中心。

  围绕“核心业态 关联业态衍生业态”,贵阳积极构建大数据全产业链,促进大数据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贵阳大数据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2016年,全市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达1300亿元,同比增长41.9%;主营业务收入达650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50%;大数据及关联企业超过4000家。

  如今,大数据不仅成为贵阳一张响亮的新名片,也成为贵阳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以大数据为引领,贵阳的产业转型也大步迈进——

  以现代制造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加快发展,奇瑞轻型客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吉利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以金融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贵州金融城基本建成,大数据金融、移动金融、众筹金融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现代商贸业提质扩量,电子商务、呼叫服务、物流快递等快速发展,会展经济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50%……

  大数据产业不断集聚,源源不断蓄积贵阳经济发展“新动能”。从以前的“跟跑”到大数据的“领跑”,贵阳第一次在最前沿的产业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数据服务民生 “贵漂”成时尚

  大数据不仅为贵阳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还有效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为了提升大数据政府治理效能,我市实施“数据铁笼”工程,在一期、二期试点的基础上,已扩大到40个市直部门,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如,贵阳市住建局通过音视频和网络审核记录等手段,把业务办理、行政调解、建筑市场行为监督管理等工作的全过程都记录在案,通过大数据对比,有效揪出违纪行为。

  贵阳大数据发展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我市采取一系列举措,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民生——

  率先建设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市民在中华路、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等地,用智能手机登录全域免费WiFi“D-Guiyang”,就可网上冲浪,每天产生的等各种模式的大量行为数据,也正通过这张WiFi网实现“块上集聚”;

  推动大数据“聚通用”,实施政府数据共享开放“50 100”工程,即建设50个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共享数据应用项目及开放100个以上主题关联数据包,目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已上线运行;

  建设“筑民生”、社会和云、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一批云应用示范工程,其中,数据民生综合平台涵盖了社区服务、教育、民政、社会保障、交通、扶贫、医疗、政务服务等8个试点领域100项以上服务……

  产业兴,人才集聚就有吸引力;人才多,产业发展就有源动力。以大数据为引领,贵阳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围绕大数据全产业链,通过建立“政策 基地 资金 服务平台”的模式,打造“创客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园区)”的培育链条,全力构建创新创业全生态链;

  启动“痛客计划”,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痛客大赛”,以此为基础打造“痛客梦工厂”,构建集“痛客 智客 创客投客”于一体的“双创”链条,并辅以容错机制、产权保护和政策激励……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贵阳创新创业环境氛围越来越好,显现出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众多投资者和创业者前来创新创业。

  近年来,贵阳新增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院士工作站8个,聚集国际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0支,全社会研发投入累计超过15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8%。

  2015年7月,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智库在北京发布《2015年中国新兴城市报告》,贵阳高居榜首。《报告》显示,贵阳在综合排名、经济增长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三个方面均名列第一。

  同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蚂蚁金服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显示,贵州进入大学毕业生净流入排行榜前列,隆起为新的人才高地。在贵州,留下的毕业生占63%,新来的毕业生占37%,新来毕业生人数是离开毕业生人数的217%。

  贵阳,正成为有创新激情、创业梦想的人追梦圆梦的理想之地,越来越多的创客来到贵阳,形成全国瞩目的“贵漂”现象。

  今年5月26日至29日,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在贵阳举行。自2015年贵阳率先举办“数博会”以来,已连续升格为“国家级”“国际级”。因为大数据,贵阳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焦点。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正在崛起的“中国数谷”贵阳已享誉海内外,贵阳以大数据为引领,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步伐也走得更快、更实。

责任编辑:倪子牮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小伙陷传销,一个月与8名女子发生关系
  • 后东林党人为何大多是软骨头
  • 小小说:老市长为什么跑老远来钓鱼
  • 《歌手》决赛,被白百何出轨抢了风头
  • 宁愿当剩女,达康书记式男人嫁不得!
  • 去三亚,用60分钟感受万年历史!(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