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评论:说说这些哄客、看客与践客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4:18 浙江在线

  韩国前总理、现任新村运动中央会会长的李寿成日前含笑劝说,中国不必到韩国来学习“新村运动”。那么,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该向哪里取经呢?也许下面两条新闻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是记者与农村———11月8日记者节来临时,央视名嘴崔永元访谈重庆的“田坎记者”罗成友,罗成友20年来跑农村走基层,每年有300多天到区县、乡镇和农村田坎上采访

,还遇到过不知汤圆为何物的农村女孩。(11月8日《重庆商报》)一是教授与农村———曾在兰考县挂职副县长的中国农大副教授何慧丽,携同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等人,发起了“购米包地”行动,就是北京市民直接与兰考农民签合同,购买指定土地上收获的大米,最终有79位北京市民包了南马庄的145亩地,在日前的“购米包地价格听证会”上,最终定价为每公斤5元(据11月7日《新京报》)。

  这里的记者也好,专家教授也好,他们都是心里装着农村、农民,脚往农村跑的人。你不深入农村,怎能知道一位农村少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汤圆”?你不到农村挂职,怎么知道农民“卖大米”难在何处?在我看来,建设中国的新农村,跑农村去投身实践远比跑韩国去“参观访问”更为重要。跑农村基层去触摸的是现实问题,去韩国往往玩的是“旅游第一”的花拳绣腿。

  在各种“建设”面前,不同的责任者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做“哄客”,有的成“看客”,前者以起哄为“乐趣”,后者以游赏为“己任”。城市里的一些专家也掺和其中,因为做看客与哄客是最轻松的,甚至还能在“看”过之后拿出学术论文来“哄”它一把,以致何慧丽成为“卖大米教授”后,那大米不那么好卖也被“哄”了又“哄”。

  何慧丽、温铁军他们宁愿被“哄”被“笑”,也致力于新时期的农村实践,姑且称他们为“践客”吧:他们来自城市,对于农村来说,大致也是“客人”,但他们是亲往农村的实践者。何慧丽挂职农村后,就深刻体会到“三农”问题绝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所以,“三农”对他们来说从来就不是一个停留在学术书上的“概念”。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先生,就曾投身于乡村建设的思想实践中,让我们看到一位文化大师宝贵的实践精神。而那些“哄客”与“看客”们,不愿真正走入乡村,自然也无法体会黑土地的韵味。

作者: 徐迅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