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9日02:05 新闻晨报

分享
  年轻学员在古籍修复大师的指引下,学习工艺技法。/晨报记者 陈征
    晨报记者 林颖颖

  中国传统的纸张可保存4000年,但是现代纸张一过200年就残破不已了——我们是否能找回失传多年的“造纸术”?卸任复旦大学校长2年多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材料科学家杨玉良领衔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团队,在复活失传的造纸工艺上取得重大进展。
  昨日,该研究院透露,已经找到传统造纸的秘方和相关工艺,未来有望为纸“续命”。

  传统纸寿命长达4000年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看过的书,现在再拿出来,已经开始泛黄发脆。这些印着汉字的纸,其实不是中国传统造纸术的产物。
  “在1900年前后,西洋纸大量流入,就成了我们现在用的纸张。而中国传统的造纸工艺却开始衰弱。100多年的时间里,一批传统的造纸工艺失传了。”杨玉良团队研究发现,其实中国传统的造纸技术相当了得,制作出来的纸张寿命可长达4000年,而现代纸的寿命只有200年,就算是最好的造币纸,最多也只能保存400年。
  卸任复旦大学校长后的2年多时间内,杨玉良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的专家团队,潜心研究如何找回失传的传统造纸术。
  在中国传统手工纸中,开化纸因其细腻洁白、薄中见韧、寿命长久的特质而享有尊贵地位,宫廷内的诸多文书与刻本皆使用开化纸。然而这样一种宫廷用纸的制作工艺却由于历史原因而失传。杨玉良昨天宣布,如今对开化纸的恢复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已找到传统造纸术秘方

  “最关键的是,我们找到了开化纸的原料。”杨玉良表示,目前复旦研究团队已经确认,开化纸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名为荛花的植物,而且已经掌握了如何培养荛花的方法。
  此外,研究发现,传统纸张的寿命之所以长,是因为传统工艺在造纸浆时,没有使用强碱和漂白粉。“如果用强碱做纸,纸张1000年的寿命将降至200年,如果再加漂白粉,寿命又将去掉一半,这就是现代纸寿命短的原因。”
  在找到了传统造纸的秘方和工艺,以及哪几个关键步骤导致纸张寿命缩短后,复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还在浙江开化建立了实验室,目前已经可以做出既轻又薄的传统纸,并且正在研究哪些步骤可以引入机械化。
  研究中也有一些意外的发现。在传统纸面上,复旦团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繁殖得特别慢,可能要经过100年才能检测到。”杨玉良说,这也给古籍的识别工作带来了科学依据,“只要检测是否有这种微生物,就可以看出古籍的真伪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5000万册古籍,其中30%需要重点修复。如果能保存千年的开化纸若能重现,就能实现用中国自己的纸张来修复中国古籍,为古籍修复提供重要的材料保障,提升中国古籍修复的民族自信心与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李伟山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孙连城式“胸怀宇宙”现实中有多少?
  •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真经究竟是什么?
  • 我是一个常年和尸体打交道的生意人
  • SHE出道十六年为何依旧相爱?
  • 女人一个动作就可以瞬间秒杀男人
  • 以奢华之名,揭开毛里求斯的神秘面纱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