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20日08:49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分享

眼下正是高考填报志愿的关键期,如何更加精准地填报志愿?今年一些互联网公司正在推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海量数据挖掘,提供精准匹配方案。从高考机器人走进考场与状元PK,到人工智能辅助填报志愿,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令人满怀期待。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大爆发之年,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有哪些用武之地?会引发哪些变革?

高考机器人来了,会做题的机器人要当辅导老师

就在阿尔法狗战胜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柯洁十天后,今年高考考场上两名特殊的机器人考生再次引发大众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6月7日下午,高考数学考试刚结束,考场外举行了两场特殊“加试”。北京学霸君公司开发的机器人Aidam用9分钟47秒做完高考数学考卷,考分134。成都准星云公司的AI-MATHS则用22分钟完成试卷,考分105分。

不少人感慨,除了会下棋机器人还会做题啊!那么,机器人学霸是如何养成的?掌握了刷题绝技后,机器人想干啥?

据了解,成都准星云公司的“高考答题机器人”AI-MATH,其实是我国863计划类人智能项目的一部分,这个项目的全称叫“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国内有30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参与,聚集了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一批顶尖人才。

Aidam研发者、学霸君创始人张凯磊告诉记者,高考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一个枢纽点,涉及自然语言识别、图像识别、逻辑推理、符号处理等技术。一旦做好之后,用机器人进行判题、个性化指导、学生管理、家校沟通、教案改进都变成可能。如果机器人具备了自动解题和手写识别的两大能力,自动批改作业就不再遥远。

在走上考场之前,机器人也经过了一番“苦练”。学霸君公司之前做过拍照搜题类应用,在后台积累了7000万道题目。为了参加数学高考,Aidam每天要训练30到50万道题目。

教学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因材施教不再遥远

机器人参加高考的消息曝出后,记者采访了一位在河南一所重点高中从事教学的老师,他对此还是满怀期待的,“人工智能的技术我不太懂,但我希望不久的将来,机器人的辅助功能能充分地体现在教学上,比如作业的批改、试卷的分析、学生各项指标的分析、高考阅卷等,把教师从繁重的负担中重解脱出来。”

的确,教育领域很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因材施教。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前提下,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而不是“千人一面”,是比较理想的教育状态。可在现实中,这往往就意味着老师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逐一分析学生的学业表现。如果有一个可以24小时不知疲倦工作的机器人助手,老师们就可以腾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做些更有“温度”的事情。

2016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就借助IBM的超级计算机沃森系统,开发了一个名为吉尔·沃特森的机器人,以回复电子邮件或在论坛发帖形式,回答学生们在毕业论文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从感知人工智能向认知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义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机器人还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到教学过程。

很多参加高考的人都有过这样一本宝典:错题本。采用题海战术大量练习后,将错题记录下来,有针对性地复习。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在未来的教学中,学习过程的数据能被自动记录和分析,由机器系统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练习试卷呢?这些教育过程中的“痛点”,正成为致力于人工智能+教育类的科技公司瞄准的需求点,市面上已经有一些相关产品在试用。

前不久,在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一位专家表示,当有任何重复性的需要、有大量数据积淀的事情,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海量数据记录与分析、“不知疲倦”地工作,恰恰是人工智能擅长的事情。

未来,随着教育过程高质量数据的记录和积累,还将带来更深刻的教学方法改进,甚至教育评测技术的变化。据报道,上海闵行区的学校正在试点“录播评课研训一体化系统”,通过视频对整个课程进行数据采集的分析,包括学生举手率、抬头率以及教师的行为方式等等,针对目标缺陷改进教学。

AI来临,未来应该学习什么专业?

人工智能来了以后,未来教育应该教什么?大学专业如何设置?这是很多人关心的。事实上,从人工智能诞生之日起,“人工智能是否会抢了人的工作?”就是争论不休的话题。据《人工智能时代》一书的作者杰瑞·卡普兰归纳,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体现为“合成人工智能”和“人造劳动力”两种形式。前者是虚拟程序,对应的是办公室白领工作;后者是机器人实体,对应的是蓝领工作。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爆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井喷,国内外各大公司正在展开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才争夺战。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正成为热门领域。

对其他专业的冲击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无人驾驶、物流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的出现,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机器人替代某些体力劳动的可能。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法律、教育等行业的落地,则给未来的办公室工作带来变数。

今年5月,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公司推出一款“德勤财务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替代财务流程中的高重复的手工操作;录入信息,合并数据,汇总统计;根据既定业务逻辑进行判断等。类似的事情正在各行各业发生:训练机器人读取结构化的医疗数据,以协助诊断特定疾病;让机器人帮助律师查找大量法律案例,节省律师时间;金融交易所里,人工智能程序替代交易员做出买进和卖出的决定……

不过,未来这些专业真的没有学习的必要了吗?从目前的应用来看,机器人主要还是在处理结构化数据、重复性工作中有优势,要想完全替代人的工作,还为时尚早。

《人工智能》一书的作者李开复提出了“五秒钟准则”,“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钟以内能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与其担忧被机器人抢了饭碗,不如考虑如何提高工作的含金量、创造性,提高专业门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未然)

责编:张晨宜、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丰县爆炸案嫌疑人患的是个什么病?
  • 福耀玻璃“水土不服”,走出去要做功课
  • 悲伤的白居易,“重男轻女”的好爸爸
  • 当我们要谈什么时,我们谈爱情吧
  • 欢乐颂四美为什么败给关晓彤
  • “我是为你好!”孝和顺完全是两件事
  • 帅哥都来这儿了吗?荷兰骄傲节太疯狂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