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6日10:07 贵阳网

分享

  龙井村开展“党员设岗定责领岗仪式”。

  花溪绿马甲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解农户需求。

  提升改造后的花溪公园。

  花溪美景。

  ■题记

  五年来,花溪区围绕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在坚持文化为魂、生态为本,高端定位、融合发展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做好党建的大文章,促进旅游、文化、农业、扶贫等各领域大发展,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2016年,花溪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6.91亿元,同比增长11.7%;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总量核心指标均位列全省和贵阳市前列。

  做好党建大文章 建文化旅游创新区

  从严治党强化党建责任

  党建强,则发展兴。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巩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五年来,花溪区各级各部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为破基层党建“痛点”,区委主要负责人先后到87个单位、12个项目指挥部及14个下设办公室进行了党建工作大走访大督导,自觉承担起抓党建的政治责任,组织成立花溪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办公室,根治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喊在党委、落实在纪委”的病灶,切实解决主体责任虚化空转、监督责任履行不力的问题,构建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6410”体系。

  为抓好“两学一做”龙头任务,花溪区还在“学”上下功夫,通过党委会集中学、微型党课主动学、基层宣讲传递学、“两学一做”APP时时学,做实“学”这个基础。通过开展全区“十优”党课评选和党务工作者辩论赛,持续打造微型党课品牌,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和普通党员纷纷走上讲台讲体会、找问题、谈方法,建立微型党课网络墙,把APP学习纳入党建目标考核,每季度向县级干部和基层党委书记进行函告和短信提醒,通报答题率,在职党员答题实现全覆盖。

  在“做”上,开展“最美 ”活动,统一规范制作花溪区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记录本,确定每月21日为党员学习、党员服务、党员议事、党费收缴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固定活动日”,涌现了人社局青春党支部,廉政文化进工地等一线亮点。

  在“改”上,定期召开协调小组会,对没有完成党建任务的及时通报、限时整改,成立督导组,分类开展督导、传递压力、改进方法、突出实效,在从严管理干部、创新管理模式上做出新尝试。选派132名驻村干部,全部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目标任务,集中打造了一批市级非公党建示范点。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建立大数据产业党建联盟,打造了同济堂、十和田、菊林书院等非公及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被授予“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为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花溪区开展了“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先后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扶持小微企业补助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使用等开展监督检查。以干部约谈常态化为抓手,建立《花溪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约谈制度》,推进“四种形态”具体化、制度化。截止到2017年3月,全区已开展约谈11012人次。目前,还启动了中共贵阳市花溪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轮巡察工作和针对党员干部“慵懒散”的专项整治工作,让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得到全面提升。

  今年,花溪区以创新型党组织统领党建建设各项任务,力争在提升创新活力、建强创新队伍、增强创新功能、丰富创新载体、健全创新机制上实现突破。

  全域旅游带动全面发展

  今年2月,花溪青岩古镇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填补了贵州文化类5A级旅游景区的空白,成为贵州一张靓丽的旅游文化名片。

  “青岩古镇成功晋升5A级景区,为全区创建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打下了坚实基础,是全区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取得的成果,实现了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模式,也是花溪区创建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的重大突破。”花溪区委书记钟阳说。

  近年来,花溪区以创5A为抓手,先后投入了近50亿元对青岩古镇进行提升改造,古镇景区由原先0.8平方公里的景区扩展到4.8平方公里,周边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破解了制约青岩景区内外大循环的交通瓶颈,让景区“快旅慢游”成为现实。还通过深入挖掘军屯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融合和重塑,不断“擦亮”景区的文化品牌。

  青岩古镇的巨变只是花溪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6年,花溪入选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来培育,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的“六全”发展路径,编制了全域旅游战略规划、实施方案,初步构建了“一核、一轴、四组团”规划布局,并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成立了全省首个抓全域旅游发展的常设机构——贵阳市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管理委员会,统筹全区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之后,又构建了“1 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组建旅游法庭、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管分局、旅游执法大队、旅游城管分局等常设执法机构,探索“管委会旅游文化投资公司”双引擎协作机制。

  通过青岩古镇的龙头带动,以点带面,以片带线,花溪先后发展了高坡民族文化、黔陶历史文化、马铃生态文化、燕楼夜郎文化和麦坪康体休闲旅游等,形成区域联动旅游开发态势,以此促成了青岩镇龙井、黔陶乡黔陶村老榜河、高坡乡石门村、扰绕村、黔陶乡马场村等11个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的建成,形成了久安茶叶高效园区、青黔高“溪南十锦”、“石板天河潭——青岩古镇”、“燕楼乡——马铃乡”等美丽乡村示范带,创新了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村特色化发展的模式。

  大扶贫助推全面小康

  近年来,花溪区按照扶贫开发“六个精准”、“五个高一格”的要求,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将精准扶贫从由“输血”向“造血”产业扶贫模式转变,达到扶贫先扶志,扶贫重扶智的良性循环。利用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激活农村沉睡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整合优化自然资源,扶植村级种植大户,带动群众找到符合本乡本土气候、土地的农特产品,组织党员带头发展农家乐、生态观光、刺绣、手工艺品加工等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服务业,发挥党建扶贫工作对整个社会资源的激活、配置和优化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助推器”,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土专家”创办专业合作社,帮扶“田秀才”挖掘致富特色产业项目,并利用网络平台,将“农村电商、集体经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把电商资源注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各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作用,通过培训农村党员、销售农产品、发展地方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草根物流、乡村旅游等产业,形成“线上微商店线下实体店”的新模式,打响“原产地销售”的牌子,把精准扶贫落到村,瞄到人,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

  在“溪南十锦”大扶贫攻坚产业带上的青岩镇山王庙村,通过抓党建促扶贫,在村支部的带领下,建设了“祥云水湾”农家乐,并以年租金8万元发包给外地商人经营。同时,村党支部强化村企联动、统筹发展,鼓励村民加入以村集体名义成立的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可供游客休闲度假、娱乐、烧烤的“小摆托生态园”已投入使用,每月接待游客约2000人次,实现收入5万余元,带动村民就业20余人,带动10余户村民发展致富。

  目前,花溪区2316户4890人低收入困难户收入整体越过4800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007元、13526元。下一步,花溪区将在健全机制和稳定致富上下功夫,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扶贫发展之路。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记者:詹燕采写)

  图片由花溪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初晓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小伙陷传销,一个月与8名女子发生关系
  • 后东林党人为何大多是软骨头
  • 小小说:老市长为什么跑老远来钓鱼
  • 《歌手》决赛,被白百何出轨抢了风头
  • 宁愿当剩女,达康书记式男人嫁不得!
  • 去三亚,用60分钟感受万年历史!(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