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16日07:39 中国经济网

分享

  王 铎作

  高考过去一周,考生和家长又为填报志愿忙碌起来。如何在短时间内筛选有效高校和专业,一些报考辅助机构和填报志愿APP成了家长的“救命稻草”。有媒体了解到,一对一辅导便宜的1万多元,贵的高达4万元;同时,大量高考志愿填报软件、APP也上线,鱼龙混杂、价格不等。但是,“天价”仍然挡不住家长的热情。事实上,填报志愿是个“技术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辅助机构根本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所谓的“大数据库”支持。更重要的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考生的人生目标和规划不明确,即使辅助机构选出的高校和专业是排名靠前的、热门的,也不一定适合考生本人。所以,还是把填报高考志愿的鼠标交给考生自己,他们才是掌握自己人生方向的主角。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时 锋)

责任编辑:邹少欢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北京幼升小残酷:非京迟早回老家(图)
  • 假“满分作文”,奔着利益来
  • 古代在职官员如何参加科举考试
  • NoonStory:我在撒哈拉沙漠跑马拉松
  • 舌尖上的网剧,比国产深夜食堂好看
  • 男人有钱有颜,都不如有脑
  • 曹妃甸传奇:旗袍奶奶惊艳了时光(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