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17日17:10 华龙网

分享

    华龙网2017年6月17日17时讯 (记者 漆罡 通讯员 罗羽林)历史发展的影子总是无处不在,作为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公交的变迁不仅演绎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更折射了城市的发展变化。

    曾西庭,公交148路一名普通驾驶员。从1993年从事公交驾驶工作至今,曾师傅已有二十多年公交驾龄,可以说这些年重庆城市的每一个细小变化都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着。穿梭的公交车见证了时代变迁,也留给曾西庭难忘的回忆。

    “你好,请往里边走。”前不久,记者在148路红旗河沟公交枢纽站见到了这位有着二十几年驾龄的公交老司机曾西庭。身穿整洁的淡蓝色工作服,精神抖擞地站在车门旁边,对每一位上车的乘客都投以亲切的微笑。发车时间到了,曾师傅迅速登上了车。对车内乘客进行提醒宣传、系安全带、发动汽车、驾驶车辆起步离站,整个过程熟练规范,一气呵成。

    曾师傅和他的妻子都是公交车司机。在他看来,开公交车早已融入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不仅是谋生的职业,更是为之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也算是为推动这个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从1993开始,先后开过六种类型的公交车。从铰接车、三型车、四型车、五型车、都市新概念到新能源混动客车,每驾驶一种新车型,都能够感受到城市公交及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曾师傅回忆说。“重庆直辖以前,重庆公交基本都还是老式车型,车子比较旧,车窗和玻璃密封性也不好,车一跑起来,哐当直响。由于方向盘没有助力泵,方向盘又大又重,一般人很难把持得住。”据曾师傅介绍,那时候车辆基本都是普通车,也就是市民俗称的“板板车”,硬质座椅、无空调。不仅乘坐舒适性差,到了夏天由于车内温度高,不仅乘客叫苦不迭,驾驶员运行一圈下来常常从头到脚都被汗水浸透了。而如今,普通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能源混动空调客车成为这座城市客运的主角。不仅如此,车内的环境和过去相比也是焕然一新,安装了方便驾驶的监视器,更舒适的软质座椅,还有移动电视,4G监控摄像头,实行GPS智能化调度管理。“这些变化,如果和20年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曾师傅补充说。

    每天开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曾师傅深深感受着公交和这个城市的变化。“刚开公交车的那几年,城市道路比较窄,路面不平而且弯道多,基本都是水泥路面。特别是雨天路滑,开车总是提心吊胆的。”曾师傅说,过去由于城市道路狭窄,路面状况不佳,公交车辆破旧,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那个时候主要以有人售票车为主。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道路变宽了,市民素质提升了,车辆更新换代的步伐也快了,随着GPS系统、语音报站器的使用,无人售票车渐渐成为城市客运新的运作方式。不但减少了运营成本,而且也极大的方便了乘客。曾师傅掰着手指告诉记者。

    曾师傅说,这二十年来,变化的不仅是整个公交行业,还有市民们文明乘车的习惯。重庆直辖以前,由于公交车线路少,车辆也少,班次间隔相对较大,特别是到了早晚乘车高峰时段,车辆拥挤便成了一种常态。“以前乘客同时在前后门上下车是一种常态,甚至经常出现上车乘客与下车乘客在车门口起冲突的情况”。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持续增加公益性投入和市民素质的逐年提高,文明乘车,渐渐成为绝大多数市民的自觉习惯。记者乘车跟随曾师傅从起点站出发,看到上车的乘客都会主动购票和刷卡,车辆靠站时“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秩序井然,遇“老弱病残孕”乘客上车时,会有乘客主动让座。拿曾师傅的话说,这些点滴都体现了咱们这座城市在不断进步。而作为这些变化的见证者,曾师傅觉得很荣幸。

    而随着市民和司乘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公交智能化服务的推进,重庆公交的运行服务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时代发展的车轮中,公交的变化,其实就是咱们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在享受城市发展便利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像曾师傅那样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踏实工作的公交人。

责任编辑:初晓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丰县爆炸案嫌犯患的是什么病(图)
  • 清洁工背着蹚水,这些大学生应该自惭
  • 名医华佗爱撒谎,结果命丧曹操之手!
  • 归去来兮:陶渊明的一天是怎样的
  • 《异形:契约》没那么简单
  • 私奔后,那些女孩过得幸福吗?
  • 黄山真黄!松树开花漫山遍野一片黄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