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09日01:45 央视网

分享

  央视网消息(晚间新闻):高考结束,短暂放松后,又该填报志愿了。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本科计划招生372万人,比去年增加近万人。除了招生人数增多之外,还有哪些新变化呢?

  我们先把目光投向高考改革首批试点地区,浙江和上海。

  变化一:从重院校到重专业 选择更多样

  浙江今年的“新高考”方案,采用“专业+学校”的录取模式,普通类高考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对考生和家长来说,选择变多了,要做的功课也多了,尤其是要摸透具体的专业情况。为此,浙江教育考试院已经组织了模拟投档演练。

  今年上海本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基本单位由“院校”改变为“院校专业组”。考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提出选考科目,满足其中任何1门,就符合报考条件。志愿填报数量,也由往年的最多10个“院校”志愿,改为最多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常务副主任 王琳媛:在以往的填报方式当中,有些考生仅仅关注院校的光环,而对专业的情况了解得并不是非常多,而现在新的志愿填报,也就要求考生应该要把自己的职业发展的志趣,以及未来的一些定位要非常清晰地进行考虑。

  变化二:不“唯分数论” 看重综合素质

  今年,上海将有9所高校参与综合评价招生,基本覆盖了上海最一流的大学,笔试+面试的人才选拔模式全面铺开。其中上海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从2015年起就开始试点综合评价录取。录取成绩分为三部分,高考成绩占6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高校的面试成绩则要占到30%。学生学科功底是否扎实,是否具备国际化视野,有无批判性思维,都是面试的考察重点。

  在浙江,今年高校录取的依据也涵盖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三个方面。

  原浙江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民主评议,这一点是我们这个综合素质评价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制度设计。谁说了算?过去都是老师说了算,现在综合素质评价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说了算,其中学生所占的权重70%,老师所占的权重30%。

责任编辑:邹少欢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深度解密中国“三大高考牛校”(图)
  • 呵斥老汉强吻女童,女司机值得点赞!
  • 差点被汉武砍头的张骞咋就成了哥伦布
  • 鬼故事:面包车里的诡异小女孩
  • 欢乐颂里的长辈,战斗力比异形还高!
  • 会“使坏”的女人,更容易幸福!
  • 杭州最牛的民国风酒店什么样?(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