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攻坚关键年 上千万中国人告别贫困

攻坚关键年 上千万中国人告别贫困
2019年12月31日 12:51 新京报
原标题:攻坚关键年 上千万中国人告别贫困

2019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95%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34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摘帽

新京报讯(记者 王纪辛)对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史无前例的减贫战役来说,2019年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向回看,2018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2019年接到的成绩单是这样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1660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再向后看,2020年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减贫行动将在这一年取得决定性胜利。

对于承上启下的2019年来说,脱贫攻坚的任务显得尤为紧迫,脱贫攻坚的“成色”也就格外受到关注。回望全年,新京报乡村频道通过持续关注脱贫攻坚行动,从社会环境、产业带动、人才教育等层面梳理出打赢这场战役的几个关键性节点。而精准脱贫方略的成绩依旧是醒目的:2019年,中国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摘帽。

贵州遵义易地扶贫搬迁进城的村民。资料图片

脱贫攻坚战把中国带入城市社会时代

入冬,云南怒江州的草果相继成熟了。

独龙族人、独龙江乡长孔玉才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带领村民采收草果。曾带领马库村完成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后,孔玉才又开始带领村民,借助日益改善的交通条件,发展高端香料、药材种植,同时发展旅游产业。截至目前,独龙江乡村民的旅游收入越来越高。

孔玉才(左)在山间走访。资料图片

这是最偏远、贫困历史最久远的独龙江乡,而当你把目光投向全国,实打实地脱贫攻坚政策与行动,为各地深度贫困人口摆脱困境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9年2月19日,中央1号文件发布,明确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三农”头号硬任务,从突出问题和短板问题入手,落实已有政策部署,主攻深度贫困地区。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对所有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进行跟踪监测评估。

10个月后,12月19日,2019年扶贫成绩单公布。量化数字显示,2019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95%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34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摘帽。

“三区三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172万减少到43万,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出3.6个百分点。

“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500万贫困人口不再为吃、穿,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忧心。

产业扶贫覆盖92%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192万贫困人口累计就业;生态扶贫累计选聘100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对此,中国社科院在近期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从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村脱贫数量大幅增加以及绝大部分贫困县脱帽的事实可以看出,我国精准脱贫方略已经取得重大成效,贫困群体的生活面貌获得极大改观,贫困区域已具备长足的发展动力。2019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意味着已经基本实现城镇化,初步完成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型,进入城市社会时代。”

产业扶贫成“活水” 脱贫成色受关注

在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的河南省固始县,汪棚镇村民刘瑞华养1只节粮型蛋鸡可多挣10元钱。

自2015年下半年起,刘瑞华通过转养这种吃得少、下蛋多的新品种,不到3年就把养殖规模增加到了1.2万只,获利30多万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而节粮蛋鸡产业成为扶贫“活水”,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养殖户中形成了规模。

杨宁(右)与“农大3号”养殖户交谈。资料图片

种植业、养殖业正在成为帮助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的有效方式之一,产业扶贫已成减贫增收的源头活水。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4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8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7%,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快1.3个百分点。更多贫困人口正在通过产业帮扶走上致富之路。

广西柳州福田村,村民在竹林里采收竹荪。谭凯兴 摄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针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就已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贫产业园;多渠道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等。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近日表示,2020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将针对扶贫产业同质化、链条短、效益低、市场弱等问题,指导贫困地区完善产业扶贫规划,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产品加工、打造特色品牌,健全产业指导员、技术专家组等帮扶机制,加强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脱贫带头人培养,加大农产品产销衔接力度,积极推进消费扶贫。

发展教育 用人才培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9年是北京教师门利稳援疆的第二年。他和其他援疆教师一道,在新疆和田地区昆玉市第十四师职业技术学校向维族学生传授专业技能。

教学中,门老师发现“听不懂”是学生最大的阻碍,于是上课的时候,尽量让学生多实践,把汽修厂闲置的台架、废旧变速箱等工具、零件变成教具,让他们看到、听到、感受到。

门利稳指导学生辨认汽车轮胎上的标记符号。资料图片

门利稳只是众多对口援助人才中的一员。据北京市近期公布的数据,2019年,北京市选派干部人才2004人,其中干部369人,专技人才1635人;接收挂职干部人才814人,其中挂职干部259人、专技人才555人,超额完成年初的协议数。通过教育等人才培养,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3年底,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启动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这项被称为“改薄计划”的教育扶贫工程,截至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699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700亿元,累计新建扩建校舍2.21亿平方米,购置各类生活设施1824万台件套、课桌凳3469万单件套、图书6.3亿册、计算机520万台、数字教育资源1477万GB,有效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

在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上,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数据,自2014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来,几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70.9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9.1万人;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251期,承办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专题研修班2期,培训2.51万人。

用人才培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与人才梯队的培育,为脱贫后的乡村走上致富之路积累“后发实力”。

人贫不失志 在“退出”中显示“前进”

2019年5月,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白庄子村党支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申请书,“尊敬的村委会领导,尊敬的扶贫办领导:您们好,本人白余承蒙您们的爱心帮助,我现在的经济收入和家庭情况多有好转,达到丰衣足食。因此我申请自愿退出贫困户和护林员,不在(再)给国家和村委增加一些不备(必)要负担。希望各级领导批准我的申请。”

提交申请书的,是村民白余,今年68岁。两年前白余因病致贫,村两委安排他做起护林员。身体逐渐好转后,2017年余白开始养殖乳牛,加上护林员工资和光伏收入补贴,“我一年下来的收入还算不错!”于是向村委会提出申请退出贫困行列。

不等、不靠、不要,贫困户在利好政策下,自强不息奔小康,这样的“退出”,显示了脱贫攻坚的“前进”。

四川青神县安家坝村组织留守妇女在家制作竹编灯笼。资料图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94元,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0%。这一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居民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居民1.9个百分点。

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摘除的是贫穷,亮出的是中国农民勤劳的底色。

热血扶贫 驻村干部战斗在最前线

和脱贫人口的数字持续下降相对应的,是数百万扶贫干部的无私付出,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脱贫攻坚新篇章。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的数字,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共组织开展驻村干部培训208万人次。

他们勤勤恳恳奋斗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有的人身体严重透支,有的人甚至为脱贫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干部张小娟,放弃北京工作,回到深度贫困地区的家乡,奔波在脱贫攻坚一线。今年10月7日,张小娟结束了一天的下乡扶贫督察验收工作,在返回舟曲途中不幸遇难。

此前不久,12月6日,云南省武定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李兴富在前往工作地途中突发脑溢血离世。仅仅是半年前,李兴富从武定县财政局综合股股长岗位上报名参加万德镇支卧村委会扶贫工作队,他利用精通彝族语的优势,把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带到贫困户家中,千方百计争取资金项目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被大家称为“彝家汉子”和彝族乡亲的“老俵亲家”。

今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在《关于关心基层扶贫干部保障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要严防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对因自然客观条件造成的工作延误等问题不得问责”,“要定期组织基层扶贫干部体检,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要帮助基层扶贫干部解决其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等家庭困难,免除后顾之忧”,“切实将会议活动、填表报数、检查考评等降下来,减少基层扶贫干部路上奔波或加班熬夜”。

一系列让广大扶贫干部倍感暖心的规定陆续推出,为更多奔波在脱贫道路上的领路人制定制度保障。

回顾2019年,脱贫攻坚路上硕果累累,感人的画面层出不穷,那些熠熠生辉的高光时刻,也必将照亮前路,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在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的决胜年,相信中国扶贫将书写好这份历史性答卷。

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世辉

摘帽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