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5月29日12:26 央视网

分享

  央视网消息:在浙江遂昌的大山里,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端午民俗,叫“端午龙排”,跟平时我们看到的龙舟不同,他们的龙排是从山上漂流而下的,在漂流的过程中还有人在龙排上舞“车龙”。央视记者在端午节前探访了训练的队伍,一起来看看!

  在浙江遂昌龙洋乡的九龙口村,传统民俗舞车龙正在上演。车龙非常重,单个一节就有20斤左右。舞动的时候不光照顾好自己就行了,还要跟上前面的节奏。

  遂昌车龙队领队 鲍仙军:我给大家展示下,我们的车龙单个的可以推着走,像小推车一样,叫俯身为车,勾起来叫翻身为龙。我们每节轮子上,单节都可以装烟花,放烟花以后甩出来是很漂亮的。

  端午小长假期间,遂昌人要把车龙舞到江面上去,这是他们的一个传统习俗,叫端午“龙排”。

  千百年来,遂昌龙洋乡“靠山吃山”,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木材和山货。但是由于古代山区道路难行,遂昌龙洋乡的先民们就将山上的竹子、木头做成筏子,顺着乌溪江“漂流”出大山,这是名副其实的“古代集装箱”。另外,每年端午前后当地降水很多,大多村民都选择端午开始一年的运输。在这一天,古老的祭祀仪式和当地特有的舞车龙文化,伴着竹排、木排顺流而下,村民们也把一年的美好心愿寄托在一艘艘龙排之上。久而久之,形成了当地独有的端午“龙排”文化。

  央视记者 贾林:这一节的木筏长度非常长,我的身高是180公分,现在趴在这个木筏上,差不多是一半左右。整个的木筏超过4米,等它成型以后就是9节,总共有将近40米的长度。而且大家注意一个细节,所有木筏的拼接处都是用藤条拼接的,不管是木头还是藤条,都是就地取材。

  遂昌龙洋乡九龙口村村民 廖恒民:绳子用藤条,有韧性。固定在这里,一个是不容易断,再一个,在转弯的地方,它是灵活的,起到一个韧带的作用。

   遂昌车龙队队员 何晓峰:水上舞龙不是很稳,随着水波流下去会摇摇晃晃。如果想掌控很好,脚下一定要站稳。站稳的话可以蹲马步一样,屈膝,然后下面一定要用力,然后拿龙,用力。

责任编辑:韩旭阳 SN205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AlphaGo来袭,谷歌在下怎样一盘棋?
  • 中国好人陈光标,与禁烟规定大唱反调
  • 名将关羽为什么死得那么惨
  • 黛玉如何让宝钗意识到自己人格的低劣
  • 《择天记》“纵欲系男神”张峻宁
  • 不是女人无德,而是男人不贤!
  • 在距珠峰峰顶19公里处是什么感受(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