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新生儿“华赛”已经很强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03:19 新京报

  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揭晓,本报专访组委会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于宁

  昨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评选结果在深圳揭晓,《克什米尔地震的难民》等128幅(组)作品获奖。在评选结果揭晓前夕,组委会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于宁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华赛”虽然是一个新生儿,但是已经很强壮了。(获奖作品见A16-A17版)

  

新生儿“华赛”已经很强壮

  “华赛”组委会主任于宁(右4)及评委会主席徐祖根(左3)向媒体展示获得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的《克什米尔地震的难民》。

  要扩大“华赛”的影响

  《新京报》:与第一届相比,你觉得今年第二届“华赛”在组织上有什么变化?

  于宁:我想一个比赛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赛事的本身,如果能成功地评选出优秀作品,比赛的影响自然会越来越大。去年评委工作做得很好,但后期的宣传工作不是很到位,一是新闻报道少一点,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有这样一个国际性的新闻摄影比赛,所以今年我们要请更多新闻单位来报道。去年特别遗憾的是,获得大奖的摄影家因为签证等技术问题没有来领奖,今年我们要把颁奖活动搞好。之后还要举办更多的巡回展览,扩大比赛的影响,让更多摄影师和公众看到评选出的优秀作品。

  《新京报》:“华赛”要突出“东方特色”,是否意味着在评委组成方面会有意保持国内评委或亚洲评委的相对多数?

  于宁:去年第一届举办的时候因为还没有经验,所以评委中中国评委有8个,占多数,后来发现其实中外评委在价值观念、审美方面还是比较接近的,一方面是因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观念在调整,另一方面外国人对我们的了解也在增多,共同语言还是很多的,所以我们觉得评委的背景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今年的外国评委多一点,现在看合作还是比较好的。当然,两届的评委会主席都是从中国新闻摄影界产生的。

  “华赛”不与“荷赛”竞争

  《新京报》:“华赛”的远期目标是什么?未来是否会和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简称“荷赛”)有竞争关系?

  于宁:现在国际上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是“荷赛”,我们自然希望能更快达到他们那样的水平。从今年的情形看,荷赛收到的参赛片有八万多张,而我们是两万多张,还是有差距的,毕竟荷赛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组织经验也更丰富。现在新闻摄影界对荷赛的认可度更高,获得荷赛奖也是更重要的荣誉。

  但是正如评委门泽尔所说的,“华赛”虽然是一个新生儿,但是已经很强壮了,我们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

  不过两个比赛也不构成竞争,比如我们请荷赛评委来担任评委,荷赛也请我们协会的人担任评委,虽然在价值观上有一些差异,但是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上并没有冲突。

  《新京报》:“华赛”对国内摄影师的创作有什么启示意义呢?

  于宁:对国内新闻摄影界的影响是,促进他们更好地了解国际上新闻摄影的发展面貌,促进他们自己的创作。比如去年“华赛”的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的最高奖都是外国摄影师获得的,关键问题就是人家在事发现场,而我们的新闻人没有。此外,国外新闻摄影在表现手法上也有我们摄影记者应该学习的地方。

  《新京报》:有报道称“华赛”将永久落户深圳市举办,这已经确定了吗?当初选择深圳举办,是基于哪些因素的考虑,深圳举办这样的赛事还有什么不足吗?

  于宁:是不是永久在深圳举办还未确定。但是从这两届的举办看还是成功的,一是深圳有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最近公布的一个数据说深圳排名全国最具竞争力城市第五位,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尤其是最近几年深圳市政府提出“文化立市”,举办了很多有影响的活动,这是一个基础,第二是深圳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国际交流也很多;第三是深圳市方面比较支持。

  ■评委访谈

  黄子明台湾新闻摄影师,首届“华赛”现场人物类组照金奖的得主,今年应邀担任比赛评委。已经从事新闻摄影21年的黄子明是岛内活跃的摄影家,去年,他获得金奖的人物类组照题材为“二战”中日军的台籍慰安妇。黄子明一直关注战争题材,因为“战争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新生儿“华赛”已经很强壮

  在黄子明看来,技术的进步让职业摄影记者的门槛更高了。

  

新生儿“华赛”已经很强壮

  数字时代提高摄影记者门槛

  “华赛”评委黄子明接受本报专访,谈摄影记者如何应对数字媒体冲击

  “华赛”的评委和主要组织者都来自传统的报纸、杂志、新闻社,对图片的认识也主要基于平面媒体。目前,数字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等数字传播媒介的兴起已经让传统新闻摄影受到挑战,专家对此也非常关注。本报记者采访了本届“华赛”评委、台湾摄影师黄子明,他在自己二十多年的摄影记者生涯中,亲眼目睹了数字传播媒介的兴起对传统媒介和摄影的冲击,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

  图片报道要有个人色彩

  《新京报》:新闻图像以前主要是靠印刷出版,但是从电视的发展到现在网络兴起,并成为更占优势的传播方式,很多图像都直接呈现于网络、电视,这时候报纸、杂志的影像如何与之竞争?

  黄子明:这实际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以前平面媒体主要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叙述性的报道,可是现在和电子媒体相比,平面媒体在传播效率、频率和速度方面都落后,这时候单纯的做新闻,平面媒体已经没有优势了。所以现在平面媒体要展开差异化的竞争,于是文字和图片报道都开始注重叙述的个人风格、有摄影师的个人色彩在里面。可以说,报纸已经开始杂志化了,虽然还是每天出版,但是在版面、新闻处理上常常是杂志化的,一个版可能只有一条新闻,而且是用风格化的手法组合起来的。

  现在可以说是优势媒体不断在挤压劣势媒体,电视、网络这样的电子媒体在挤压报纸,而报纸在挤压杂志,像海湾战争时报纸每天十几个版面报道,已经像杂志了,那每周、每月出版的杂志还能怎样呢?所以现在可以看到,综合性的杂志的销售量在下降,未来的发展很困难,所以杂志未来也要差异化竞争,越来越细分专业市场,比如专门做音响,专门做汽车零件。

  摄影记者要调整技术和心态

  《新京报》:在新的媒体生态中,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你觉得现在的局面对摄影师有怎样的要求?

  黄子明:看得到的变化是,摄影记者现在都随身带电脑,用电脑、手机发稿,然后编辑会抓到网络、报纸上使用。摄影记者要有相应的技术和心态的调整。

  从技术上讲现在人人有手机,有傻瓜数码相机,很多事件发生的时候读者的投稿比你摄影记者的还要有现场感,所以,可以说进入摄影的门槛已经降低了,很多方面文字记者也可以拿傻瓜相机拍摄,还要你摄影记者做什么呢?与此同时,要作为一个职业的摄影记者的门槛却更高了,因为很多人都有器材拍摄,那摄影记者怎样竞争呢?在技术上就要求你有更高的适应性,不仅要拍社会新闻,也要拍摄体育、演出,还要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状况下的拍摄。

  其次是在心态上,要根据媒体生态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拍摄方式,以前记者往往只求“有”,只要赶到现场拍到就行了。但是现在要求更高一些,你要更迅速地拍出有自己视觉理解的照片。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周文翰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糜红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