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评论:“二十四孝图”为何重出江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8:59 温州新闻网

  据《浙江日报》7月31日报道,去年9月,浙江温岭市箬横镇浦岙村的136名石雕巧匠,捐资600多万元,以历史上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建成了全省农村首个“孝文化”主题公园。紧接着,城西街道芝岙村、大溪镇金岙村等地群众也自发将“二十四孝”图画展出。

  消息一出,反响强烈,焦点集中在新旧“孝敬观”的碰撞上。笔者认为,“二十四孝图”重出江湖,是民间的自发性行为,含有“不得已”的成分。

  首先是道德观念上的“孝饥渴”。老年社会到来之际,老人感到儿女不孝的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比较普遍。问题是,旧孝道已经没有多大效力,新孝道却没有确立起来。不拿“二十四孝图”来做文章,拿什么来做文章呢?

  其次是现实生活中的“孝饥渴”。如今孝敬的水平远不及古人,比如,多如牛毛的“孝子评选”,能起很大作用吗?笔者不敢苟同。有的农村组织“为我的父母添一件新衣、买一双鞋”活动,据说老人们穿上新衣新鞋都非常高兴。这些拿到古代父母们那儿,他们一定会目瞪口呆。我想,这些倡导不但没有反映出孝敬蔚然成风,恰恰反映了生活中的孝敬危机。可怕的是不少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危机。

  其实,“孝饥渴”有深深的社会背景。精神文明的弱化是主因,表现在教育对孝道的轻视,孝文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重成绩重升学轻德育。同时,社会压力增加了对孝道的挤压——奔波求职、拼命工作、购房育儿,很容易使人“无心”孝敬。另外,社会养老体系很不健全,社会需要和儿女现状构成了矛盾。这些,是136名石雕巧匠无法改变的。

  可见,最要紧的是确立能为公众认可的孝敬文化内涵,用生动形象的样式展示出来。否则,渴望孝文化的人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归依,只好向老祖宗求助!

  来源:当代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