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7月01日08:34 南方日报

分享

    港珠澳大桥将使粤港两地交往更加便利。新华社发

    香港大屿山岛上,与香港国际机场紧紧相邻的港珠澳大桥,路面施工紧张而有序。

    就在今年6月,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全线贯通。香港路政署港珠澳大桥香港工程管理处处长李伟彬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未来,香港到珠江西岸不必再北上穿过虎门大桥,减轻了该桥的交通容量负荷,并且行车时间和距离大大缩短。同时香港和深圳的第七个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预计明年完成,以及明年年底通车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粤港两地的交往将会更加便利。

    据广东海关统计,粤港贸易进出口值从1997年的2797.9亿元人民币攀升至2016年的1.2万亿元,年均增长8.1%。2017年1—5月,广东对香港进出口值为4155.5亿元,香港仍位居广东对外贸易伙伴的首位。同时,粤港进出境旅客量不断创下新高,自广九直通车恢复开行以来进出境旅客量已突破8000万人次,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渐趋成形。

    “随着交通大通道项目建设进入尾声,香港与内地城市的时空距离快速拉近,粤港两地物畅其流、人畅其行更上一个台阶。”谈及未来,李伟彬充满信心。

    旅客、物品变化反映时代变迁

    6月30日,广州火车东站的广九直通车候车室,来往客流依旧忙碌而有序,旅客们正耐心地排队安检。

    看到此景,广州海关隶属天河车站海关关员欧阳亮不由得回忆起1997年7月1日,从香港九龙车站发出的“回归首列”Z6次列车抵达广州东站时的场景。“97年香港回归那会儿,全国人民一片沸腾,身处连接穗港的直通口岸,心情更是加倍激动,一下子觉得和这些进出境旅客亲近了许多。”

    “以前一天往返4对直通车,旅客不多,但带的东西却不少,主要依靠关员工开箱查验,完成一班车的监管往往要花很长时间。”一直工作在旅检一线的关员卢美红回忆,直通车开通之初,旅客以外国旅行团、华侨为主,进境的物品主要是进口大家电、冰箱、电视机之类,随着内地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往来两地的旅客构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商务人士和普通百姓,携带的物品也以化妆品、箱包等小件商品为主,现在一天进出各12趟列车,海关的监管量翻了几倍,但旅客的通关却越来越顺畅。

    高效顺畅的通关,有赖于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海关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天河车站海关率先实施旅检红绿通道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大大提高通关效率。从最初的完全依靠手工开箱检查,到X光机检查设备的使用,再到现在的集旅客信息化系统、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等为一体的立体化监管模式,科技手段的应用给往来两地的人们带来了更为便捷的通关体验。

    广九直通车自1979年恢复开行以来,进出境旅客量已突破8000万人次,成为了联系粤港人员的亲情线和经贸往来的大动脉。

    绿色通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早上8点钟,一辆粤港两地牌大货车缓缓驶近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区入闸口,随着两个绿色的“放行”大字出现在LED显示屏上,入闸口的栏杆徐徐升起,车上的电子关锁自动解锁,大货车开到仓库门口,等候在那里的员工很快开始卸货。“这批货是今天凌晨到香港机场的,直接装车运来广州南沙,只花了几个小时就到了。”货车司机陈师傅介绍。这种新型物流模式就是“粤港跨境货栈”模式。

    香港国际机场作为重要的航空物流中心,与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往来十分频繁。据统计,目前香港机场年处理航空货物超过5万吨,其中有超过70%的空运货物是以珠三角为来源地或目的地。为了便于两地物流往来,广州海关在南沙自贸试验区创新开展 “粤港跨境货栈”项目,实现香港机场与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园区之间一站式的“空陆联运”,货物运抵香港机场后,可以直接使用拼车方式安排转运至南沙,相当于将香港空运货站货物的收发点延伸至广州南沙,有利于推动更多国际物流在广州南沙集聚。

    在“粤港跨境货栈”模式下,企业通过与海关平台对接的物流管理系统一次申报所有数据,基本不用再跑到海关现场递交单证,海关通关环节减少1/3,耗时大幅缩短至6小时以内,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广州市悦华物流有限公司的报关主管郑先生说:“粤港跨境货栈”充分利用了香港机场丰富的货运航线资源,将其货物的收发点扩展到南沙保税港区进而延伸至珠三角腹地,不仅提高通关效率,还有效满足企业对不同业务的需求。

    目前,这种模式已在广州海关关区内的佛山国通保税物流中心(B型)复制推广。2016年1月1日-2017年5月31日,广州海关共办理“粤港跨境货栈”报关单999票,货值约5819.7万美元。

    同样为粤港两地企业津津乐道的,还有2016年粤港海关共同推行的“跨境一锁计划”。该种模式与香港海关的“多模式联运转运货物便利计划”对接,实现了内地海关的跨境快速通关。目前,在港已成功覆盖香港国际机场和葵涌货柜码头等12个主要清关点,广东境内涵盖广州和深圳机场、码头、车检场和快件监管中心、跨境电商园区等32个清关点。使用该模式的车辆,在深圳公路口岸海关卡口实现自动核放, 进境车辆在口岸海关停留时间由原来半小时左右减少至5分钟以内,为企业节约超过10%的货运成本。

    此外,为便利企业通关,内港海关自2014年9月1日在海、陆、空全领域实施互认,粤港两地AEO企业可以享受互认海关给予的包括降低货物查验率,简化货物单证审核,优先通关,设立海关联络员,解决互认企业通关中的问题,以及非常时期的优先处置等多项实际有效的互认通关便利措施。

    粤港结合各自优势“拼船出海”

    2016年10月7日,负责评审和颁发诺贝尔医学奖的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首个海外分支在香港科学园开幕。此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积极争取该项目落地,但这间有着两百年历史的老牌医学院的首次“出国”最终还是选择落户香港。在香港“一带一路”办公室专员蔡莹璧看来,正是香港享有“一国两制”独特的双重优势才能占得先机:和外国相比,香港拥有“一国”之利,受惠于国内发展和国家机遇的优惠政策,能够分享内地市场利好;同时香港拥有“两制”之便,更容易吸引海外科研力量落地。

    这背后,也反映了粤港合作不断深化的新趋势。

    香港是广东省第一大进出口市场,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两地产业融合加快升级步伐,首先最直接的便是带动了贸易平稳发展。广东省大力引进外资与港资,加工贸易始终是粤港贸易的最大贸易方式,近20年年均增长6.5%,进出口规模由1997年1885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6221.9亿元,占内港贸易比重由67.4%逐步降至50.7%。同时,广东省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对香港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21.8%,规模从48.3亿元增至2050亿元,比重由1.7%提升至16.7%。而一般贸易也平稳增长,进出口规模从816.9亿元增至3623.3亿元,年均增长8.2%,比重稳定在30%左右。

    更值得关注的是,粤港两地在技术联合、创新联动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有效拓展未来经贸合作发展空间。香港科技业以商业化、应用和工业工程为主,形成多个由本地及外资科技企业组成的集群,目前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在香港营运,华为也在香港设立科研部门。国家科学技术部数据显示,2015年,以合同金额计,香港是内地技术进口第十大来源地,以技术进口合同数量计,香港位列第四位,仅次于新加坡、美国和德国。当前,香港科技业者与广东同业关系密切,粤港两地的创新协同趋势已经形成,在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合作空间正在不断拓展,为两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添动力。据港方统计,2016年,内地分别占香港高科技产品进口的52%及出口的63%。

    蔡莹璧分析,内地与香港完全可以结合各自的优势“拼船出海”,内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香港则能够在工程招标投标、合同起草及谈判、项目交易结构设计、项目运营管理模式等多方面提供专业的法律和管理服务。蔡莹璧以在内地以及海外都有铁路管理项目的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举例道,港铁公司在香港本地以外管理的铁路线路,乘客人数、雇员、总里程数和车站数等指标到今年年底将远超香港本地。因此,在海外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中,内地企业可以携手港铁公司分别承担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强强联合打造“设计好、建设好、营运好”的国家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 袁佩如

    发自香港、广州

    通讯员 吕丹 关悦

责任编辑:初晓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防老太,何不给飞机发动机戴口罩(图)
  • 澳大利亚为何会对中国即怕又爱?
  • 距今千年神秘而惊悚的宋代盗墓笔记
  • 父亲,那个失去了家庭主导地位的男人
  • 《变5》能让咱坐一起看电影就不错了
  • 夫妻之间突然没话说了的五大原因
  • 在青岛,享受香茗美食与神秘的海景SPA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