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纽顿的藏书心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09:43 新京报

  

纽顿的藏书心声

  《藏书之爱》爱德华·纽顿著陈建铭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11月版定价:68.00元

  □书评人 沈胜衣

  我喜欢那种一身二用的人,生命和作品能兼备精神世界的玄妙与尘世生活的踏实。比如身兼保险公司董事长的美国大诗人史蒂文斯,再比如与史蒂文斯同时代的爱德华·纽顿:打杂学徒出身,后来成功创业,当上美国一家著名电器制造公司的董事长,并叱咤于金融界;又是一位爱书人,穷搜远索,书海浸淫多年,厚积薄发,五十多岁才在杂志发表第一篇书话,一举成名,随后出版专集,更广受欢迎,成为20世纪上半叶的伟大藏书家。

  台湾地区的陈建铭从纽顿的五部著作中选译出一巨册《藏书之爱》,2005年11月由重庆出版社引进推出简体版,让我们分享这位商人书生的藏书心声与读书心得。

  他认为人生实苦,需要消遣,而在种种消磨时间的娱乐中,藏书、读书是最好的嗜好。世事“都是虚空、皆为捕风,那么,要打发如梦幻泡影的一生,还有什么活儿能比博览群籍、闲来没事写点儿关于书本的文章来得更棒呢?”对于最经常遇到的指责:买书不读,纽顿干脆说,买书的乐趣“没有什么好向外界辩解的”;买那些珍贵的书“压根就不是要拿来读的”,只是稍稍翻阅摩挲,“就已足够令我们无比开怀”。

  但事实上,纽顿不是那种为藏而藏、绝对不管内容的藏书家,如他不同意专挑处女作,这类书虽因数量少而珍贵,但它们“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作品”。他读书很沉迷,所以,他的文章经常能旁征博引,介绍了许多文人书事。有此品读的心眼,即使随手翻翻,也能得到有意思的发现。有一套《先亲王传》,各卷前均有维多利亚女皇在不同时期的题词,纽顿便留意到,题词和落款中表达的“丧夫之恸则随着时间的推演渐次递减;岁月抚平了内心的创伤”。

  纽顿的文字也是好的,他心仪英国文学,浸润出笔下一派老式英伦文人的随笔风格:平易,闲散,亲切,幽默;不拘泥于谈书,更多谈与书有关的人和事;絮絮叨叨,旁逸斜出,有叙有论,有情有景。叶灵凤称赞道:其“文章本身又是一部风趣盎然的散文”。

  上面最后这句话,本是我十多年前购得赵台安、赵振尧所译,三联书店“文化生活译丛”版《聚书的乐趣》后写的聚书录。《聚书的乐趣》,即陈建铭译的《藏书之爱》(这是纽顿第一部书话集,陈氏用作这个中译合集的书名)。

  陈建铭说,二赵译本错漏甚多,他无法坐视这样的译文“鸠占鹊巢”,更担心该译本流入台湾贻害众生,这“迫切的危机”是促使他翻译此书的一个重要原因。稍作对比,二赵译本确有些不可原谅的错误。例如纽顿写道:“我对藏书的热爱与我对伦敦的热爱始终双双携手并进”。赵译本作“我对收集书籍的兴趣与我对伦敦之爱一起逝去了”。看上下文,明显应以陈译为是。此外,像前引的纽顿在游船上置风景于不顾埋头读书、认为人比书更有意思等语,陈氏也译得比二赵流畅、优美。但陈建铭的译文表面古雅,本质却有点“油”,而这与纽顿本身的风趣并不是一回事。在译文风格上,二赵枯涩朴实,陈建铭丰腴摇曳,只能说是各有千秋。

  值得赞叹的是陈建铭在“编”上的功德。二赵译本是《聚书的乐趣》的全部内容,陈氏于此书选译部分,但增加了纽顿其他四部书的若干内容。细节上更是用心良苦:将五部原书的完整目录都列出;收入了几份资料附录;保留和补充了插图,使全书处处有相关的肖像、书影、手迹等,琳琅满目;编写了他所看重的索引。特别是撰写大量译注,其内容之翔实,涉及之广博,篇幅之浩大,真要让极度重视译注、视之为“胜业”的周作人九泉之下叹“吾道不孤”。这些,都是二赵译本所不具备的精彩缤纷。

  可是,我对那简朴的老译本却另有一番眷恋:我极喜欢《聚书的乐趣》这一书名,觉得它能一下子把人带进一种美妙而悠远的情境氛围。再珍惜的书,也不过像一切身外物,“原无相持永久的必然”。看惯了古人精心呵护、冀永世保存的藏书后来流散的故事,我还是把自己的书称为“聚书”好了,“‘聚’字比‘藏’字更合人生实况,生命本是聚散的过程,岂惟书也”。

  藏书,需要的是深情的爱;聚书,则是一种轻欣之乐:有缘相聚,晤于架上,仿如知己得逢,欢叙一场、对谈一番,那其实就很好。———我,是早已不敢轻言“爱”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