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8日07:33 南方日报

分享
在福建省晋江市一家受影响的紫菜加工企业拍摄的泡过水的坛紫菜(左)和塑料袋的对比。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紫菜是塑料做的”“紫菜嚼不烂别吃了”……今年年初刷爆朋友圈的“塑料紫菜”视频,引发一轮“塑料紫菜”风波。从“速成鸡”“激素鸭”到“浑身是虫的皮皮虾”,“舌尖上的谣言”千变万化、耸人听闻,造谣者乐此不疲,消费者却如入迷阵。

舌尖谣言泛滥成灾,很大程度上源于造谣传谣者利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蓄意编造、偷换概念,而消费者又缺乏科学判断。专家指出,粉碎“舌尖上的谣言”,需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不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套路。

病毒式传播为哪般?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一些诸如“2016年朋友圈热门谣言,2017年不要再传了”此类辟谣文章也有较高关注度,但与此同时,一些旧谣言改头换面后重新传播,动辄“10万+”“刷爆朋友圈”,仍然引起很多人的焦虑。

为何一些谣言“屡辟屡传”?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云波指出,一方面是由于辟谣主体公信力不高、专家声音缺失,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一些民众科学素养不高,更容易接受负面信息。此外,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对造谣传谣乐此不疲,也导致谣言“屡辟不止”。

低成本造谣、高成本辟谣,是谣言传播的特点。专家指出,网上谣言不过几句话、一张图、一段视频,但一旦传播开来则呈现“病毒式”“裂变式”趋势,一方面对行业带来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也对老百姓正常生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甚至给社会带来恐慌情绪。比如“面条洗出胶不能吃”等谣言的传播,势必冲击面条生产企业,而“塑料紫菜”谣言则会伤及菜农的元气,同时给相关替代产品生产者带来利益。

“五位一体”织密免疫网

“辟谣力度越大,谣言舆论场的净化速度就越快。加大打击谣言的威慑力,用足够的速度和精准度去辟谣,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博士钟凯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强调,食药监总局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谣言,共同织密甄别、抵制谣言的免疫网。

信息公开是遏制谣言传播的利器。据了解,食药监总局近年来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增加重点信息展示强度,强化信息查询服务功能。食品药品安全抽检信息现已做到“周周抽检、周周公开”。

苏婧指出,在应对谣言上,企业作为食品谣言的直接受害者,应积极主动开展科普,尽量将谣言传播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还要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造谣者付出代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战略研究部主任李忠指出,制造、传播谣言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导致对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力度和对谣言对象造成的损失不相匹配。

责任编辑:初晓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李达康和祁同伟,他俩谁更贴近现实?
  • 缔造西游梦的造梦人杨洁终成经典记忆
  • 故事:古井旁一个身穿青衣的诡异女人
  • SHE出道十六年为何依旧相爱?
  • 没有爱情的女人,权利是她们春药
  • 卢浮宫馆藏有三宝,去巴黎绝不能错过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