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今古传奇》:新时期通俗文学“掌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14:53 光明网

  

《今古传奇》:新时期通俗文学“掌门”

  

《今古传奇》:新时期通俗文学“掌门”
武侠小说给《今古传奇》带来了众多读者,图为2 0 1年1月《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号 早期的《今古传奇》刊发了《武当山传奇》、《国宝》、《玉蛟龙》等影响较大的通俗小说,图为《今古传奇》单月刊创刊号

  ■ 《今古传奇》

  新时期以来最早的通俗文学刊物之一。1981年,《今古传奇》由3名曲艺家借1.5万元创刊,到1986年,期发行量高达278万册,创当时全国文学期刊发行量第一。到现在为止,《今古传奇》拥有单月号、双月号、《今古传奇·故事版》、《今古传奇·武侠版》、《今古传奇·文摘版》等多个版本。

  

《今古传奇》:新时期通俗文学“掌门”

  舒少华1952年出生于湖北武穴,1969岁当兵入伍,1970年在军报上发表处女作,1983年转业进了《今古传奇》做美编,1996年被任命为杂志社社长到现在。

  《今古传奇》是新时期创刊最早的通俗文学杂志之一,创刊伊始,就以《武当山传奇》、《国宝》、《玉蛟龙》等一批通俗文学作品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刊物因此拥有了很大的发行量。其后,众多杂志群起而仿之,新时期的中国通俗文学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打着“通俗文学”的旗号但格调低下的杂志泛滥。

  但是,《今古传奇》始终坚持了“通俗而不庸俗,传奇而不离奇”的办刊方针,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曾说:《今古传奇》是中国通俗文学的希望所在。而该刊的发展壮大,也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阴差阳错闯进“传奇门”

  尽管执掌《今古传奇》的帅印已经有10多年了,但是,舒少华对自己进入《今古传奇》杂志社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因为,那本身就极富“传奇”性。

  1983年,舒少华所在的部队确定他转业,作为“连级”干事的他当时的要求并不高,只想回老家后在县文化馆写写画画,吃点文化饭。谁知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他被分配到地处鄂西北的沙洋劳改农场。接到通知后,舒少华连夜赶到北京,直奔北京军区干部处找一位欣赏他的老首长,在老首长的干预下,部队答应考虑他回老家文化馆的要求。

  就在此时,正在走上正轨,发行量一路攀升到60万册的《今古传奇》急需一名美编,老主编任清指示人事部门到省军转办物色美编。当军转办的同志征求舒少华的意见时,他喜出望外,当即决定不回老家,并把档案转到了省文联。

  悬赏20万,征集好长篇

  早期做过刊物的人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办刊物很顺利,到了90年代就比较困难了。1993年一年,《今古传奇》的发行量就从287万册掉到了80万册,此后又慢慢下滑。这里有一个大环境的影响,但舒少华认为,刊物下滑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好作品。杂志早期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作品如《玉蛟龙》《国宝》等,都是粉碎“四人帮”之后问世的,文革时很多作家被关在牛棚里时放不下自己的文学情怀,就在80年代纷纷出来发表作品。90年代以后老作家很少写了,新人又跟不上来,就出现了通俗文学的断代期。

  1997年,杂志社想了一个办法,悬赏20万元征集优秀作品,1999年揭晓。在90年代,20万元是个不小的数目,在当时的文学奖里面是最高的。此举迅速在报纸上引起争论,南京一家报纸说《今古传奇》作秀,而通俗文学作家们很赞成,如《国宝》的作者黄大荣、汪剑光等。

  下岗女工写小说获大奖

  在“20万元征长篇”活动中,《本文征求标题》获奖完全是一个意外。

  《本文征求标题》的作者牟鄂是武汉建筑机械厂下岗女工,45岁左右,上有老下有小,丈夫失业,家里基本没有家具。她的小说是坐在床上试着写的,文稿都是用废纸和铅笔写成,不分章节,不见标点,洋洋三万字却无标题。看到《今古传奇》杂志的征文启事后,牟鄂就拿着稿子找到编辑部。编辑部主任看后觉得稿子写得有点散,完全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但是把生活点滴写出来了。

  按照舒少华的说法是“文风虽不典雅却见质朴,技巧虽不娴熟却也感人”,大家认为,下岗女工的生活从前也有人写,但是没有深度,而这个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东西,尽管技巧不那么出色,但经过修改后还是一部好作品。

  于是,舒少华让责任编辑和牟鄂直接交流,提出了修改意见。牟鄂交上来的第二稿进步很大,并删去了第一稿中过于琐碎的内容,但文章还是没有标题。于是,杂志社灵机一动,决定发动读者为这篇文章征集标题。结果,《今古传奇》征集到了上千个标题。最后我们确定了3个标题。最后读者评选,牟鄂这篇3万多字的中篇小说得奖了,拿到了5万元奖金,这让她十分感动。

  此外,杂志社还约江苏省委党校的教授冯治写了一篇10万字的报告文学《中国三大村》。之前,冯治在学校里专门研究中国农村改革,手上有很多资料,并且对《今古传奇》一直很关注,从前也给杂志写过一些东西。编辑部给了他5000块钱,让他到华西村、大邱庄和刘庄采访,最后写成了这篇报告文学。

  最终,《中国三大村》获得了最多的读者投票,独获10万元大奖。另10万元被《十八个血手印》和《本文征求标题》平分。

  采访小岗村,发掘“血手印”

  1998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了一本画册,上面有安徽凤阳的小岗农民冒着生命危险按的手印的影印图。舒少华看到那18个血手印感到很震撼,农民冒着生命危险按手印,万一被抓起来儿子怎么办都想好了,那些没有按手印的也私下结成对子,相约如果发生万一就互相照顾家人。1998年正好是联产承包责任制20周年,舒少华断定这里面肯定有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当即决定打破传统的守株待兔的组稿模式,由杂志社编辑组成创作班子前往小岗实地采访、创作。

  此时的《今古传奇》编辑部有一些老编辑,他们对此事不大赞成。创作班子里有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当时的执行主编就讽刺说,现在正值春暖花开,到小岗去春游一下也不错,把当年的事写成小诗发表还是可以的,有什么收获是不大可能的。舒少华本身不是学文学的,这使他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认为只要稿子写得好就要推动刊发。

  舒少华等人到了小岗,直接找到了按手印时的村支书严俊昌。这时,他已经退休了,他的兄弟严宏昌担任支书。大家了解到,小岗一直很穷,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很多人。此外,这里资源贫乏,交通也不发达,凤阳人经常靠逃荒要饭来维持生活。

  而小岗农民敢为人先的做法为的不是别人,就是为的自己,是农民一种非常朴素的想法。

  按手印的18个人中,还健在的有十一二个,创作组通过严氏兄弟和当时村委会的会计基本上都找到了。大家了解到,按生死印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因为当时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一个人敢搞。这个事情开始是秘密的,后来就扩展开了,因为其他的村都是大家一起上工,整整齐齐的,而这里农民的地里人都是三三两两的。一级一级政府逐层上报,直到最后公开化。

  采访回来后,杂志社指定同去的一个编辑整理并执笔,专门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给他写作。一个月时间他就把作品拿出来了。《十八个血手印》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开创“新武侠”,黄易家里开笔会

  因为《今古传奇》是靠武侠作品起步的,《武当山传奇》、《玉蛟龙》等都是很好的武侠作品,因此,编辑们对武侠小说有一种情结。后来因为刊物发行量下滑,舒少华就思考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得变革才有出路。

  由于杂志发武侠小说少了,能否再专门搞一本以武侠小说为主的大众文学刊物就成了舒少华思考的问题。

  他去北京申请刊号,有人说“你发疯了”,现在谁还看武侠阿!舒少华认为,时代已经变化了,金庸封笔了,古龙死掉了,梁羽生国外定居了,只剩下香港的温瑞安,相反写新武侠的黄易受到了年轻读者的欢迎。杂志社就想创办以新武侠概念为起点的武侠作品。读者对象也不能定位为成人,因为过去的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

  大家将武侠版的读者定位为中学生和大学生,刊物定位为大陆新武侠。作者队伍也和过去不一样了,主要是“80后”的一批人。舒少华认定,“这些人最有活力,写出来的东西最能代表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欣赏口味。”

  在创刊号处于酝酿之中的时候,编辑部对新武侠的定义仍争论不休。编辑部收到一篇加拿大的留学生女孩杨叛的《梅影埋香》。杨叛很年轻,她的文章意境非常好,但完全是篇散文、美文。

  编辑部对《梅影埋香》的争论非常大,一些老编辑看了完全不能接受,认为这根本不是武侠作品,其中只是有一种武侠精神,传统武侠作品的打闹场面则完全没有。

  正好《今古传奇》办了笔会,请了一些有名的作家参加。

  一个作家把这个作品批得一塌糊涂,认为是瞎胡闹,舒少华等人也有些拿不准。但是,杂志社一些年轻的编辑,认为文章写得好,很有内涵很深刻,舒少华尊重了他们的意见,在争论好几个月之后,《梅影埋香》最后还是发表了,没想到,读者对它的反映比同期刊登的传统武侠作品还好。

  杨叛作品超越了传统武侠小说的生生死死和打打杀杀,是通过武侠精神、气概来表现的新武侠作品。她成功的个案给了舒少华等人很大启示,编辑部开始在大学生中培养自己的写手,发掘新武侠的作家。之后,风歌北大的步飞烟等一大批作者都被吸引过来,在全国各地组织了一大批80后年轻写手,每年都办笔会,2004年还把笔会办到了香港的黄易家。

  《今古传奇》武侠版因此成为了新武侠的重要阵地,黄易和温瑞安都曾经把作品交给我们发表,黄易还没有要一分钱的稿费。

  舒少华称,“这也是一种侠气,后来,我们以他的名字设立了‘黄易武侠文学特别奖’”。

  回顾《今古传奇》的发展,舒少华认为,“如果单从发行量和经济实力来看,《今古传奇》不是最多最好的;如果从盈利的角度来看,生活、财经、时尚类的刊物更有优势;但《今古传奇》的价值不在这里,它的价值在于继承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弘扬了传统文化,这是《今古传奇》的价值所在。”

  采写:本报记者 张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