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20日02:05 新闻晨报

分享
    晨报记者 杨 虹□吴婉莹

  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面包大赛预选赛、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这些享誉业界的比赛中,无一例外总会出现上海市贸易学校学生获奖的身影,这与学校多年来倡导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
  “工匠精神”是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它并非一两天就能形成,需要在职业学校这一适合深耕“工匠精神”的土壤里才能生根发芽。作为一所久负盛名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教育改革发展建设示范学校,上海市贸易学校早于几年前,在学生素养方面率先提倡“工匠精神”,以兴趣为引,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生存能力,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正如该校校领导所言:“企业的短期培训可能会教如何做好一个事情,但对我们来说,学生未来的发展更重要。工匠精神能使学生获得长期的生存能力。”

  人才培养

  个性化与专业化结合,在学生内心播下“匠人”种子

  一件产品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细都需要工匠不断雕琢,在改善技术,提高水平的过程中,享受着产品的升华。这与上海市贸易学校的育人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处。作为光明集团下的唯一一所学校,贸易学校非常重视食品等与民生相关的专业,因此将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近两年,学校不仅推行“传统匠师制”师资培养模式,还建立了“焙烤大师工作室”,积极探索出体现“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项技能师资培养通道。在课上,老师和学生可与屡受称赞的糖艺师张超,亚洲排名前三的甜品师叶卫,上海市食品协会西点大师干文华和烘焙国家级裁判姜川等大师亲密接触,既能学到精湛的技能,又能感受大师的“工匠精神”。职校不仅要传授技能,更应将“工匠精神”植入学生的认知中。学校校领导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匠人的崇拜”,学生们才会朝着自己的职业目标一步步努力。
  为了培养出适应烘烤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并设置了“课证一体化”课程,将职业资格标准(初、中级)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与阶段性考核中,实现了专业教学与职业标准的有机结合。除了专业上的“硬功夫”,学生的“软技能”也不容忽视。该校校领导特别强调,学生在职业行为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意识、沟通与服务意识、规范操作等内容也应注重培养和提升。为此,学校特地引进英国City  &   Guilds国际咖啡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原版资料,开设国际咖啡调配师品牌课程,还充分利用与香港C&G培训中心合作的资源优势,组成外籍、海归、本土教师“三合一”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考核合格的学生便可取得国家承认的C&G资格证书,这些举措也为学生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院校、校企强强联手,贯通教育塑年轻匠人之形

  目前,现代服务业、互联网+、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缺口巨大,而这与上海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很大关系。在采访中我们发现,贸易学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重点发展了适应产业优化升级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如中本贯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便是“应变而生”的结果。据校领导介绍,食品行业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在全产业链中广泛运用食品溯源,这就涉及到其核心支撑——物联网技术。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还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鉴于此,学校与上海商学院合作,打造“3+4”贯通培养方案,突出学生的技能积累、综合能力和项目应用,并依托最早运用物联网技术的光明集团,进行校企合作,将学生培养成光明集团或其他以食品为核心的产业链上的物联网工程高级应用技术人才。“贯通教育要与产业需求互动,这也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学校领导表示,学校针对“互联网+国际贸易”人才缺口大的现状,利用行业食品特色优势,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打造中高职贯通的国际商务专业,旨在打破中高职分段,从职业素养、外贸专业技能、外语应用能力和跨境电商操作等方面培养学生,最终帮助学生成为食品进出口行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此外,校领导透露,学校今年还将拓展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新媒体影视方向)。通过调研,学校发现当今电影业最缺乏的是特效、摄影、服装搭配及道具制作等工作人员,在综合考量之后,学校决定今年与企业合作开办相关专业,着力打造全国试点微电影实践基地;并由上海大学牵头,与其五公里内的学校一起创办“环上海大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学生锻炼技能、积累经验提供充足的支持和保障。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正是上海市贸易学校坚持“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吗?
  
  制度育人

  引入信息化手段,借鉴企业管理模式育校园嘉匠

  常言道“一个校长造就一所学校”,如今贸易学校正在力图打破这一观念,转变为“校园文化成就一所学校”。“工匠精神”不仅应成为学生头脑中的理念,更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据悉,近两年来,学校借鉴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信息化手段来管理和规范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旨在将“工匠精神”融入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中,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感染老师,让精益求精在学校形成一种风尚。学校根据等级将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并编流程,修改不便于信息化管理的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流程、有数据。将管理规范以后,学校的运作就不会发生因某个人的调动而受到影响的现象。在进行诊断与改进时,只要查看数据便能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对此,校领导坦言,该系统尚处于前期尝试阶段,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实现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在教学质量的监控与反馈方面,她强调,系统能实现实时监控和反馈,激发教师内在动力,切实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如老师每天上完课后,必须在当天将教案和信息化内容上传到系统中,并通过系统分数来研究自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实战性。从“人盯人”变为“文化利人”,反过来又促进了学校文化体系的建设。
  
  学子风采

  无匠心不“立业”,“工匠精神”铸就学子出彩人生

  在备受瞩目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上,一群年轻“匠人”为了自己的职业梦想而努力着,这其中也包括上海市贸易学校14级食品专业的陈孟利同学。据悉,她早已多次代表学校、地区参加了技能大赛,如:第六届“星光计划”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西点技术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等。说起参赛的动机,陈孟利提到了——“坚持”。2014年,凭着对面包“朦胧”的喜爱,陈孟利选择了食品专业进行学习。出于对西点制作的热爱,她每天专注于烘烤,也正是这股热情引起了带教老师的注意。恰逢上海市第六届“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全校选拔活动,老师便鼓励和推荐陈孟利参与选拔。通过用心制作选拔“作品”,她最终被选入学校代表队参与“星光计划”大赛。“作为一名新生,我对结果不敢有奢望,但在备赛过程中,我始终保持自律的态度,认真学习,不敢松懈。”陈孟利说,从这时开始,她才意识到要做出好面包并不简单。于是,她开始跟着指导老师,从和面的水面比例一直到烘焙温度的把控,反复练习。凭着这股“韧”劲,她最终在第六届“星光杯”技能大赛获得了三等奖。
  在“星光杯”初露锋芒之后,陈孟利开始备受老师关注,对她的培养也愈加严格。直到此次世界面包大赛结束,陈孟利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一切努力都有了回报——她甚至战胜了一同参赛的多名成年选手以及具有十几年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总裁判长还特别点名介绍了这个一鸣惊人的小姑娘,并表扬她年纪虽小作品却高端、精致、出色。在谈到获胜秘诀时,陈孟利告诉我们,这与学校倡导的“工匠精神”及老师的培养密不可分: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挖”出学生兴趣,学校邀请众多“行业大拿”进校指导学生,以大师的亲身经历鼓励学生刻苦练习、精益求精;在教育方面,与行业内“只为做而做”的态度不同,学校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以兴趣为引,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正如陈孟利所说的,“正是‘热爱、自律、坚持和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才让我心无旁骛地专注做面包。”

责任编辑:李伟山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城际垃圾:政绩“乾坤大挪移”的产物
  • 司马迁当太史公执掌中书都做些啥
  • 神秘人离奇往事:我那阴阳不分的岁月
  • 《速度8》观众真被当成傻子给骗了么
  • 聪明的女人,嫁给谁都会幸福
  • 新西兰自驾16天,手把手教你安排行程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