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6日10:13 贵阳网

分享

  清镇市小坡村肉鸡养殖项目施工现场。

  清镇市右七都市农业示范园。

  清镇市长津农业蔬菜基地。

  清镇市犁倭镇石牛村一角。

  ■题记

  漫漫扶贫路,浓浓民生情。

  2017年伊始,贵阳市发出动员令,号召全市全面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落实“高一格扶贫、快一步致富”的要求。清镇市“市、乡、村”三级迅速响应,短时间内,人员到位、项目到位、资金到位,相关工作如火如荼展开……

  一块块贫困户门上的爱心结对牌、一幅幅村委会墙上的脱贫作战图、一本本结对帮扶档案册、一个个行走在帮扶路上的结对干部……

  湖城大地上的精准扶贫战役,已吹响决战“冲锋号”。

  吹响脱贫冲锋号

  湖城大地鏖战急

  ——清镇市大扶贫攻坚春季攻势走笔

  重在一个“实”字 层层签订“军令状”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完成脱贫重任,重在一个“实”字上下功夫。

  高频率摸底。按照《省委、省政府2017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令》的总体要求,2月底,清镇市“四大班子”、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均深入联系点开展调研,为贫困户算账,谋脱贫对策。结对帮扶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大回访”工作,通过与结对帮扶对象座谈,详细了解困难户家庭生活状况,弄清困难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症下药”。

  高层次部署。制定《清镇大扶贫攻坚春季攻势方案》,紧紧围绕“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三大战役行动,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明确联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确保“高一格”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大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专项督查会……一次次会议,一次次协调部署,规格前所未有,谋划深入精准。

  高规格配将。清镇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主要领导不仅亲自挂帅,还要带头出征,真正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全市上下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组建驻村工作队,配齐配强“第一书记”,逐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形成了市、乡、村三级抓扶贫的喜人局面。

  高强度保障。构建了系统有效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撑、改革驱动和纪律约束四大保障体系,并强化考核奖惩,目标倒逼节点推进,现场验靶交账。不定期召开会商例会,研判形势、查找问题,督促整改落实。部门联动开展跟踪随访、暗访督查,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

  突出一个“准”字 靶向治疗“开良方”

  选准问题,找准穷根,打靶才能精准有力。

  以精准开道。严格按照“一公示、一公告、一备案”识别方法和流程,对全市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800元以下的农户进行识别认定,并录入贵阳市精准帮扶平台。对2016年识别的低收入困难户、22个低收入困难村动态信息进行全面采集,确保攻坚对象精准。建立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制度,全面启动不精准低收入困难户清理和退出管理工作。2017年,将加大力度对11857户31671人的扶持力度,确保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越过4800元。

  以精准见效。谋划了“一个目标、三个战场、五个推手”的“1 3 5”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即实现全市11857户31671人低收入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越过4800元;“三个战场”,即易地搬迁扶贫战场、产业帮扶扶贫战场、教育资助扶贫战场;“五个推手”,即以就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三重医疗保障、社会帮扶、民政兜底”为推手,确保“高一格”推进“春季攻势”行动。

  “靶子”找准,责任定明,清镇人上下同心,稳步推进。

  落在一个“施”字 攻坚战场“出奇招”

  2月27日,清镇市9个乡镇32个扶贫项目同时开工,涉及项目资金22.5亿元。

  4月6日,全市集中开工项目43个,涉及资金9.53亿元。

  ……

  伴随着各个项目的开工,清镇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启了“加速度”。

  易地搬迁扶贫战场,确定2017年搬迁对象为103户366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预审意见、水土保持、环评手续等手续正在办理中,现场施工按时序推进。

  产业扶贫战场,明确以红枫、卫城、暗流为主实施生态蔬菜种植10.45万亩;以卫城、麦格、流长、王庄、犁倭为主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1000亩;以王庄乡小坡村为主发展精品水果(干果)种植200亩,发展特色畜牧养殖10万羽;梳理出全市9个乡镇“1 N”产业,涉及主导产业有蔬菜、肉鸡、牧草、精品水果、肉牛等,辅助产业有茶叶、花卉、奶牛、葡萄、苗木、大葱、板栗、核桃、金银花等。

  在教育扶贫战场,目前,清镇市已资助符合条件的就读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的贫困户家庭子女学生共计91人,教育扶贫助学金已发放完毕。

  同时,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助力脱贫攻坚。推行企业“三变扶贫资金”1010模式,即:每村10万本金,按照10%比例可分红1万元,帮助188户低收入困难户入股分红;推行“三变固定资产购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

  此外,为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正在日益发生变化,各乡镇各出奇招——

  卫城镇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生态美食示范镇”、“生态示范特色小镇”,重点做加工、做电商、做市场、做保障,依托“寻味贵州”的打造,招好商、招大商。

  暗流镇围绕打造“贵州旅游扶贫样板镇”、“贵阳扶贫工作同心工程示范镇”的目标定位,争取上级支持,做大做强辣椒、蔬菜、中药材等有基础有传统的产业,全力包装旅游产品。

  犁倭镇走“农旅一体化”发展的路子,重点发展桃子、兔子、红米“两子一米”主导产业,做好“道桃文化”这篇大文章。

  把准一个“聚”字 奏响扶贫“大合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役中,清镇市积极构建全社会扶贫大格局,奏响了扶贫开发“大合唱”。

  在王庄乡小坡村,驻村工作组积极协助乡、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以果、蔬、禽为产业发展主线,种植核桃、酥李等经果林,林下套种折耳根、魔芋等,同步建设肉鸡养殖示范区;为小坡村梳理出40余个集团帮扶项目,已落实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小坡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发放低收入农户补助等。

  “让小沟村民荷包鼓起来!”这是暗流镇小沟村驻村干部金光华的承诺。今年3月,金光华进村后,参与编写了《小沟村以村带镇整体推进扶贫攻坚总体规划》,并对小沟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调研。目前,入户调查已经完成,正在开展资料汇总和报告编辑。

  清镇市明确了12位市领导分别带队对5个特别困难村开展扶贫解困定点包干工作,按照“六个确保”和“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要求,从低收入人口和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就业形成体系、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党建帮扶等方面,全面处理好输血与造血、外部给力和自我发展、增收与致富、精准帮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工作向脱贫攻坚聚力、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清镇市正在奋力书写脱贫攻坚的答卷——到2020年,贫困村全部销号、低收入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越过6500元,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本版稿件、图片由清镇市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初晓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小伙陷传销,一个月与8名女子发生关系
  • 后东林党人为何大多是软骨头
  • 小小说:老市长为什么跑老远来钓鱼
  • 《歌手》决赛,被白百何出轨抢了风头
  • 宁愿当剩女,达康书记式男人嫁不得!
  • 去三亚,用60分钟感受万年历史!(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