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16日07:33 南方日报

分享
绿海龟爬上沙滩准备产卵。

15日,笔者从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称海龟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14日晚迎来一头绿海龟上岸,产卵138颗,这是保护区今年首次迎来海龟上岸产卵,工作人员全程记录产卵经过。

大龟深夜出没 编号120

6月14日22时许,在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沙滩上,一只体型硕大的母海龟游出水面,步履蹒跚地爬上沙滩。一旁的摄像头全程记录下了产卵过程。海龟用健壮的后肢在沙滩上挖了个坑,然后开始产卵。翌日凌晨1点钟左右,海龟产完卵,将一百多颗白色的海龟卵用沙子掩埋好,又游回大海。

每年6—10月是海龟上岸的时期,工作人员会24小时监控产卵沙滩。“一般海龟每次产卵4至7窝,大约半个月产一窝。”海龟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今年的第一窝海龟卵,半个月后该母海龟还会来到海龟湾产卵。

经工作人员确认,根据该海龟电子身份证显示,海龟编号为120,于2012年也曾来到海龟保护区产卵,目前该海龟体长约105cm,宽93cm,体重约300斤。

海龟保护面临困境

据海龟保护区介绍,绿海龟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保护动物,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广东惠东海龟自然保护区位于大亚湾和红海湾的交界处,产卵场沙滩以砂为主,非常适合海龟生活、交配、上岸产卵,是我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上的最后一张产床。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人类的捕杀、误食海洋垃圾致死亡、觅食地产卵地环境的退化以及疾病致死等,上岸产卵的海龟数量剧减,野外海龟数量也逐年下降。

海龟保护区监测数据显示,近10年保护区上岸产卵的海龟仍然在个位数之间徘徊。近5年来,保护区上岸产卵的海龟处于稳定状态,但数量不容乐观,仅在2—4只之间徘徊。

探索人工繁殖路径

为了攻克绿龟人工繁殖的难题,海龟保护区从2010年正式启动人工繁殖研究,经过5年的探索,逐步完成海龟繁殖池、人工沙滩及系列配套的设计及建设,从改善亲龟选择、营养供给、加强养殖环境调控等关键环节入手,努力为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绿海龟提供最佳生活环境,终于2015年成功诱导海龟交配、产卵。

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通讯员 姜淑娟

责任编辑:张建利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丰县爆炸案嫌犯患的是什么病(图)
  • 清洁工背着蹚水,这些大学生应该自惭
  • 名医华佗爱撒谎,结果命丧曹操之手!
  • 归去来兮:陶渊明的一天是怎样的
  • 《异形:契约》没那么简单
  • 私奔后,那些女孩过得幸福吗?
  • 黄山真黄!松树开花漫山遍野一片黄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