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爆发新能量:用真实撼动你的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09:48 观察与思考

  当纪录片热潮再度出现,叫好且叫座的新片频频出现。人们或许会想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纪录片究竟是什么?是情感的体现,是对事件的回顾,还是思考的定格。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纪录片的定义,只要你看过,只要你被感动过,人人心中都有一部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是寂寞的事业”,过去在许多人眼里,这一独特的影视创作方式似乎与生俱来便是如此的命运。

  纪录片,其实就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视片。不同于一般影视片讲究剧情的构思与画面的雕琢,它的灵魂就在于真实,真实的画面往往更能撼动人心。

  因为,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渴望看到来自于真实世界的质朴影像。

  在巨片云集的国际电影市场,纪录片在近年来日益显露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多部影片更是创造了票房奇迹。与此同时,“中国当下是拍摄纪录片的最好时机”,“在5到10年内,中国必将出现更加有分量的纪录片作品”,国内不少影视创作人以此明志。

  因为真实,所以更有力量

  不久前,两部纪录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麻烦的真相》—刚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和最佳电影歌曲奖;《南京梦魇》—最近在美国的加州、华盛顿州、纽约州等地试映50多场,每场几乎都是座无虚席,有时甚至连走廊、门口和窗外都站满了人。

  面临现实的沉重与复杂,电影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娱乐产品,它将逐渐背负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电影中最具说教力的纪录片。

  美国前副总统主演并参与制作一部纪录片,这在电影史上恐怕都是不多见的。《麻烦的真相》,这部长达98分钟的纪录片已在美国1000所学校和各种会议上放映过。戈尔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激发人们尽早采取行动。纪录片放映完后,戈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取决于人们的行动,包括总统和国会的行动。”

  戈尔自2001年离开白宫以来,围绕大气变暖的威胁进行了广泛讲演,告诫人类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对付这个问题,他还著有《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

  对于戈尔进军媒体一事,很多人猜测此举背后有政治原因。积极投身传媒和演艺界的他并没有忘记政治,只不过以一种相对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述。但如果通过纪录片等形式确能唤醒人们对日益恶劣的环境问题的切身感知的话,我们又怎么能否认这就是戈尔最大的功绩呢。

  对于环境问题,也许还没能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而“南京大屠杀”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个至今未醒的“ 梦魇”—

  “南京大屠杀不是噩梦的终结,而是一个开端,一个日本人企图征服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开端。”这个开端“有别于人类史上任何一场暴行”。在短短8周内,全天24小时,日本人在南京轮奸妇女、活埋居民、进行杀人比赛、用刺刀刺死老人、婴儿与孕妇,将活人推向火海烧死……南京陡然变成28万魂灵萦绕的地狱。

  而这个名叫约瑟夫的美国人却让中国人看到了一个比记忆中更为残酷黑暗的历史画面。当然,被《南京梦魇》震撼的还有更多的外国人。

  一名华侨在博客上用“奇妙”来形容自己对该片放映的感受,“美国人的热情与好奇心像火山爆发一样喷涌而出”。美国《侨报》记者看到的是,“礼堂座无虚席,走廊都站满了人”,“在洛杉矶与加州湾区,好几个白人连看数场,包括他们完全听不懂的中文版”。到目前为止,这部纪录片在网上已被下载了100余万次。

  在助手吴海燕配中文旁白时,约瑟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让观众听出你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去想!”从19 82年至今,国内拍了十几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但“配乐与旁白无一例外地充满了鲜明的感情色彩,中国人看了也许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拿到国际上,就不行了”。

  这也许是《南京梦魇》更为撼动人心的原因所在。

  其实,不仅是这两部纪录片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之前的迈克尔·摩尔在哥伦拜血案后拍摄的《哥伦拜的保龄球》,曾引起全美以至全球对枪支管理和校园暴力的认真思考,以及著名的《华氏911》在巨大的争议声中,使得摩尔再度受奥斯卡垂青,还包括《帝企鹅日记》等,都在票房榜上收获颇丰。

  纪录片在中国:光芒乍现

  在中国,目前还没能出现如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卖座纪录片。

  最初,“影戏”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对国外新传进入的“电影”这一新艺术形式的民间称谓,也是萌芽时期中国纪录片的基本定位。中国第一部纪录片,也是第一部电影,就是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于1905年拍摄的戏曲纪录片《定军山》。

  之后,纪录片在中国开始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也出现过几个高潮期。到了近些年,又比较集中地出现了许多被普通观众接受并喜爱的优秀电视纪录片。

  比如,《我们的留学生活》、《故宫》、《大国崛起》等。此外,更多的则是各地电视台的众多纪实类电视节目中播放的反映老百姓生活的纪录短片。

  《大国崛起》第一次用电视纪录片方式,将五百年来世界大国的历史立体地、直观地呈现给了观众。它不拘泥于历史的支脉,不进行文明的比较,而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以此为宗旨完成一部影像化的五百年大国兴起史,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而首次与九国学术大家面对面,使该片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这也使之得以较全面地反映出各国专家对于国家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现阶段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

  该片一经播出,即刻赢得各界一片喝彩。

  就在纪录片在中国获得市场青睐的时候,有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多数中国人对于纪录片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中国观众总是把《探索频道》和《故宫》那类的片子,当作是纪录片的代表。实际上,《故宫》不是纪录片,那应该叫专题片。真正的纪录片是个人化的,作者用自己的方式把对生活的观察表达出来,可以说是相当个人化的语言和工具。

  细细推究,且与国外的纪录片相比较,中国的纪录片确实尚有不少需改进与提升的地方,但这也不能遮掩了中国纪录片进入新时期后乍现的耀眼光芒。

  而且,中国纪录片还在不断摸索中创新。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制作的中国首部手绘纪录片《大唐西游记》,于3月6日起播出。这部纪录片以全新的影像风格、超常的视觉体验,为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探索新的空间。

  经过不断试验,一种全新的手绘特效画面成为《大唐西游记》的影像主体,创作者着重致力于“影像刷新”的试验。业内人士认为,这部纪录片是数字特效运用于电视媒介的一次全新尝试,为电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开创了新的空间。

  此外,以当今最新的电影科技对无声的影片资料进行完整的声场真实再现和视觉细节凸显的大型文献纪录电影《加油 ·中国》也已于1月18日上午,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

  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如今也发展到了合拍纪录片的方式上。

  1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黄河》于2月24日在韩国MBC电视台播出。这部纪录片是为韩中建交15周年而特别策划的。MBC电视台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摄制组历时两年,足迹遍及中国黄河流域的9个省和自治区,耗资15亿韩元,最后摄制完成此片。该片反映了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自然、历史、文化、民俗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等。

  不该被边缘化的纪录片

  我国纪录片目前的创作和营销瓶颈,源于对纪录片意义的认知偏差。

  国外纪录片题材广泛,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人类学、妇女问题、儿童教育、环保、科技、宗教等,对社会生活多方面进行探讨,触及主流问题,因而纪录片整体赋有历史使命感和厚重感。

  而当今我国纪录片最明显的不足正是缺乏多样性和大主题。于是,作为一种最讲究自由度和主体性的类型,许多中国纪录片却呈现出与其本性不协调的同质化和模式化,造成纪录片的“硬伤”—整体轻松。

  我国纪录片总体而言,普通人、边缘人题材占了大半,造成题材单一现象。并不是说普通人和边缘人主题就违背了纪录片意义,普通人本来就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问题是:为什么记录普通人和边缘人?怎样记录普通人和边缘人?国外许多成功的纪录片也反映普通人生活,却显得更为成功。

  此外,纪录片并不必然与经济效益冲突,好的纪录片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还应有好的经济效益。

  例如美国的《冷战》、中国的《我们的留学生活》、《大国崛起》等都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光盘也销得好,这说明纪录片并不必然与商业化不相容。特别在娱乐节目充斥、电视节目克隆成风、节目趋同的情况下,纪录片的发展空间不仅不应缩小,反而应该更大,当然这有赖于纪录片创作者们的开拓和创新。

  “每次看那些片子,像讲述外太空、海洋等离我们生活很远的东西,听着用词严谨的解说,看着眼前各种新奇画面,那一刻,真的感觉到一种距离美,还有心灵探险带来的刺激!”一个纪录片爱好者如是说。

  其实,受《Discovery》等纪录片的影响,有不少国内观众已经成为了纪录片的追随者,这一群体被称为“ 纪录片群落”。他们就是目前在中国已被逐渐培养起来的一批相当稳定的纪录片观众,也是纪录片市场的忠实消费者,他们还在影响着身边更多的人。

  数年前,《Discovery》、《NationalGeographic》等国外商业纪录片潮水般涌进中国时,很多人惊诧地发现:纪录片原来可以拍得这么好看,这么好懂。

  纪录片开始被视为电视剧、新闻、体育、娱乐之外的“最后一份电视商业大餐”,一些人开始铆着劲儿挖掘这“中国电视业的最后一桶金”。

  同时,观众日渐提升的鉴赏力,也在不断给纪录片的制作者“增压”。当然,这对于使中国纪录片更接近纪录片的本质,使其逐渐成为主流而不再被边缘化,都将是极大的推动力。(彦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