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百年:繁盛与孤独(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15:44 新民周刊
中国话剧百年:繁盛与孤独(组图)
《暗恋桃花源》短短时间已在大陆上演三轮

中国话剧百年:繁盛与孤独(组图)
《黑奴吁天录》剧照

中国话剧百年:繁盛与孤独(组图)
  1947年,田汉(左三)、洪深(左一)、熊佛西(左二)、茅盾(左四)、于立群(前)等在上海聚首

  百年前,话剧是几个孤独“愤青”捣鼓起来的舶来艺术;

  百年后,话剧又回到了为少数知识青年关心、观赏的小众艺术。

  看似最红火的上海话剧市场,抽样调查却显示,上海话剧的基本观众仅为2万余人。

  现在,我们可以用7个人的舞台人生来体味话剧的第一个百年;但是明天,我们还会有第二个话剧百年吗?(钱亦蕉)

  胡伟民:归来十年,舞台十年

  胡伟民:1932年7月24日生于江苏常熟,1989年6月20日卒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留校任教至1959年。后“下放”至北大荒农场及扬州等地。1979年获平反归来,任上海青年话剧团国家一级导演。胡伟民是新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的戏剧工作者,也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探索戏剧——新时期话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话剧史上拥有“南胡(伟民)北林(兆华)”的地位。

  撰稿/陆幸生(记者)

  “杀人的步子,你应该这么走。”上身白色T恤,下着牛仔长裤的胡雪桦,从台口杂物箱上站起身来,说话口气直截了当。正在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的上海演出紧张排练话剧《喜马拉雅王子》,导演胡雪桦和他的藏族团队,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的舞台上,进行着“体力劳动”。

  一对似是情人的男女在左侧台口低语,稍后,一位拄拐杖的老奶奶,用彻悟的眼神注视着这样的情爱场面,沉默不语。后方中央,一位身着白色藏衣的老汉,口中念念有词,蒲巴甲饰演的王子,手执长剑,挺立右侧。舞台后方是两队手握武器的方阵,标志杀戮和流血即在眼前。

  这是一组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场面的人物。是舞台批准和实现了如是人物最大范畴的聚会。因为,这些分散在生活“各处”的人物的当时形态和心理,就是这般确凿。艺术有自家法则,舞台充满了魔力。

  胡雪桦告诉我,“这是第一次囊括了数代西藏话剧演员杰出代表的演出,时间是5月下旬,地点在上海大剧院”。

  来到胡雪桦办公室,墙壁上有几个镜框,用手指触摸镜框的玻璃,薄薄的灰尘在说明,悬挂已有许久了。

  靠屋门的镜框内,装着一张会议海报。棕色画面上印着两个人的脸庞,一个是梅兰芳,还有一个是戴眼镜的外国面孔。海报标题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处在变化中的世界”国际研讨会。举办方是全苏戏剧家协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国际中心。下方用似是笨拙的笔触,标出会议时间:1989.2.27-3.9,地点是莫斯科。

  当年,胡伟民应邀到苏联出席会议,收藏了这张海报,并将它寄给了正在美国求学的儿子胡雪桦。子承父业的胡雪桦,如今又将这份海报带回上海,悬挂在当年父亲求学和教课的地方。一个轮回,18年过去了。

  胡雪桦说,父亲当然不会想到,俟会议结束,距离他离开这个世界,自己的生命仅仅只剩下了3个月零几天的时间长度。

  1979年,胡伟民劫后归来,肩头堆满了那个被流放年代的厚厚尘埃。永远是(胡雪桦语)胡伟民导演的话剧文学顾问的余秋雨,曾经在《胡伟民印象》中这样刻画:

  我常常疑惑:这真是他吗?50年代初期就因阅读胡风主编的杂志受累,50年代中期与许多文化精英一样戴着一顶沉重的帽子发配边荒。他曾在零下40度的北大荒烧炭,他曾在苏北一家花鸟商店养鸟,他不得不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遗弃在屈辱的荒原。直到被古人说成已“无所求”的年岁,他回来了。

  他在朱端钧先生的遗体前泣不成声,以一颗颤瑟的心灵暗暗发誓:您的学生将以一种独创性的劳动,来祭奠您。他身上压着太重的使命,他脚下有着太长的追赶路途。人们开始为他喝彩。而我,则常常从他与年岁不相称的奋斗状态中,辛酸地看到中国艺术的悲怆。

  从1979年到1989年,在“归来”的十年里,胡伟民导演了40余出舞台戏。绝大部分是话剧,还有京剧、越剧、淮剧、滑稽戏,甚至有外地品种的桂剧和川剧。他导演了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萨特的《肮脏的手》、奥尼尔的《大神布朗》等著名剧目。英雄自有英雄式的死亡,在长达20多年的屈辱路上,胡伟民肯定思考过,飘摇生涯中自己的“结束”式样。只有死,属于自己,当然不甘,然而无奈,能够保持的就只剩下落幕时分的“演出”了。胡伟民熟识那个时节中国基层,直至底层的万千世相,也对这样的熟识进行了最深刻的反省:一个人倘若没有怀疑精神简直一钱不值,有时候在忠诚和怀疑精神之间会发生矛盾;这是一种富有成果的矛盾。《大神布朗》最后的台词给了一个警察,他面向全体观众发问:人这个字,怎么写?这其实是胡伟民的发问,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体发问。

  胡伟民导演了《游园惊梦》。原作者白先勇先生表示,与胡伟民先生的合作非常愉快。戏即人生,人生即戏,这又岂不是胡伟民因为“长错了一根骨头”,“只活过一次”,而期望着表示自己从来思维健全、体魄健康的仰天呼唤?

  在“归来”的日子里,胡伟民撰文,他提出:现代戏剧要东张西望、“无法无天”,既要吸收民族遗产以及世界戏剧的精华,更要敢于从原来的规则中走出来,大胆创新。同行和观众对他的评价是:胡伟民的舞台艺术让观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而胡伟民最想导演的,是自己编剧的《傅雷与傅聪》。

  上世纪1986年夏天,黑龙江农垦总局第一次组团邀请“老朋友回访”。我作为知识青年代表,而胡伟民是“右派”代表之一,我们奔行在黑土地上。在火车上,胡伟民给我阅读《傅雷与傅聪》的手稿。如今回想,回访团行程紧凑,几乎每个人都在享受着政治平反或功成名就,至少是“人模狗样”(我们当初就是如此形容自己重归黑土地的)贵宾待遇的时候,胡伟民不离身的背包里,放的就是未定稿的《傅雷与傅聪》,考虑着怎样更加深刻展示“如此这般坚定地要毁灭生命的原因”。车轮滚滚,胡伟民提到了我们共同熟知的姓名、熟知的支撑,还有熟知的诬陷和熟知的死亡。

  在香港话剧团已排练成功,演出日期业已确定,商业票务已经运行的时刻,胡伟民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他骑着自行车去到医院,永不归来。有朋友这样欲言又止地勾勒胡伟民的突然离去:

  胡伟民是那么敏感的人,他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扭曲地抗争,也会一遇高压便下意识地“碰鼻子拐弯”;他会说几句调侃的话来表示自己的洒脱。然而事实上他远不是一个什么都不在意的人,于是那些隐忍的、郁积在内心的憋屈,终于爆发为不可收拾的弥漫性心肌梗死。

  在另一位如今也是导演的儿子胡雪杨笔下,父亲的死拥有着形而上的哲学气息:

  胡伟民的死法,是上帝安排的:单车赴医、猝然去世,孤零零,冷清清。每每想到父亲死前无一人知晓,无片言只语,只有一身傲骨,傲骨一身,我便难以自制。有时候我常常把自己作为父亲的朋友,看待他对自己死亡的处理,便不由自主地叹道:“干得真漂亮!”

  沙叶新这样说到胡伟民的英年早逝:这一打击使上海话剧界几年喘不过气来。余秋雨更为决绝,在胡伟民追悼会上,他发言:“我将不会在上海戏剧界孤独地逗留,因为我的朋友已经死在那里了。”今天的胡雪桦给我讲述,十年后话剧界举行纪念胡伟民的活动,当时身在香港的余秋雨发回传真:我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余秋雨不愿“孤独地逗留”的含意之一,似将他人放在了孤独的位置。只是,在胡伟民去世18年后,每当说起胡伟民,我耳边听到的表述总是:因为他的死,上海话剧界格局顷刻发生了倾斜,上海戏剧界天幕顿时出现了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艺术家、什么样的导演的离去,才能够发生这样地震一般的年代断裂,而至今还没有谁能来填补这巨大空缺?

  1991年8月,学业有成的胡雪桦,将《傅雷与傅聪》译成英文,在纽约舞台上作了世界性的首演。谢幕时分,导演胡雪桦登台,他久久地哽咽无语,最后他的手指向天空说:我觉得,父亲现在就在天上看着我。当年11月,《傅雷与傅聪》在香港演出成功。现在,上海戏剧学院胡雪桦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着这两次演出的海报。

  胡雪桦这样概括自己父亲的“归来十年、舞台十年”:

  胡伟民是第一届上戏毕业生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中国戏剧史——话剧百年史,离开了“文革”后的八十年代就缺少了最光彩的一章,这其中没有了胡伟民就没有了“探索戏剧——新时期话剧”的重要的一页,也就没有了上海话剧乃至南方话剧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南胡(伟民)北林(兆华)”的出现,是“文革”后中国剧坛的客观写照,是导演艺术发展创新的时代骄傲,是继“南黄(佐临)北焦(菊隐)”后里程碑式人物的应运再生。-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