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5月16日06:19 华龙网

分享

    华龙网5月16日6时讯(通讯员 周青松)“这是木童车,这是炕架,这是草鞋凳,这是木制织布机……”近日,重庆主城李先生一行人在彭水阿依河景区入口处惊奇地发现,阿依河景区新添了一处景点,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阿依河景区民俗文化馆建成开放。通讯员 周青松 摄

    据了解,阿依河景区民俗文化馆面积近300平方米,以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实物展示为主,包括农耕生产生活实物展示和古代的民居、桥梁、墓葬等图片展示,充分展现彭水历史发展中的文明历史。

市民到馆内现场参观。通讯员 周青松 摄

    “我们共展示了400余件生产生活实物,有许多实物是第一次公开展现给市民。”彭水县文管所所长杜继臣告诉笔者,民俗文化馆在实物展示的基础上,还把我县的部分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制作成30余张图片挂在展馆的四周,供市民观赏。

用手机记录即将消失的记忆。通讯员 周青松 摄

    在展示大厅,笔者看到,收集的传统农耕用品用具包括犁、耙、锄头、戽斗、粪桶、谷滤子、杆子刀、渔篓等传统农具,集中展示了木工记忆、石匠记忆、铁匠记忆、编织记忆和狩猎记忆等彭水人民传统亦耕亦猎亦渔的生活,充分展示了我县农业发展历程、农民生活演变、农耕文明进程。同时,现场还利用吹打乐器等实物和图片展现我县民间传承下来的人文文化与民间习俗,包括高台狮舞、木腊庄傩戏等传统文化项目。为了更加完整地体现传统的生产生活现状,结合村民传统生活的实际,此次还特地在展厅外的屋檐下沿街安放了石磨、风包、马脚、蓑衣、玉米等实物。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民族文化财富,撷萃缀英,涉及彭水传统的生产生活、婚丧嫁娶、人情风俗等内容,延续着那份根植于泥土的简朴气息,传递着祖辈恪守的美好精神。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我们许多生产生活用具逐渐淘汰!”杜继臣说,在阿依河景区建立民俗文化馆,把彭水特有的民间记忆集中展现在这里,让更多市民真实地感受传统的农耕文化,让远方来的游客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责任编辑:张建利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孙秀萍:日本人为了睡眠如此疯狂(图)
  • 《摔跤吧,爸爸》其实是一个中国故事
  • 实务十八策!天地奇才刘伯温!
  • 恐怖故事:车间里有个看不见的女人
  • 怎样看待《欢乐颂2》曲筱绡这个人物
  • 如何“优雅”地麻烦别人
  • 它是世界10大最美湖泊之一,美哭(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