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能不能好好重回“舌尖”

能不能好好重回“舌尖”
2018年02月23日 01:06 新闻晨报
  制图/黄欣
    子不语

  六年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食的回忆,那种种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的色、香、味,时光荏苒而余韵留长。六年之后,《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选择在大年初四隆重开播,可到目前为止,唯一被捧红的只有一口章丘铁锅,据说在某宝上的销量已经激增6000倍。
  截至昨天晚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豆瓣上的评分已经跌至6.2分,相比第一季9.3分的评分,绝对算得上望尘莫及,而且离口碑稍有不如的第二季8.4分的评分也相差甚远。网友们津津乐道地找着影片里的硬伤:比如影片中把唐代在长安相当于国务院的尚书省拆了建成了回坊;再比如宣称花鲈是“太湖鱼中之冠”,不考虑太湖三白和松江四腮鲈也就算了,镜头一转,渔民从太湖里捞起来的“太湖鱼中之冠”竟然是一条来自异国他乡的美国大口黑鲈。
  其实,即使有些历史或者常识性错误,只要片子足够精彩,相信观众也能谅解。“舌尖一”当年也被捉出过一些硬伤,但丝毫不影响大家对它的追捧。但作为一部讲述中华美食的纪录片,我相信绝大多数观众,想要从影片中看到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是藏于身边的或是未曾见识过的美食,对于我们记忆的勾动,和感官上的诱惑。可惜,在“舌尖三”里,食物仿佛退居到一个非常次要的地位。比如第一集里,我们看到了60岁的云南怒江石匠黄有胜用来做粑粑的石板,然后是河南三门峡陕州的七孔穿山灶,再然后就是那口网红铁锅,接着出镜的还有竹编蒸笼、四川青堤的菜刀、江苏泰兴的银杏砧板、四川泡菜老坛子、河北蔚县的陶器、景德镇瓷器,最后连中国人在德国法兰克福开的陶瓷生活馆都出来了,就是没有给我们期待的美食多少个镜头。
  尽管旁白仍然是沿用了李立宏老师那温暖又低沉的声音,但反复出现的诸如“从深山老林到悬崖峭壁”、“多少道工序手工制作”、“古法”、“匠心”、“自然”、“坛子碟子碗充满了生命”等等等等台词,仿佛令人听到了罗永浩老师改行推销某种纯天然红罐凉茶的味道。
  我相信陈晓卿导演在拍“舌尖一”的时候,想法是纯粹的——从2002年开始策划一直到2012年才拍完,他的初衷就是想告诉观众,我们中国天南地北的美食,到底有多美妙多好吃。即使在第一季大红大紫之后,第二季稍稍有些自我陶醉的意味,却仍旧是十分克制地沿着第一季的初心,没有夹带多少美食之外的私货。但这种对美食纯粹的热爱与追求,与观众分享舌尖之美的冲动与欲望,很可惜,第三季放到现在,我仍然没有看到。接手第三季总导演刘鸿彦在接受采访时说,“最大的挑战还是创新”。剧组启用了大量90后的年轻人,进行了许许多多的创新,比如在后期剪辑的时候运用韩剧最擅长使用的高亮白调色。这种调色在青春偶像剧里的使用效果非常好,可以抹去演员眼角额头的皱纹,但放到“舌尖三”里,你把包子上的褶子都抹掉了这到底算什么鬼?
  “舌尖三”若想要创新,其实余地很大,可剧组偏偏在某些地方钻了牛角尖。比如舌尖的前两季成功地营造了对自然、对传统的尊敬,这当然没有错,但到了第三季,剧组想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把这一成功经验运用到极致,于是我们看到了他们想回到上古的冲动,和对现代化社会的蔑视。知乎上有一条高赞回复这样评价第三季的《宴》这一集:“所谓中国,即使是舌尖上的,也绝不仅仅存在于穷乡僻壤的化外之地和云山彼端的世外桃源,还应该有豪华酒店里的觥筹交错,沙县小吃里的匆匆过客,楼下烤串摊子的烟火人声……”是的,舌尖上的中国就应该是充满烟火气的,而不是用空洞的情怀包装出来的一曲怀古词。
  所以创新不是抛弃舌尖系列最核心的食物本身,不是打着舌尖的旗号,让剧组去进行功利性的自我表达。没有对中国美食从本源出发的热爱,哪怕重复念一百句“爱是最好的调味品”也无法令片子直达人心。
  能不能让舌尖系列好好重回“舌尖”,恐怕是舌尖品牌能否延续下去最至关重要的因素。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