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评论:面对死亡时的另类“警世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10:32 浙江在线

  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肉体的毁灭。是人们平时不愿多想、多谈而又回避不了的话题。其实死亡并没什么可怕,它和出生、成长一样,纯属自然规律。在我们的民族中,早在先秦时期,对死亡的自然规律就有了理性的认识,就流传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死亡观。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与观念的启发和熏陶下,无数先辈才勇于面对死亡,才敢于慷慨赴死,才留下了一首首洒脱旷达的死亡颂,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两年前,长征出版社曾出版过一部颇具特色的书籍,名曰《千古绝唱——历代绝笔诗词大观》,其中绝大多数是作者临死之前的长吟短啸,共274首,可谓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不乏千古传唱、感人至深的名篇佳作:如荆轲的《易水歌》,嵇康的《幽愤诗》,陆游的《示儿》,杨继盛的《就义诗》,金圣叹的《绝命词》,谭嗣同的《临终语》,廖仲恺的《诀别》,瞿秋白的《偶成》,罗荣桓的《告子女》等等。令人费解的是,宋代奸相蔡京死前写的一首《西江月》,也赫然罗列其中。对此,我刚看到时很反感,但仔细品读之后,似乎明白了编选者的意图。

  在党中央一再强调加强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学习、研究绝笔诗词,对于了解前人的生死价值观,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净化人们的灵魂,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应广搜博取,既要重视正面教材,也不可忽视反面教材。从这个意义上说,蔡京的那首《西江月》,倒不愧是八百年前的“警世篇”,至今仍有很现实的警示作用。让我们先读一下原文:八十衰年初谢,三千里外无家。孤行骨肉各天涯,遥望神京泣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夕漫繁华,到此番成梦话。

  蔡京,北宋兴化仙游人,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人物。曾任开封知府、户部尚书、右仆射,是封建王朝任宰相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四起四落)的一个。蔡京掌权时,与童贯、朱勔、王黼等狼狈为奸,贿赂公行,贪污侵私,搜刮民财,数以千万,整天醉生梦死地挥霍享乐,为六贼之首。他妻妾成群,个人占有土地51万亩以上。全国上下,大小官吏,争相向他献媚送礼。每年过生日,各地方官都要进献金钱等物,因为数量很大,必须组织专运,被称之为“生辰纲”。一次,蔡京请人吃饭,仅蟹黄馒头一项就用钱1300多贯,他喝一碗鹌鹑羮,要以数百只鹌鹑为代价。当时民谣说:“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宋钦宗在朝野的压力下,不得不把他贬官流放。他在流放途中,向居民买饮食,居民不但不卖,反而尾随诟骂。至此,他才感到民心的重要,不胜感叹地说:“京失人心,一至于此。”到潭州(今湖南长沙)时,作了这首《西江月》。词中慨叹年迈无家,骨肉分离,往事如梦,对以往的作威作福,醉生梦死,似乎有所悔悟。但为时已晚,没过几天,他便呜呼哀哉了。

  这里,我们不妨将蔡京与宋朝的另外两位宰相作一对比。一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生前以“富贵非所望”,“身甘一枝巢”为所求,死时,“四方闻者皆叹息”,“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另一位是寇准,他63岁死于雷州,获准归葬京都洛阳,在迁陵北归时,沿途官兵设祭哭拜,路旁遍插竹枝,悬挂纸钱等祭品。传说,月余竹枝上竟长出嫩笋,说是寇准高风亮节所致。两相对比,说明一个道理:人心不可侮,天理不可欺。谁不把人民当回事,谁悖理逆行,就难逃历史的审判!

作者: 李成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