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5月17日07:33 南方日报

分享
惠州“好人之城”观念深入人心。图为惠州市道德模范颁奖交流现场。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日前,惠州被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列为全国第三批“志愿之城”试点城市。这也是自“好人之城”后,惠州成功打造的又一重要精神文明工程。最新的数据显示,惠州注册志愿者已逾45万,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身穿各色马甲的志愿者们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为这座城市形象新的“最美名片”。

一位文化系统的干部热衷于讲述这样一件亲历故事:很多年前,他到外省参观交流,在做自我介绍时,别人并不知道惠州这座城市,总是把“惠州”听成“贵州”。这几年,再次介绍时,人们会竖起大拇指赞道:“惠州,唔,全国文明城市!”

一座魅力之城必然是一座文明和谐之城。如今,这座让大文豪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城市已经闻名全国,连续3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在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伟大征程中,文明惠州继续发力,正向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发起冲刺。

正如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所评价的,过去5年是文明惠州广泛认同的5年。我们不禁要问,惠州是如何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的?文明因子又是如何根植于城市肌理之中的?

育风尚好人之城彰显文明温度

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丈夫患病去世,留给她一个残破的家和20万元的债务。曾一度想过喝农药随丈夫而去,但在“做人要诚信,借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一朴素信念支持下,一个人、一双手、一把锄头,走上了10余年的漫漫还债路。

她叫曾彩香,近日荣登4月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榜”,成为惠州市第22位“中国好人”。其事迹在网络传播后,被网友称为“励志姐”,不少人纷纷捐钱帮她还债,“关爱好人”基金也向她驰援。

好人会“传染”。这样的事情在惠州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公交车上,一位姑娘吐了,怕其他乘客不小心踩到呕吐物,坐在后排的大姐迅速起身将车厢清理干净;互联网上,救助信息被疯狂转发,正能量在网络上延伸;一辆大货车燃起熊熊大火,路过的公交车司机紧急下车,呼吁路人冒险施救……如今,这些发生在惠州的真实故事不断上演。

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前些年,类似的话题一度引发社会热议。随着“好人之城”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崇尚好人、学做好人、争当好人正在惠州成为一种风尚,涌现出惠州版“女蜘蛛侠”“托举哥”“撑伞妹”等一大批好人典型。

目前,全市有60多人获得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和“好人”称号,22人被评为“中国好人”,24人被评为“广东好人”,411人被评为“惠州好人”,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45万人。

“城市文明,归根结底还在于人。”2008年,惠州首捧“全国文明城市”金牌时便意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市民素质。2012年,惠州提出打造“好人之城”,并将其写入市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多年来,惠州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建立了好人选树评选、宣传推广、激励帮扶、实践养成的长效机制,使先进典型由“盆景”成为风景。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品牌,惠州的“好人现象”正越来越引人注目。

建制度打牢常态、长效机制基础

对于家住惠城区的上班族周先生来说,文明创建带来的变化体现在生活的细微处、角落里。和前几年相比,他现在坐出租车再也没遇见不打表的了,周末去旅游很少看到随地扔垃圾的了,下班后去买菜也看不到马路两边乱摆卖的了,“一时说不好啥是文明,但觉得人生活舒服了,遇人遇事顺心了,这就是我在惠州感受的文明。”

创“金牌”难,保“金牌”更难。要在日常生活中整个城市保持高标准的“文明程度”,这需要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有质的飞跃,而市民文明行为成为自觉和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惠州给出的答案是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

多年来,惠州从创新常态化管理机制入手,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转变,坚持“每天都是创建日,人人都是创建者”,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巩固提高、扩大延伸文明创建成果,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文明给生活带来的有益变化。

为避免创建工作“一阵风”“踢皮球”,惠州在全国率先成立文明城市工作局,从机制层面、制度层面实行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将文明创建工作情况纳入市直和县区《党政一把手责任制考核》内容,每年进行严格的责任考核。同时,大手笔、大投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推动了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城市环境的全面升级。从2009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拨出1000万元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教育活动专项经费,用于城市软环境改造,全面提高市民素质。

过去很多人认为“文明”是个软指标,看得见摸不着,但这个观念在惠州已经彻底被打破。在夺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后,惠州并未躺在功劳簿上,而是实施巩固文明成果3年提升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突出重点、补齐短板,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州是一家;外地人,本地人,来到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这句顺口溜在惠州流传甚广,它生动地道出了惠州文明开放的城市吸引力。

重提升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文明是严管出来的,对不文明行为要及时向社会曝光,达到处理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2017年精神文明工作会议上,一段暗访片令不少文明创建单位面红起来。

今年是惠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覆盖的冲刺之年,也是“2015—2017创建周期年”的最后一年。全国将有包括惠州在内的87个现有全国文明城市(区)迎接每3年一次的复查大考。同时,博罗县、龙门县也将在全国162个县级提名城市中角逐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在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后,惠州如今再次向自我加压。惠州提出,要高水平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高起点推进文明创建提质扩面,高强度狠抓文明创建问题整改,高质量做好文明城市迎测评工作,高标准构建文明创建联动格局,高规格营造文明创建浓厚氛围,确保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今年,惠州将重点推动各职能部门全面落实《惠州市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重点建设提升方案》,深入实施文明素养、城市管理、基础设施、文明村居、文化内涵、体制机制、宣传氛围等“七大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尤其在城市管理方面,加快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扎实开展七项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启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会矛盾、集贸市场、窗口服务、社区管理等“七个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真正做到创建惠民、创建为民。

■声音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教授谭建光:

惠州文明创建工作“虚功实做”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教授谭建光说,惠州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有两个特点令他印象深刻:一是“虚功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词提起来是一个概念,但惠州用了很多“好人故事”来传递这个价值观,这样更能让老百姓接受价值观理念;第二,惠州把文明创建工作和其他很多社会服务工作结合到了一起,如文明创建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持续推动“八大环境”提升,可以说是群起合作。这样的创建理念切实得到了群众的理解、重视与支持。

■大事记

惠州文明创建工作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1999年获得“广东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2003年,获得“广东省文明城市”。

◎2005年,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顺利夺取了2008年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

◎2009年1月20日,惠州以全国地级市部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如期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的创建目标。

◎2009年7月,惠州在全国率先成立市文明城市工作局,作为统筹、协调、指导和督查全市文明城市工作的常设机构,文明创建工作逐步进入常态化轨道,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

◎2012、2015年,惠州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南方日报记者 徐乐乐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孙秀萍:日本人为了睡眠如此疯狂(图)
  • 5A景区取消门票到底是不是好事?
  • 他的乌鸦嘴预言了南唐的命运
  • 旧情难忘?史湘云真的在恨着黛玉?
  • 《摔跤吧!爸爸》逆袭告诉我们的道理
  • 姑娘,作着作着爱情就没有了
  • 它是世界10大最美湖泊之一,美哭(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