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07日17:54 央视网

分享

  央视网消息:语文,历来是高考中综合性最强、关注度最高、影响面最大的考试。尤其是作文命题,虽然考的是考生,但也往往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与深入思考。

  阅读题内容扩充 选材贴近生活

  从语文阅读来看,往年语文高考阅读题型除了文学类必考之外,实用类和论述类为二选一,今年全部变成必考。同时在阅读题的内容上也进行了扩充,改变了过去大量引用传记类的材料。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尤立增:“选材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贴近学生们的实际,阅读让学生感到亲切,写作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够考察学生思维的广度,包括从选材到命题,特别是对他的综合能力的考察,能够做到全面考察。”

  增加客观题 有助于拉开差距

  今年语文试题增加了14分的客观题。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拉开差距。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它不仅仅是更强调我们的阅读能力,也同时更强调孩子们的思辨能力。因为有60分的作文,有些地方可能有70分的作文,他的区别度一直是受大家的质疑,但是很明显这次导向是在增加它的区别,增加客观题就是增加区别。”

  全国卷作文题型与往年不同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套试卷的作文题型都与往年不同,一改过去由学生自己拟题目、文体不限的形式。内容不仅有热点话题,还有弘扬传统文化,同时还把高考恢复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增加到考试中。

  厦门大学教授 刘海峰:“就是平时不能说只是背范文,或者按老的套路的,而且要看它的语文实际水平,要看他临场的发挥,因为你没有办法速构,没办法平时就是想好了,以后到时候就套上去,所以这个还是比较好的。”

  反映出高考改革总趋势和方向

  专家指出,今年的语文考试可以说也反映出了高考改革的总趋势和方向,不仅增强了传统文化部分的内容,还加强了逻辑训练,同时提高了对社会的关注度。

  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现在高考已经是向这个方向改革去努力,从不同的角度,从综合的把学生的能力测试出来,要在这个高考中得到一种展现,你能不能在现实的语境里面,现实的环境里面运用这个知识,现在我觉得已经,这个考试已经看出一些端倪,一些趋势来。”

责任编辑:邹少欢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鲜出炉!2017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
  • 称大陆人就是小偷,某些台湾人该醒了
  • 朱元璋为何选择在1368年称帝
  • 金庸笔下,谁参加高考准会状元及第?
  • 《神奇女侠》为啥有点后劲不足了
  • 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圈子有多重要
  • 杭州最牛的民国风酒店什么样?(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