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8日07:33 南方日报

分享
丽苑社区志愿楼长帮社区服务中心张贴活动通知。资料图片

4月15日,江门市蓬江区举办了2017年首场志愿楼长关爱活动。丽苑社区的一名楼长何丽华在游园活动中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日常要负责组织居民搞好社区卫生、调解邻里矛盾、协助社区做好各项管理工作,都是自愿参加,没有任何报酬。区里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对楼长身份更有认同感,日后要更好服务大家。”

为了回馈、激励志愿楼长,蓬江区自2016年起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入社工机构,每年组织10场形式多样的关爱志愿楼长活动,提升志愿楼长的专业技能,加深居民对楼长工作的了解与支持,促进楼长间的交流与分享,从而凝聚政、民、企、社会机构等多方的力量,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氛围。

志愿楼长来自于群众,他们是帮助政府解决城市管理难题的好帮手,是党委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知情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得力助手。2014年起,蓬江区开始推行志愿楼长制度,通过热心群众自发参与社区治理,带动全社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去年起,该制度在江门全市推广,助力“爱心之城”的打造。目前,江门共有4000多名志愿楼长,覆盖206个社区。

当志愿楼长是什么体验?他们日常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协助社区治理?不妨随南方日报记者走近楼长,听听他们的心声。

南方日报记者 潘伟珊

案例一

退休职工巧当第三方,有效调解各类纠纷

人物:何丽华

社区:丽苑社区

何丽华是蓬江区最早一批志愿楼长之一。

每天早上,华姨总在固定时间出门“溜达”,她细心地观察楼道是否有垃圾、设施是否有损坏、墙上是否有牛皮癣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能顺手处理的,我就直接把问题解决好,处理不了的,就报个社区协调。”华姨自豪地告诉记者,经过楼长的宣传以及日常的清理和监督,“牛皮癣”现象已从丽苑社区销声匿迹。不仅如此,“现在社区要统一开展大扫除,工作人员在微信群一发通知,楼长们便率先到篮球场集中干起来,各栋楼的居民看到后也纷纷响应。”

除了维护好社区的环境,作为志愿楼长,华姨还经常上邻居家串门,以“唠家常”的方式帮助邻里、家庭调解矛盾。“有一次,有一户婆媳吵得很凶,婆婆闹着回乡下,媳妇不让步,儿子夹在婆媳间无可奈何。我作为第三方上门调解,分别和婆媳聊了一番,说出来后她们心里舒服了,也找出了误会的根源,经过一番劝说后,婆媳各让一步,和好如初。”华姨说,类似的事情时不时都会发生,楼长“旁观者清”,往往能帮助他们沟通,改善居民间的关系。

在担任志愿楼长中,华姨获得了居民的认可,也收获了友谊。唐艳玲说:“每个季度我们都会组织楼长开座谈会,大家互相交流心得,碰到什么难题一起协商解决。”楼长们不仅协同合作,还自发组织了素食座谈会,“我们自筹资金,每年搞两三次活动,每次大家都玩得很开心,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华姨说,今年她希望带动儿子一起加入到楼长队伍中来,一起努力,让社区变得更好。

案例二

90后大学生怀揣感恩之心助人助己

人物:廖逸潇

社区:天龙社区

“我是2014年成为志愿楼长,平常主要向居民宣传如何做好楼道的保洁,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各类小事,如楼下的门锁坏了,要帮大家联系师傅来维修等。”黑框眼镜、话不多、看起来性格有点内向,这是记者对廖逸潇的第一印象。

社区里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什么原因驱使这位90后青年志愿加入楼长队伍,并全心全意付出?廖逸潇坦然道:“我是一名残疾人,读书期间得到政府的多方资助,毕业后了解到社区有开展楼长志愿服务,便希望尽绵薄之力回馈社会。”

现在,廖逸潇每天上午到社区服务中心上班,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探访等工作,每天下午便到自己创办的牛杂店开档,下午五点半关店后便习惯性地把他负责的几栋楼巡一遍,“到处看看有没有问题,及时处理。”

每周廖逸潇还会到与他家同楼的一户老人家里探访,“那位老人家已经七八十岁了,尽管他的家人经常去照顾他,但还是要经常去了解一下他有什么需求。”正是他的这种真诚与执着打开了邻里的心扉,楼上楼下邻里关系日渐融洽。

街坊们的认可让廖逸潇更加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2016年某天晚上,廖逸潇所管的一栋楼楼下的电表遭雷击后自燃,导致整栋楼停电了,他第一时间打电话向社区报告,并立即上门找该栋楼中居住的一位电工师傅,连夜采购电线等材料修理电表,他一直陪着师傅修到深夜一点多,各家各户均通电了才回家休息。

类似上述的小事在社区中时有发生,“其实他家境不错,他的家人也曾劝他不要掺和这些琐碎的事,他却乐此不疲。”廖逸潇以第三方的“楼长”身份周旋于其中,协调居民的矛盾,解决公共设施等问题,保障了居民共同的安全。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潇仔说,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以快速成长。“做楼长让我学会了如何与社区居民沟通,以往可能因身体缺陷有心理压力,但通过为居民服务,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心情变好了,看待事情的观念也更加乐观了。”

案例三

吃三次闭门羹仍坚持终敲开邻里心门

人物:伍时用

社区:甘化社区

“我是2014年甘化社区首批志愿楼长。”在甘化社区,提起“用叔”伍时用,许多邻居都啧啧称道。他郑重得将两张证摆在记者面前——一张是党员义工证,一张是红十字会急救员证,“拿到这两张证,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伍时用认为,担任楼长关键要实干,不仅要管理好楼道的卫生、设施,还应互相帮助,促进邻里和睦。“在这个过程要不怕痛,要有自己的快乐。”

“痛”是因为常被误解,“有的人以为我是拿着社区的工资抢出风头。”伍时用曾自己掏钱上门探访一户困难家庭,“当时那户家庭质疑‘你有那么好心?有什么企图?’然后把我赶出门。”连续三次,他都吃了闭门羹。伍时用坦言,持续“碰钉子”也曾让他泄气,但换位思考,如果突然有人敲门来帮我,我也会警惕。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四次上门时,那户人家终于让伍时用进门,耐心听他说明来意后,才转变态度。

类似的“拒之门外”的事时有发生,伍时用“不怕痛,不怕误会”。2015年,他积极配合市政府相关部门,落实新宁火车站旧址周边的北区职工宿舍的搬迁与租住户的安置工作,作为党员志愿楼长,用叔顶着被居民辱骂的压力,多次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策,采集整理资料,协助部分住户申请公租房、廉租房等,经过九个月的加班加点,终于帮助12幢楼宇140多户居民做好搬迁安置工作。

“现代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我希望邻里互帮互助,团结和气,大家的生活更幸福。”凭着一腔古道热肠,伍时用一次次坚持上门,逐渐敲破了邻里间的心墙。现在大家对他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他也收获了助人之乐与群众的信任。

“现在大家的关系都很好,谁家的孩子需要照看一下,邻里都会主动帮忙,碰到哪里有问题都会找我,例如路灯不亮、芒果树被风刮倒等,我都会第一时间尽力帮忙,帮不了则报到社区,由社区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秉承一颗赤子之心,伍时用以自身绵薄之力推动了整个社区的改变,让邻里间“人情”满满。

责任编辑:初晓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李达康和祁同伟,他俩谁更贴近现实?
  • 缔造西游梦的造梦人杨洁终成经典记忆
  • 故事:古井旁一个身穿青衣的诡异女人
  • SHE出道十六年为何依旧相爱?
  • 没有爱情的女人,权利是她们春药
  • 卢浮宫馆藏有三宝,去巴黎绝不能错过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