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7月06日06:47 中国经济网

分享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谣言,生活中不时出现:紫菜是塑料做的、西瓜用了膨大剂、顶花带刺的黄瓜有毒,等等。让消费者觉得简直无从下口,吃什么都有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关于食品谣言,你知道多少?

  四川网友心花路上:为何会有这么多食品谣言?

  主持人:民以食为天,食品谣言最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因此,有一些团队化的造谣组织,有目的地制造食品谣言,有的是为了追求点击量,有的是有商业利益的黑手。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不负责的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专家们的反应往往跟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导致没有科学依据的误导信息占据了上风,形成了谣言经常出现的情况。

  江西网友九江青年:如何判断哪些是食品谣言?

  主持人:全媒体时代的谣言有几个特点,第一,视频化,因为网民相信“有视频有真相”,部分有组织的造谣团队就会有针对性地制作此类视频。比如,之前那个塑料紫菜的视频,就有人拍摄、有人讲解,还设计了撕扯、燃烧等各个环节。一般的科学家或者网友即使发现了,也很少有精力制作完整的视频来吐槽。

  第二,谣言通常会周期性地反复出现,年复一年,传播的内容都差不多,有时候连文字都没有多少改动。

  第三,谣言是有套路的,食品谣言,或者说大部分谣言的标题都很夸张,比如“震惊!!!”“99%的中国人不知道”“紧急通知”等等,这些标题所对应的文章十有八九是不靠谱的。

  山东网友孔孟之乡青年:作为普通消费者,如何做到不被谣言忽悠,吃得科学安全?

  主持人: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蔬菜,一般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在此基础上,当接收到带有煽动性的微信、微博文章时多打几个问号,不要轻易相信谣言。有一些谣言仔细琢磨就可以判断真伪。比如,塑料原料的价格并不便宜,加上人工费,做成假紫菜的成本比真紫菜还要高,造假者不会做亏本买卖。想通这一点,这条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如果还不放心,可以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求证,现在微博、微信上有很多这样的专业人士,比如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他们,通常都会得到回复。

  作为消费者,平时尽量多看科普,少传谣言。比如,黄瓜其实是一种单性繁殖的植物,顶花带刺是正常的生物学现象,它通常由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过,但并不会有健康问题。

  看科普文章多了,自然就能够识别谣言中的套路,不会被造谣者牵着鼻子走,吃得放心,也不会被忽悠着买一堆所谓的安全食品。 (本期主持人 佘 颖)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袁厉害没有弃婴的日子(图)
  • 煤气管道维修引起爆炸该如何处理
  • 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指的是什么?
  • 匪我思存:“人世艰辛,多吃点糖”
  • 豆瓣8.6,它是10年里香港最好电影?
  • 伴侣不回家,但每月给你11万
  • 普罗旺斯只有浪漫的薰衣草?大错特错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