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5日17:24 齐鲁网

分享

齐鲁网4月15日讯(记者 陈志富) “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巡展4月15日在济南开展。展览时间为4月15日-4月22日。

丝绸之路是2000年以来贯穿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交流的“神秘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对于和西方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杨晓阳在1985年曾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到达新疆,历时4个月,做了大量的考察、写生和记录工作,感受丝路沿途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之后,他多年对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和沿途达到罗马其间的多国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写生和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表现丝绸之路风情、历史和人文内容的作品,内容丰富。他的绘画技法从对中国传统的继承,到中西结合,从写实到写意,做了大量探索。 

本次展览分 速写/写生、主题创作、重彩绘画、水墨写意  四大部分,展现了他严肃、认真的探索精神,坚实全面的绘画功夫,以及写意水墨的逐步提升,是对丝绸之路文化精神的多角度阐释。恰逢“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实施,这个展览表现出的前瞻性将给我们以启示。  

杨晓阳,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全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2009年调任中国国家画院。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国家三五人才一级,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高教名师。      

 杨晓阳走遍古丝绸之路的32个国家,这个过程中他经常跟人民群众接触,写实生活也锻炼了扎实的基本功。他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关注时代,表现人民。

 

 

在校工作期间,杨晓阳干过很长时间的行政岗位,没有时间深入生活,他晚上就对着电视练速写。近15年他的全部精力都在画水墨画上,创作过程中一直向古人和西方现代注意学习。

对山东有很深的感情,每次来山东都很高兴。杨晓阳说,他每次来到山东都非常感动,一方面学习它的文化,学习它的改革开放,称赞山东省政府,群众,花界对美术有很高的关注, 尤其美术在为社会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人民的生活服务方面在全国是排头兵,他对山东表示感谢,也专门创造了一幅作品《晨妆》送给山东省博物馆。

 

   

 

 

 

[责任编辑:杨凡、董光强、陈志富]

责任编辑:倪子牮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小伙陷传销,一个月与8名女子发生关系
  • 后东林党人为何大多是软骨头
  • 小小说:老市长为什么跑老远来钓鱼
  • 《歌手》决赛,被白百何出轨抢了风头
  • 宁愿当剩女,达康书记式男人嫁不得!
  • 去三亚,用60分钟感受万年历史!(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