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特批叶永烈进罗布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16:05 青年周末 | ||
钱学森特批我进罗布泊 青周:据说当时很多在乌鲁木齐的记者都没被批准参加搜救,您为什么就可以得到钱学森的特批,进入罗布泊呢? 叶:庆幸的是,在这一年多前,我正好在为国防科委拍摄有关宇航员的纪录片。与他
青周:那您又凭什么取得国防科委的信任,让您去拍中国早期的宇航员呢? 叶:我大学毕业就到了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当导演,当了18年。每年完成的数量都是第一,又快又好。正是这样我被挑中为晚年的毛泽东拍“内片”,以后又被挑中拍宇航员。 彭加木不是完人 得失读者自己评判 青周:您提到,作为“罗布泊之魂”的彭加木失踪之前刚宰杀了一头野骆驼,这件事好像有损于他的形象呀? 叶:我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让事实说话”,对于这件事我并不回避,这是事实。我从不加评判,我向来相信读者比我更高明,会有自己的判断。但我想那是发生在1980年的事情,不能用现在的眼光评价。 彭也不是完人。作为科考队队长,他带头违反自己宣布的纪律,单独在沙漠行动;沙漠考察按规定应该穿红衣服,可他穿的是不易发现、洗得发白的蓝劳动布工作服;他往东去找水井也没有插路标。 借用当时科考队一个副队长的话:彭加木是先进人物,他自己在“文革”期间受到巨大打击,重返边疆年已五旬,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很想干一番事业。不过,他把“四人帮”的影响估计得太轻了,以为其他人也能达到他那样的思想境界。 不过,我相信大家会理解彭加木献身科学的精神,现在的年轻人只要拿出追赶“超女”哪怕百分之一的热情,去当个热爱科学的“科男”或者“科女”,也是很好的事。 香港《中报》谣言导致《彭加木传奇》未能出版 青周:是不是因为当年您没有全面地写彭加木,所以当时《彭加木传奇》不能出版? 叶:当时,出版社在11月份正准备推出这本书的时候,香港《中报》用一整版发出一个消息,说有人在美国华盛顿看到了彭加木!这个谣言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也在很大程度阻碍了书的出版。 中科院上海分院生怕我的书稿给海外谣言提供证据,反复审查,这个也要删那个也要删。删得面目全非,一直拖到1982年,还是没能出版。 这个谣言还直接导致了1980年11月份开展第四次大规模搜寻行动,派了大量的直升飞机、地面队伍,再次进行超大范围的地毯式搜索。 其实这是毫无意义的。仅仅是为了驳斥一则谣言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这也说明当时政治上的幼稚,更违背了彭加木的精神。彭当时去找水就是不想让部队花费人力物力派飞机送水。 现在搜寻彭加木才是真正炒作 青周:寻找彭加木,哪怕是找到遗骨也是对谣言的最好澄清,难道还有错? 叶:我并不反对寻找彭加木,但不赞成盲目行动。我们当时才是真的去寻找彭加木。飞机、警犬,能用的都动用上了,都没能找到。 现在,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有很多所谓考察队,其实就是为了某种商业目的才去罗布泊的。他们的费用都是商家赞助,衣服旗帜上都是商业广告。他们是真的要寻找彭加木吗?恐怕更多是打着这个旗号变相做些商业行为,他们才是真的炒作。 ◎链接◎ 彭加木(1925─1980):广东番禺人。原名彭家睦,1956年他积极报名参加考察队去边疆工作时改名“加木”,意即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草加木”。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土壤系助教,中国科学院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61年,上海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选为上海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任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时,因科学考察中缺水,彭加木主动出去为大家找水,不幸失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