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上市的富士康不能只是独角兽

上市的富士康不能只是独角兽
2018年06月12日 00:31 北京商报
原标题:上市的富士康不能只是独角兽

  富士康“血汗工厂”的报道并没有因为热闹的上市冷却。北京时间6月11日路透社称,富士康本周一表示,正在调查中国内地一座为亚马逊生产设备的工厂的劳动环境问题。一家劳工权益组织6月10日发布报告称,富士康衡阳工厂存在加班严重超时、临时工人数超过法律规定上限等问题。

  劳工问题在富士康身上并不陌生,但并不妨碍资本市场对富士康不吝啬的“喜爱”。6月8日,富士康正式登陆上交所,开盘大涨44%。在此之前,富士康IPO历程仅36天,刷新了A股市场IPO过会纪录。

  富士康一边顶着超级代工厂的光环,一边总也摆脱不掉“血汗工厂”的阴影。富士康在普通民众心中不仅仅是一家大型企业,它带有鲜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号,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它伴随着iPhone称霸全球而成长。

  它将代工业务做到极致,几乎成为这个领域产业链的最顶端,又始终难以摆脱关于自身的定位尴尬,诸多舆论对富士康的评价并不客气,要获得更高的市盈率,富士康需要更核心技术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的天花板对于富士康复杂而模糊。相反,关于“血汗工厂”的大规模负面冲击,却因为此起彼伏的劳工矛盾而令外界印象清晰。

  工业互联网成为了富士康寻找的新盈利增长点,这也是在原有制造业基础之上的升级和商业模式的延伸。但富士康的老问题如何解决,同样迫不及待地需要富士康给出答案。而立之年的富士康光靠上市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工厂固然不是天堂,但也不是地狱,只是富士康所能呈现的真实状态。富士康还没有甩开现有的老本行。而作为苹果亚马逊等高科技消费品的代工厂,意味着富士康要比普通的代工厂具备更高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离不开严谨高效。极度紧张的劳动意味着强硬的管理不可或缺,在劳动密集型模式下,加班近乎于“明规则”。

  解决富士康“血汗工厂”的问题仅凭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劳资双方的一方,资方的管理方案往往从满足自身需求出发,不能真正保障工人权益,政府需要提供更多制度性保障和有效的监管约束。

  富士康讲给资本市场的故事不能只是个故事。横亘30多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尽管在经济层面上是有效的,不代表上市之后还能一劳永逸。

  不同的产业创新阶段,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并不相同。能够成为全球第一的代工厂,富士康在大规模制造下的工艺创新和流程管理是重点;而到了上市之后的独角兽,需要的是向研发创新阶段发力,体现在如何有效激励与整合研发人员的生产力,并有效管理自身的专利标准体系与产业链,这才是富士康的未来。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