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6日17:14 华龙网

分享

嘉西村将为数不多的平地打造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院坝。 记者 荚天宇 摄

嘉西村整治前后对比。 嘉西村社区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4月16日16时40分讯(记者 荚天宇)青石板路、老黄葛树,步道和小巷串起一幢幢穿着“新装”的老居民楼。从昔日脏乱差的老旧小区到“最美小巷”,渝中区嘉陵江畔嘉西村的华丽转身成为了重庆市老旧社区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背街小巷、老旧社区既是市容环境的“里子”,也是重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近日,记者随市政工作人员一起走访主城部分老旧社区,实地感受它们的旧貌换新颜。

站在嘉西村的观影台可以远眺嘉陵江,这里曾是私搭乱建的“重灾区”。 记者 荚天宇 摄

在老院子小区,阳光透过参天的黄葛老树,在院坝投下斑驳的树影。 记者 荚天宇 摄

脏乱差小区变“最美小巷” 环境整治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谈起过去的嘉西村,居民会直摇头。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设施缺乏维护管理,一些住户私自改造房屋,乱搭乱建,社区里的阳台变棚户,庭院变垃圾场,四处电线交错,污水横流。

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嘉西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蒋春蓉告诉记者,近年来,嘉西村持续开展环境整治与景观升级,进行了外立面装修,人行道改造、排水设施改造、消灭“无灯区”、拆除违法建筑和水表电表改造入户等改造工程,1566户居民因此受益。

如今,记者眼前的嘉西村青砖勾白缝、绿树掩裙楼,充分保留有浓郁的老重庆城市风韵,让本地人感到很古朴,外地人感到很“重庆”。2012年,嘉西村还被评为2012年重庆市10个“最美小巷”之一。

沿着嘉西村走完一遭,外墙上的蜘蛛网般的电线全部被集中装进铁皮箱,绿化带和人行道上没有一点垃圾,古色古香的门牌店招、吸水防滑的黑灰色行路砖,干净整洁的环境令人印象深刻。

在街道的尽头是一座观景台,在这里,可以远眺嘉陵江,居民们则在老黄葛树荫下聊天休憩。而谁也不曾想到,这块坝子曾经是私搭乱建的“重灾区”,经过整治,老旧社区也再次焕发出了新活力。

老院子小区堆放杂物的过道被整治一新。 记者 荚天宇 摄

  老旧社区改造惠及300万市民 今年将继续改造69个背街小巷

  今年75岁的刘家凤在沙坪坝区新体村社区老院子小区住了30多年,用她话来说,过去这里是鸟都不愿来的地方。

  “以前环境差,到处破破烂烂的,而越是破大家越不注意环境,垃圾杂物乱堆乱放,小偷一看小区没人管,都敢来‘光顾’一下。”刘家凤说。

  新体村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建零告诉记者,晨光小区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初,因其建设年代较早,建设标准相对较低,没有物管和业委会,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管线老化、设备年久失修、道路破损、建筑外墙面脱落等问题,给居民的生活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去年起,小区从整治建筑立面、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绿化景观、规范小区秩序四个方面开启了环境整治工作。”李建零说,今年6月,小区还将在每个单元安装完成门禁、监控设施等后续建设,让居民住得更安心。

  记者看到,现在的老院子小区外墙面被粉饰一新,从楼道间的栏杆,到路灯设施,再到每家每户的空调机位也都被重新更换,院坝中间的花台被修葺一新,阳光透过参天的黄葛老树投下斑驳的树荫,居民们在其间散步聊天。

  据了解,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重庆主城各区及两江新区累计投入资金18.37亿元,共完成402条背街小巷、306个老旧小区整治及107个农贸市场、48所学校、18个医院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惠及市民近300万人、

  下一步,重庆市计划再用三年时间继续对主城区的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周边等开展整治,基本实现主城建成区及所有集镇整治工作全覆盖,2017—2018完成主城区116个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及农贸市场、学校、医院周边)整治任务,其中2017年完成69个背街小巷整治任务。

责任编辑:李鹏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小伙陷传销,一个月与8名女子发生关系
  • 后东林党人为何大多是软骨头
  • 小小说:老市长为什么跑老远来钓鱼
  • 《歌手》决赛,被白百何出轨抢了风头
  • 宁愿当剩女,达康书记式男人嫁不得!
  • 去三亚,用60分钟感受万年历史!(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