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25日06:34 南方日报

分享
 

去年11月,江门出台了《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民营经济12条”),提出要通过去费减负降成本、简政放权提升营商环境、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三大措施,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春江水暖鸭先知。江门的外海码头,每天都货如轮转。在这个广东老牌工业重镇,超过26万家民营经济单位夜以继日地生产着各类工业产品,并从外海码头扬帆出海,运送到世界各地。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从江门市发改局获悉,民营经济12条自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第一季度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生产总值增长8%,高于全省增幅0.2个百分点,总体上实现了“开门红”。其中,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逾三成,全市贷款余额增速明显高于珠三角平均值,不少民营企业纷纷提前迎来生产旺季,反映民营经济12条的政策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

 

政策“组合拳”

 

多措并举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12条出台以来,推进情况如何?记者为此梳理了江门一季度出台的多项政策,发现这些举措不乏亮点,都与民营企业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去费减负降成本方面,民营经济12条预计仅涉企行政收费方面每年为企业减负约14亿元,惠及企业近5万户。而在今年一季度,江门持续出台多项政策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以《江门市促进个体户转型升级和小微企业上规模扶持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为例,2017年12月31日前,江门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以内(含20万元)扩大到30万元以内(含30万元);认定为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此外,江门一季度还继续深化简政放权,为民营企业营造一个良好发展环境。今年2月,该市在本地新设立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正式实施企业“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和个体工商户“五证整合”改革,在今年12月底前,该项改革将扩大到变更、注销业务。同时,江门还计划在今年8月实现全市企业法人“邑门式”服务全覆盖。

 

而对于如何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今年一季度江门也出台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意见稿》)提出,从2017年起至2019年,江门将实施“个转企”三年培育计划,每年引导超过1000户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进一步激发民营资本创业投资活力。同时,江门还将在3年内把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2000万元的小微工业企业、商业批发企业和200万—500万元的零售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大财税扶持力度,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江门还借鉴“政银保”惠企政策,计划筹集3000万元,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额度高达3亿元的“技改贷款”资金池,为全市企业“技改贷款”提供担保和违约代偿,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可以申请600万元的“技改贷款”。

 

资本新动向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逾三成

 

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民间投资背后的情况往往反映了一个区域民营企业的“信心指数”。2016年江门一季度民间投资完成120.23亿元,增长22%。江门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的数据也更为“亮眼”,全市完成民间投资161.48亿元,同比增长34.3%,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总体而言,今年第一季度江门民营经济的各项数据是非常漂亮的,在全省排名都比较靠前。”江门市发改局投资科科长汪世雷透露,一季度江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6.8%,但实际民营经济的投资额度远远超过国有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了,占全市固定资产比例超过50%。

 

民间投资热度不减,对于江门实体经济有没有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数据显示,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江门民间投资的主要方向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汪世雷透露,根据数据统计情况,今年3月,江门全市第二产业的增速是21.7%,其中制造业增长31.3%,“这说明江门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不断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小。”

 

民营经济12条的出台,刺激了江门民间投资的火热,从另一个维度也可见一斑。记者从人民银行江门市中心支行获悉,截至今年2月末,江门全市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5.47%,远高于存款余额的增长,同时也明显高于珠三角的贷款余额增长率;存贷比达到了62.72%,与珠三角的差距进一步收窄。业内人士认为,贷款增多,说明江门民间投资活力正在不断增强,企业转型升级正在不断加速。

 

此外,从全市金融机构大中小微型企业本外币贷款情况来看,截至2月末,江门中型企业的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了0.96%,小型企业的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了7.43%,微型企业的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了17.08%。其中,制造业贷款占比达到17.91%,仅次于个人贷款及透支占比。

 

制造业回暖

 

不少江企提前迎来生产旺季

 

春节回来,位于江门蓬江的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公司”)便早早迎来了生产高峰。记者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5条内机生产线和8条外机生产线“火力全开”,机器人不断挥舞着机械手,将刚刚组装好的空调整机从生产线搬运至仓库。

 

海信公司总经理赵亚兵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一共生产了130多万套空调,同比增长50%;产值达到13.2亿元,同比增长44%,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我们当初建设空调厂房时,整个工厂的设计产能为每个月43万套,但今年的市场订单情况很乐观,所以工厂现在每天都在超负荷生产,月度实际生产空调超过60万套。”

 

订单如雪片般袭来,远远超于工厂设计产能,海信公司面临“幸福的烦恼”,苦苦寻求挖潜扩能的良策。“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公司申请了高新企业入库培育资金200万元,另外还有省级技术改造事后奖补资金232万元。”海信公司工艺装备部部长武军告诉记者,公司落户江门后在技改方面的投入至今已超过3亿元,主要用于购置智能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设备等。江门今年实施民营经济12条后,该公司享受到了更多的政策优惠,未来3年每年将继续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预计对该公司整体产能的提升比例将达到20%至30%。

 

在江门,像海信公司一样在一季度便迎来生产旺季的企业不在少数。民营经济12条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推动了不少企业在江门增资扩产。以国内涂料的领军企业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记者从该公司获悉,以往嘉宝莉业绩较好的月份都是秋季,但今年一季度便创下新高,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嘉宝莉整体经营业绩实现增长22.1%,产能增长13.99%,其中3月份再创历史新高。

 

责任编辑:倪子牮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五月天石头:回到舞台才终于眼耳同步
  • 女生作弊被抓后跳楼:为何要以死相抵?
  • 岳飞的工资比宰相秦桧还高吗?
  • 漫谈《诗经》里的植物“车前草”
  • 谢娜删除张杰引爆网友“狂想曲”!
  • 好爱情需要算计的,才能减少盲目性
  • 外高加索最牛的跳蚤市场什么样?(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