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考核不必“一刀切”(新语 大学发展之我见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1:40 人民网-人民日报

  

考核不必“一刀切”(新语 大学发展之我见③)
陈炯明画提 要

  目前大学的评价机制中,有不少“杠杠”、“条条”和“框框”,违背了科学规律,容易导致学术浮躁。我们的考核机制应充分考虑大学的特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

  研究生学位必须与发表论文挂钩;学术论文必须刊在核心期刊正常卷期上——上海大学日前出台的这一规定引发一场争论(相关报道见本报8月1日文化新闻版)。且不说这样的规定能否达到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目的,仅仅是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和反思。

  目前大学的评价机制中,有不少“一刀切”的“杠杠”、“条条”和“框框”。一些大学热衷于单一的量化管理,对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绩效习惯定量考核,不重视对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定性分析;一些大学在进行各种学术评价时,不分学科类别与学科层次,对发表文章刊物的级别、论文的数量、项目的大小、获奖的等级等,作出明确要求、统一规定,而教师的教学效果、科研课题的难度、学生的创造能力等难以量化的东西却受到冷落。

  “一刀切”的学术评价机制违背科学规律,容易导致学术浮躁。不少教师和研究生急功近利,不愿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有的在评审、评估中“跑部钱进”,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有的粗制滥造,片面追求论文数量;有的甚至违背学术道德,伪造数据,抄袭剽窃。这些现象和问题尽管有各种社会原因,但不可忽视的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一刀切”评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起了误导作用。

  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一些学院规定,某些学科的学生要获得博士学位,就必须在读博士的3年时间里,在国际科学权威杂志上发表文章。这意味着,第一年就要有成果,第二年投稿,第三年发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博士第一年主要是打基础。一些实验室也逼着科研人员出文章。逼急了,做不到,就容易造假。”

  其实,不论是大学管理还是学术评价,有许多东西是难以用“一刀切”的办法来考核的。学风被认为是大学的立校之本、无形资产。竺可桢就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曾说,“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科学家吴健雄曾说:“周六晚上,看看一所大学的实验室是否灯火辉煌,就知道它是不是一流大学。”对于学风和校风的评价,用量化的办法“一刀切”岂不荒唐?

  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大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都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的特质,既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又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应根据学科类别与学科层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考核专业能力,又要考核专业精神;既要考核创新素质,又要考核师德学风。诚如斯,大学也许会少发一些论文,多出一些创新成果;少得一批奖项,多出一批创新人才。

袁新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