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8部作品获汪曾祺文学奖 苏童等获奖者畅谈创作感受

8部作品获汪曾祺文学奖 苏童等获奖者畅谈创作感受
2018年03月06日 08:26 扬州晚报

    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获奖作家见面会现场

    昨天,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在扬州高邮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本届汪曾祺文学奖共评选出《万用表》《小满》等8部获奖作品。省作协党组书记韩松林,扬州市副市长余珽,省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汪政,省美协主席周京新等出席活动。活动现场同时颁发的还有“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高邮市入围入展作品奖和首届高邮市文学艺术奖。

    昨天下午,还举行了汪曾祺文学奖获奖者与高邮作家见面会。苏童、艾伟、晓苏、黄咏梅、朱辉5位获奖作家畅谈创作感受,并与高邮作家代表进行交流互动。

    谈汪曾祺文学奖

    将文学这束光延续下去

    作为获奖者之一,曾获过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苏童表示,能够在汪老的故乡领汪曾祺文学奖,对他来说既是荣誉,也是对汪老的敬意。苏童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曾多次来扬州参加笔会、采风,行走在大运河两岸,绿树成阴,尤为美丽。“更为熟悉的便是汪老及他的作品,汪老在生活中不会故意张扬自己的智慧与学养,但总在不经意间显示出不一般。”苏童说,“汪老是文学的一束光,照耀着后辈,文学需要传承,希望我们能够将这束光延续下去。”

    艾伟,现为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杭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对于艾伟来说,尽管从来没有见过汪曾祺,但能够获奖,他感到与有荣焉。他认为,作家或者写小说的人可以分三类:一类是像鲁迅这样的作家,除了写小说,还是一个知识分子,他们的体量很大;一类是小说家,他们知识分子气息比较淡,专业性很强;还有一类是文人,就像汪曾祺,他身上有非常浓厚的文人气息,除了写小说,还喜欢画画、写字,他是一个具有文人雅趣的小说家。

    谈创作感受

    作家就是用文字表达生活

    苏童获本届汪曾祺文学奖的作品《万用表》,描写转型中的社会和成长中的人,是如何变成共同体又如何走向悖论的。此前,苏童已在文坛斩获了很多大奖,包括茅盾文学奖。而在创作中,他依然着迷于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被忽略的一种关系,而这正是《万用表》创作的最初动机。据苏童介绍,“好多年前与朋友吕林闲聊,他偶然讲起他的一个战友与农村妻子的故事,我当即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小说素材,问他未来可不可以利用这个故事,他欣然同意。后来就写了这个《万用表》。” 

    “每个人与他人都有牵连,一个被你遗忘的人,可能需要你对他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基于此,苏童把小说的创作归结为生活的馈赠,作家就是选择用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 

    黄咏梅获得本届汪曾祺文学奖的作品是《病鱼》。作为“70后”作家的代表,黄咏梅不走寻常的创作道路,她跳出了同时代作家热衷的时尚写作、身体写作、欲望书写,以一种异质的眼光关注社会的边缘人、时代的异质者,将自己的视点放在了日常人生、世道人心、情怀梦想,在普通的常态生活中传达出丰富的人性、诗性的情怀与俗世的温暖。“希望借这次获奖,继续更深层次地研读汪老的作品,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谈如何写作

    写作是在不断地写中提升

    见面会现场,高邮当地作家也抓住难得的机会,向获奖作家提出在平时写作时遇到的困惑。

    “平时在写作时不缺少生活体验,但如何把生活中的体验更好地提炼成文字却很难,常常不知如何下笔,该怎么办?”一位当地作家提问。

    苏童表示,如何把生活体验转化成文本,办法有很多,掌握起来确实是一段很漫长的过程。“通过我多年写作的经验,我认为写作就是不断地写,反复地写,在反复的试错过程中,逐步达到理想状态。”                    记者 车林 文/图

    【新闻附件】

    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获奖名单

    苏  童《万用表》(《钟山》2016年第1期)

    艾  伟《小满》(《作家》2016年第3期)

    范小青《碎片》(《作家》2015年第7期)

    黄蓓佳《万家亲友团》(《北京文学》2015年第10期)

    晓  苏《三个乞丐》(《天涯》2015年第2期)

    付秀莹《找小瑞》(《芳草》2015年第6期)

    黄咏梅《病鱼》(《人民文学》2015年第12期)

    朱  辉《绝对星等》(《花城》2016年第2期)

    制表 刘惠芳

苏童高邮万用表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