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5月02日10:14 乌鲁木齐市政府网站

分享

正在上线实验的地铁一号线列车内部。

  新疆网讯(记者王媛媛 王畅彤摄影报道)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首列列车于去年11月1日正式上线实验。经过半年时间,首列列车仍在百园路车辆基地“闭关修炼”,列车上线调试主要有哪些内容?运营速度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是模拟载客运行还是空载运行?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地面轨道设置1.56公里试车线

  轨道交通百园路车辆基地位于城北主干道以北,北京北路以东,天津路以西,是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和6号线三条线路的综合性车辆基地。

  进入百园路车辆基地,一条长长的地面轨道线路映入眼帘,距离地面1米多高,铁轨下面铺满了碎石。碎石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基本是凿碎的。别小看碎石头的作用,它们担任着防止铁轨下陷的缓冲工作,同时石头的碎裂可吸收掉列车通过时所产生的高热;如果铺的是圆润光滑的石头,因为不容易碎裂,吸热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这条轨道线路长1.56公里,是地铁1号线进行车辆试运行和调试的专用线路。

  在地铁1号线试车线的现场,白车身、蓝腰带、车头前窗有橙色“U”边框的地铁1号线列车非常惹眼。由于没有设置站台,记者两手抓住车门,高高抬起右腿迈进了距离轨道1.1米高的司机室,再进入客车车厢。车内的LCD显示屏内正播放着录播视频。

  司机室设置有电脑操作台、主动呼吸机、监控屏幕等。

  “为何没有司机呢?”记者了解到,电动客车两头都有司机室,目前调试是通过试车线进行折返作业,现在抵达试车线的端头,调试人员和司机正在对侧的司机室进行调试。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曦说:“之所以要让首列列车在通车前近一年的时间就到乌市,正是为了让车辆多与线路磨合调试。因为要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就要在很多新技术方面进行磨合,需要相当长时间。首列样车到达基地,这是上线实验的开始。需要首列车为今后的车辆定型。”

  地铁1号线车辆选用A型车,6辆编组,整车全长140米,宽度3米,共设置27列。地铁1号线的调试数据为今后我市的地铁1号线26辆列车提供参数。

  装着15万公斤的沙袋行驶

  地铁1号线最大载客量2650人,最高运营速度80公里/小时。

  目前,地铁1号线首列车在百园路车辆基地主要是空载运行实验,前期还进行过模拟载客运行,最多时候地铁车拉着15万公斤的沙袋行驶。

  中车株洲电动机车有限公司售后负责人张小龙说:“我们主要模拟列车不同状态下的实验,包括空载运行,每平方米站6个人的模拟实验,每平方米9人的模拟实验。前期株洲厂家实验过,后面正线贯通后还要进行同样的模拟载客运行。”

  为什么正好是拉着15万公斤的沙袋跑?首先这是对列车载重进行极限测试,而15万公斤,则正好符合“每平方米要站上9个人,就是列车上人挨着人的状态”。

  按照一列车满载2650人,每人60公斤的重量,安置同等重量沙袋,大约相当于15万公斤再进行列车运行测试。

  张小龙说: “我们每个沙袋都会过秤,严格按照标准测试,使地铁列车做好空载、加载、满载三种状态的实验。

  据悉,一列地铁车辆的载客能力相当于乌鲁木齐现有最大载客能力的公共交通BRT车辆15辆的载客能力,能最大程度解决市民上班拥挤的问题。

  三种语言实时播报

  “乘客您好,欢迎您乘坐地铁1号线,列车运行前方铁路局站,请下车的乘客提前做好准备”。列车广播站响起了到站信息,记者抬头看到电子显示屏铁路局站的绿色指示灯频频闪烁,表示即将到站。

  列车广播信息和电子显示屏都可以用汉语、维吾尔语、英语三种语言实时播报列车行驶位置和即将停靠站点信息。

  据悉,一般地铁车厢内出入口顶部都各有一个站点提示板,可以实时播报列车行驶位置和即将停靠站点信息。为了方便各个角落的乘客了解车辆行驶信息,特别在车厢中间又增设了信息显示屏。

  地铁1号线车辆设计,按照创新、安全、舒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了优化和创新,在国内地铁车辆制造领域实现了多项首创性设计。例如车辆采用全开式疏散门设计,疏散能力较国内同类型地铁车辆提高2倍以上。

  列车需要完成43项大类实验

  随着列车汽笛声响起,首列样车缓缓行驶。司机室监控屏幕显示每小时20公里。调试人员拿着测试仪器在地铁车厢内跑前跑后,记录着相关的调试数据。

  这属于车辆运动状态下接受各项测试“体检”,这个过程被称为“动态调试”。主要对地铁列车的牵引、制动以及车厢内的各项设施进行全面测试和调试。

  列车制动调试,又被细分为常规制动、紧急制动等,调试距离也有“短跑”“长跑”等。

  中车株洲电动机车有限公司售后负责人张小龙说:“每小时20公里、30公里、40公里、50公里、60公里、70公里、80公里,我们都要实验,并不是都按80公里行驶,目前首列车累计行驶近850公里。”

  此前,列车还进行了静态调试,即地铁车辆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各项测试检查,如到站广播、离站广播、开关空调等测试列车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

  实际上,作为一个包括车辆、轨道、信号、供电等多个专业的巨系统工程,每条地铁线上岗前,要修炼的东西只能用海量来形容。仅列车需要完成43项大类实验,每项实验都会重复成千上万次,确保车辆性能。

  实验现阶段完成了车辆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车门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多项型式实验,车辆信号多种模式下的自动驾驶调试接近尾声,后续车辆将进入正线轨道再进行联调。

  车辆还需要完成供电中断、故障诊断、噪声和振动、磁场实验、疲劳强度等实验,确保车辆绿色、环保,性能安全可靠。

  张小龙说, 没有测算过具体做了多少次实验,因为内容太多了。例如列车的屏蔽门目前完成了几千次的开关门实验。

  通俗地说,地铁列车今后要实现运行平稳、停车到位等,运行前,需要司机、调试人员先试跑,在成千上万次人工测试中寻找最接近运营数据要求的“完美一跑”,最终将其录入系统程序,使地铁按此程序完成自动化运营。

  对他们来说,首列样车均要进行一段长期且枯燥的调试才能最终投入运营。

  地铁1号线南起三屯碑,北至国际机场,全长27.6公里,计划2017年底前北段试通车,2018年6月实现北段试运营,2018年底前全线通车试运营。今年年内首府19列车辆将陆续到场。

正在上线实验的地铁一号线列车内部。

  新疆网讯(记者王媛媛 王畅彤摄影报道)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首列列车于去年11月1日正式上线实验。经过半年时间,首列列车仍在百园路车辆基地“闭关修炼”,列车上线调试主要有哪些内容?运营速度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是模拟载客运行还是空载运行?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地面轨道设置1.56公里试车线

  轨道交通百园路车辆基地位于城北主干道以北,北京北路以东,天津路以西,是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和6号线三条线路的综合性车辆基地。

  进入百园路车辆基地,一条长长的地面轨道线路映入眼帘,距离地面1米多高,铁轨下面铺满了碎石。碎石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基本是凿碎的。别小看碎石头的作用,它们担任着防止铁轨下陷的缓冲工作,同时石头的碎裂可吸收掉列车通过时所产生的高热;如果铺的是圆润光滑的石头,因为不容易碎裂,吸热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这条轨道线路长1.56公里,是地铁1号线进行车辆试运行和调试的专用线路。

  在地铁1号线试车线的现场,白车身、蓝腰带、车头前窗有橙色“U”边框的地铁1号线列车非常惹眼。由于没有设置站台,记者两手抓住车门,高高抬起右腿迈进了距离轨道1.1米高的司机室,再进入客车车厢。车内的LCD显示屏内正播放着录播视频。

  司机室设置有电脑操作台、主动呼吸机、监控屏幕等。

  “为何没有司机呢?”记者了解到,电动客车两头都有司机室,目前调试是通过试车线进行折返作业,现在抵达试车线的端头,调试人员和司机正在对侧的司机室进行调试。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曦说:“之所以要让首列列车在通车前近一年的时间就到乌市,正是为了让车辆多与线路磨合调试。因为要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就要在很多新技术方面进行磨合,需要相当长时间。首列样车到达基地,这是上线实验的开始。需要首列车为今后的车辆定型。”

  地铁1号线车辆选用A型车,6辆编组,整车全长140米,宽度3米,共设置27列。地铁1号线的调试数据为今后我市的地铁1号线26辆列车提供参数。

  装着15万公斤的沙袋行驶

  地铁1号线最大载客量2650人,最高运营速度80公里/小时。

  目前,地铁1号线首列车在百园路车辆基地主要是空载运行实验,前期还进行过模拟载客运行,最多时候地铁车拉着15万公斤的沙袋行驶。

  中车株洲电动机车有限公司售后负责人张小龙说:“我们主要模拟列车不同状态下的实验,包括空载运行,每平方米站6个人的模拟实验,每平方米9人的模拟实验。前期株洲厂家实验过,后面正线贯通后还要进行同样的模拟载客运行。”

  为什么正好是拉着15万公斤的沙袋跑?首先这是对列车载重进行极限测试,而15万公斤,则正好符合“每平方米要站上9个人,就是列车上人挨着人的状态”。

  按照一列车满载2650人,每人60公斤的重量,安置同等重量沙袋,大约相当于15万公斤再进行列车运行测试。

  张小龙说: “我们每个沙袋都会过秤,严格按照标准测试,使地铁列车做好空载、加载、满载三种状态的实验。

  据悉,一列地铁车辆的载客能力相当于乌鲁木齐现有最大载客能力的公共交通BRT车辆15辆的载客能力,能最大程度解决市民上班拥挤的问题。

  三种语言实时播报

  “乘客您好,欢迎您乘坐地铁1号线,列车运行前方铁路局站,请下车的乘客提前做好准备”。列车广播站响起了到站信息,记者抬头看到电子显示屏铁路局站的绿色指示灯频频闪烁,表示即将到站。

  列车广播信息和电子显示屏都可以用汉语、维吾尔语、英语三种语言实时播报列车行驶位置和即将停靠站点信息。

  据悉,一般地铁车厢内出入口顶部都各有一个站点提示板,可以实时播报列车行驶位置和即将停靠站点信息。为了方便各个角落的乘客了解车辆行驶信息,特别在车厢中间又增设了信息显示屏。

  地铁1号线车辆设计,按照创新、安全、舒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了优化和创新,在国内地铁车辆制造领域实现了多项首创性设计。例如车辆采用全开式疏散门设计,疏散能力较国内同类型地铁车辆提高2倍以上。

  列车需要完成43项大类实验

  随着列车汽笛声响起,首列样车缓缓行驶。司机室监控屏幕显示每小时20公里。调试人员拿着测试仪器在地铁车厢内跑前跑后,记录着相关的调试数据。

  这属于车辆运动状态下接受各项测试“体检”,这个过程被称为“动态调试”。主要对地铁列车的牵引、制动以及车厢内的各项设施进行全面测试和调试。

  列车制动调试,又被细分为常规制动、紧急制动等,调试距离也有“短跑”“长跑”等。

  中车株洲电动机车有限公司售后负责人张小龙说:“每小时20公里、30公里、40公里、50公里、60公里、70公里、80公里,我们都要实验,并不是都按80公里行驶,目前首列车累计行驶近850公里。”

  此前,列车还进行了静态调试,即地铁车辆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各项测试检查,如到站广播、离站广播、开关空调等测试列车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

  实际上,作为一个包括车辆、轨道、信号、供电等多个专业的巨系统工程,每条地铁线上岗前,要修炼的东西只能用海量来形容。仅列车需要完成43项大类实验,每项实验都会重复成千上万次,确保车辆性能。

  实验现阶段完成了车辆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车门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多项型式实验,车辆信号多种模式下的自动驾驶调试接近尾声,后续车辆将进入正线轨道再进行联调。

  车辆还需要完成供电中断、故障诊断、噪声和振动、磁场实验、疲劳强度等实验,确保车辆绿色、环保,性能安全可靠。

  张小龙说, 没有测算过具体做了多少次实验,因为内容太多了。例如列车的屏蔽门目前完成了几千次的开关门实验。

  通俗地说,地铁列车今后要实现运行平稳、停车到位等,运行前,需要司机、调试人员先试跑,在成千上万次人工测试中寻找最接近运营数据要求的“完美一跑”,最终将其录入系统程序,使地铁按此程序完成自动化运营。

  对他们来说,首列样车均要进行一段长期且枯燥的调试才能最终投入运营。

  地铁1号线南起三屯碑,北至国际机场,全长27.6公里,计划2017年底前北段试通车,2018年6月实现北段试运营,2018年底前全线通车试运营。今年年内首府19列车辆将陆续到场。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五月天石头:回到舞台才终于眼耳同步
  • 中超七轮已过,几家欢喜几家愁
  • 李白真是隐太子李建成的曾孙?
  • 红学门槛好入,气度却是最大的障碍
  • 《繁星四月》:坚强的女人也需要安慰
  • 志明与春娇:这对“狗男女”天造地设
  • 权力的游戏西班牙取景地,比剧中更美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