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武学的“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10:02 新京报

  □书评人李世勇

  

武学的“真相”

  《中国传统武术史》

  作者:于志钧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定价:34.80元

  小时候就很喜欢武术,常常琢磨那些拳诀俗语之类的,又似乎多有矛盾的地方,一面告诉你“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另一面却又说“抬腿半边空”,一方主张用腿,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而另一方又告诉你“下盘”稳固很重要,出腿会造成重心不稳,反为敌所制,当然这其间反映的是“技击观”的不同,印象里练习武术很烦琐,什么“一身备五弓”(太极拳的姿势要求),站桩也分什么“子午桩”,子时或者午时,朝向也不同,意念也完全不同。有一段时间练桩功,练习一个意念,想象自己站在一个浮木上面,随着水升降,练习一段后,即使躺在床上,也感觉自己在摇动。

  虽然至今非但成为“武术名家”,就连习过的花拳袖腿也早已忘却,但这段“票友”的经历让我对武术有了囫囵的体验,在我翻开于志钧先生的《中国传统武术史》时,没有如一般读者那样,希图在里面找到“化骨绵掌”、“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如来神掌”之类的玄之又玄的神功。武侠和武术本来就是一对分不清长相的孪生兄弟,但是“武侠”乃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里面寄寓的“理想”多于“现实”,好比是“神话”之于“科学”,上古时代神话就解决飞行问题,而莱特兄弟造起“飞机”时,还是要以空气动力学为基础。这样来看,面对“武术史”,同时要面对一部“技术史”,解决“技术的可行性”问题,一切都围绕在“攻”“防”、“虚”“实”、“阴”“阳”、“进”“退”、“速”“缓”等等“技击观念”的周围,以至于拳分内外家,随着“拳理”的改变而导致“格斗技术”本身的分化,最终形成拳种、门派的分化与流变,这样的“史”自然也是“武”道内在的发展与要求,不是哪个神奇的人物自学成材一下子“发明”出来的。

  这本《中国传统武术史》并不试图做“大而全”的介绍,也反对简单地把武术当成一种“体育项目”,而是把武术的缘起放回到“技击”的层面上,作者师从太极拳名家吴图南先生,习武数十年,多有心得体验夹杂在里面,丝毫不掩饰自我的好恶与判断,他对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始终心存忧虑,武术的草根性与实战性,在现代体育的规范下被“驯化”,从而失去了很大的魅力,那些刀、枪、剑、戟的后面,有着一种生命的活力,那些源自于中国人独特的“技击观念”,从“以快打慢”到“以柔克刚”,“彼以硬来,我以硬抵,是为犯硬,……又如我枪先法,彼以猛力提拿,我变为软,使彼力气落空,然后相其无背取之,此皆以软破硬也”(《手臂录》),这样行话属于“卸力”的技术,在中国的武术里时常可以见到,“以柔克刚”的观念自道家以来,也贯穿文化史。而对于武术史来说,问题还在于这样的“技击观”是如何转换成“有效”的武术“手段”,所持之道之不同,必然会引起“术”的变化,如内家拳单是手法就有斫、削、科靠、抹、粘、分、挑、剪、搭、压、撤、敲等三十五种,这些看似“繁缛”的手法正是因为搏斗的“观念”改变了,以往以快制快,以强抗强的“蛮动”的方式被轻巧的“奇变”代替,这种“舍我随人”,也改变了以格斗中的“自我”为中心,最后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这可算是武学里的中庸之道。

  可见,一部武术史就是由大量的细节的“技法”所累积起来的,它和武侠小说所描绘的那种“空心的历史”不同,小说家可以抽出武术的“外衣”,“功夫”被神化后,变成一个个神奇的符号,那些飞檐走壁被当成江湖世界的“交通工具”,而后面支撑“技术”的往往不为人所知,但武术史要解决的问题显然不是大家吊吊“微亚”就能搞定的,在作者来看,武术的最高境界可以“神明”概之,神者,阴阳不测之谓神,明者,洞察,深明其理,后者往往不易为我们所觉察,其实,任何“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达到自我的完满明澈才是武学最终的目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