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十周年,步入万亿俱乐部,南京银行近来喜讯不少。然而在欢喜过后,南京银行的烦恼渐多。牵扯入千万元诉讼案、多家分行曝出风险事件、同业监管趋严下的转型等问题都在考问着南京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水平。
千万诉讼案该担何责
近年来,银行职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诈骗并不少见,银行在其中承担多少责任也成为一大焦点。刚刚度过上市十周年“纪念日”的南京银行就陷入了员工诈骗旋涡。
7月14日,新三板上市的药企柯菲平发布涉及诉讼公告,将南京银行及其白下高新产业园区支行告上法庭。原因是该支行副行长单某,在2011年9月以帮助购买信托产品为名,从柯菲平公司处取得5000万元,其中3000万元被通过支行员工将钱汇入其家人名下,用于归还个人钱款。2012年8月,单某又虚构美亚公司需要“过桥”资金的事实,向柯菲平借款2500万元。2013年4-6月,单某陆续归还1100万元,仍有4400万元没有归还。
2015年5月,南京中院做出一审判决,单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责令单某退赔柯菲平损失。单某不服,提出上诉。
据南京银行方面透露,法院判决单某本人赔偿,并不涉及南京银行。柯菲平却给出不同说法,称目前二审判决未下达,根据一审判决书,南京银行白下高新产业园区支行有明显过错,南京银行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该案件,南京银行在给北京商报记者的回复函中称,该行近日已收到法院传票,目前尚待开庭审理。南京银行将积极应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尊重法院审理后的判决或裁定。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员工行为是否能代表企业,关键看是否构成表见代理。在南京银行的案件中,如果柯菲平有足够证据证明其是善意的合同相对人并且尽到了足够的注意义务,那么就应当由银行方面对柯菲平承担返还资金的责任,银行担责后可以向单某追偿。反之,如果柯菲平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导致被骗,柯菲平就只能向单某主张权利,银行方面并不担责。
事实上,类似的案件并不少见。近年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诈骗”客户资金的事件层出不穷,但是涉事金融机构大多以“不知情”为由脱责。在此类案件中,银行是否该承担相应责任呢?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认为,银行员工出现诈骗案件,跟银行本身有一定关系。这种行为跟金融机构是否有直接关系或者间接关系,还要看违规员工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进行违规操作,并且如果出具了相关的银行文件,银行要承担一定的监管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苏宁金融特约研究员李虹含还补充,此类事件在商业银行的风险中属于操作风险。在银行员工入职签订劳动合同时,会涉及到相应的银行方面免责条款,在此情况下,使银行处于豁免责任的状态。如果从银行角度来讲,和员工签订了免责条款使其有豁免权;站在原告的角度,单某利用了银行的信用背书进行欺诈,银行应该承担责任。具体就要看法院依据哪个条款判决。
在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看来,尽管法院在刑事案件审理中,对单某的刑事责任及附带民事责任做出处理,但并不能否认银行这个交易当中所可能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该交易需利用银行高管职务身份、利用银行交易操作便利才能完成,南京银行在业务管理和风控上肯定存在问题和过错,法院需要对南京银行是否存在过错及该过错与柯菲平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展开调查,从而确定各方责任的大小。银行负有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交易安全的法定义务,“不知情”不是免责或无责的合法理由。
多家分行曝风险事件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并不太平。除了白下高新产业园区支行牵扯入千万诉讼案,苏州分行、南通分行也因信贷资产非真实转移、以贷转存虚增保证金存款等原因遭罚。
北京商报记者从银监会查询到,今年3月21日,南京银行苏州分行因信贷资产非真实转移、以贷转存虚增保证金存款,被银监会苏州监管分局罚款55万元。3月30日,南京银行南通分行涉及票据违规登榜,其违规案由为“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和“逆程序办理票据转贴现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而被处罚。6月30日,江苏银监局发布苏银监罚决字(2017)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南京银行的相关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南京银行因独立董事任职时间超过监管规定,被罚款25万元。
对于分行被罚,南京银行方面表示,已按照监管要求积极整改,将进一步着力提升管理和经营水平,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此外,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还被媒体曝出陷二手房骗案风波。今年4月消息称,在尚未审批贷款的情况下,南京银行软件大道支行信贷经理将已经办理过户却并未完成交易的二手房产权证擅自交出,造成房主“房钱两空”。不过,对于该案件,南京银行方面称,据了解,卖房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已针对买房人及中介机构相关人员予以立案,并正在办理过程中,此案不涉及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员工,且不存在此前个别报道中所述情形。
在分析人士看来,南京银行屡次曝出风险事件,折射出其因激进扩张带来的风控问题。
上市十年,南京银行的资产扩张十多倍。南京银行官网资料显示,十年来,资本净额由上市前的32.95亿元增至869.02亿元。截至2016年末,南京银行注册资本已由上市前的12.07亿元增至60.59亿元;员工总数由上市前的1530人增至近8000人;公司总资产由上市前的579.87亿元增至10639亿元,成功跨入万亿元资产规模银行行列。
“萝卜快了不洗泥”,在王剑辉看来,企业快速扩张期间,一般风控很难跟上。他指出,规模扩张一般都是从业务部门开始,业务快速增加,导致业务人员良莠不齐,或者出现了更多业务类型,很难满足监管需求。一些机构如果只重业务,不重内控的话,这种现象肯定会更加严重,这是行业普遍现象。对于银行来说,在做大业务、占领市场份额的愿望驱动之下,使得原先并不具备大规模扩张基础的银行也会尝试扩张,埋下了很多风险隐患。
李虹含也直言,南京银行出现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业务扩张的过程中出现过于激进的情况。南京银行在业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上都需要加强。南京银行在管理上确实存在一些漏洞,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在谈及银行对于分行的管控举措时,李虹含还介绍,银行对于分行的管控举措主要有三方面,包括加强自查自纠和自我审计,在银监会三套利等监管文件之后,银行一般都会先进行一轮自查自纠,然后再迎接监管部门的检查。其次是互查,包括总行对于分行的检查以及分行之间的互查。第三个是员工异常行为的排查,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会签订员工日常行为排查的责任书。
如何戒掉同业依赖症
除了风控方面的问题,南京银行同业业务过高也饱受质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南京银行同业负债(同业存放、同业拆放、卖出回购)规模682亿元,环比下降519亿元。此外,在今年初,南京银行就曾因为MPA考核不达标而受到央行处罚。南京银行被暂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对象资格,暂停期限是3个月。
事实上,近几年南京银行同业业务增长快速,被称为城商行中的“同业之王”。东北证券研报指出,从2007年末到2016年末,南京银行总资产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06%,存、贷款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2.82%和28.91%,持有债券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58%,同业业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2.89%,均略高于贷款,但仍低于总资产。对南京银行总资产增速拉动最猛的是非标业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3.9%。
而在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南京银行正面临着业务机构调整的问题。东北证券研报认为,2016年同业业务增速明显放缓,由2015年的43.33%下降到5.88%,这是南京银行在“回应”监管。监管环境和政策对银行经营策略的影响很大。
王剑辉认为,由于监管去杠杆的要求,目前的金融机构如果没有达标的话,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主动去杠杆。主动收缩一些风险较大的表外业务,降低自己的负债需求。通过短时的痛苦来赢得长期的稳定发展,并不只是南京银行,其他的金融机构也在做同样的努力。
李虹含建议,南京银行首先应进行合规自查;其次,发行更多的债券或者优先股等来募集资金,满足资本充足率需求。在业务发展层面上,减少同业业务以及其比例,扩大对公、个人业务、大资管或者私人银行等业务的比重,同时在满足MPA考核的情况下,还要进行更多更缜密的合规监控。
南京银行方面也表示,将加快向“轻资产、轻资本”方向转型,未来将从综合化金融服务、大零售、互联网金融三大方向实现突破。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