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22日07:33 南方日报

分享
东莞援疆医生与阿卜来提·斯拉木一家结对认亲。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靳延明 通讯员/赵宏杰)经过一个多月的恢复和休养,这几天,家住新疆疏勒县巴合齐乡喀鲁克七村五组的阿卜来提·斯拉木大叔已经基本恢复了健康。在一个多月前的5月5日,他患急性心肌梗塞,住进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草湖医院。东莞援疆医生袁志波临危不乱,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措施,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近日,斯拉木大叔向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东莞援疆专家救了我,感谢草湖医院所有医护人员,你们是好样的!”经过这次与死神抗争并取得胜利,草湖医院的5位东莞援疆医生与阿卜来提·斯拉木大叔一家还结对认亲,成了亲戚。

争分夺秒救治心梗大叔

今年58岁的斯拉木大叔在当地是一名文化人,会读书会写字。但几年前一场大病之后,让他失去了语言功能,身体也一直不怎么好。

4月下旬,斯拉木大叔经检查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

到了5月5日下午,斯拉木大叔再次感到胸闷、心慌气短,便住进了草湖医院。未曾料到,到了5月6日凌晨2时左右,斯拉木大叔病情突然加重,喘不上气,满头大汗,胸痛异常。

值班医生经过诊断,判定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

“袁医生,您赶紧过来吧!斯拉木大叔情况危险!”忙碌了一整天刚刚入睡,但接到这一紧急电话,袁志波睡意全无,骑着自行车赶往医院。

“急性心肌梗塞最佳治疗时间,是发病半个小时以内。时间就是生命,必须与死神争分夺秒。”平时,袁志波从住处到医院要6分钟左右,这一次只用了不到3分钟,“夜间视线不好再加上心急赶时间,还摔了一跤。”

到了医院一看,大叔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危险,随时都可能心源性猝死。

“这时我反而不能紧张,我要给患者足够的信心。”作为急诊医生的袁志波临危不乱,吸氧、心电监护、开静脉通道、扩张冠脉溶栓,在半个小时内采取了一系列完整的抢救措施,待斯拉木大叔病情稍微缓解时,袁志波的衣服也全被汗浸湿了。”

这一夜,袁志波彻夜未眠,一直盯着斯拉木大叔,观察病情直到天亮。最终,大叔转危为安,让袁志波长出了一口气。

医生和病人一家认了亲戚

“这次抢救维吾尔族大叔,说实话内心还是很紧张的,既怕患者万一有个闪失,也担心影响东莞援疆医生的名声。”袁志波说,这些年在东莞万江医院收治类似的病例有上百例,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但这里缺少一些必要的医疗设备,当时情况紧急也无转院的可能,只能靠经验!”

在东莞援疆医生眼里,斯拉木大叔一家人非常质朴。

出院之后,为表达感激之情,斯拉木大叔的家人带着核桃、馕、桑葚再次来到了医院看望几位援疆医生,同时还送来一封感谢信。

“感谢从东莞来的所有专家,也感谢41团(草湖)医院治好我的病,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你们辛苦了!”斯拉木大叔不会讲话,但用维吾尔文认真写下了上述感激之言。

近期,几位东莞援疆医生也带着大米、食用油、牛奶,到了斯拉木大叔家里走访,认真了解出院后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还结对成了亲戚。

“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联系我们,要多注意休息。”几名援疆医生与斯拉木大叔拉起了家常,“以后我们是一家人了,是亲戚就要多走动、常来往、一家亲,以后我们还会经常来看您。”

援疆医生的真诚,彻底感动了斯拉木大叔一家。中午时分,斯拉木大叔硬拉着不让走,专门宰了一只羊款待“来自东莞的亲戚”,还特地请来了村里的干部作陪。

“斯拉木大叔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但招待我们吃的东西都是维吾尔族同胞过年时才有的。”热情真挚的斯拉木大叔同样感动了几位援疆医生,“参与援疆医疗是一件骄傲的事,与维吾尔族同胞结对认亲也是很有缘分。”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本来想买个牙签弩,看了这不敢了(图)
  • 男子夫子庙恶俗直播,无下限令人作呕
  • 郑和七次下西洋到底啥目的?
  • 即使这个世界有远方,那么你真敢去吗
  • 3种人能看1种不能看!安利部纯爱电影
  • 永远别小瞧努力的丑姑娘
  • 海滩美女烧烤,才是夏天的打开方式!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