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胡同里的业余思想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15:27 南方人物周刊
陈劲:胡同里的业余思想者
专访陈劲

陈劲:胡同里的业余思想者
陈劲

  一个初中毕业的小老板,他的最大乐趣是在大学开讲,最大梦想是在未来的政治角逐中充当一个角色

  本刊记者 于申 发自北京

  北京。深夜。找个吃饭的地方已经很困难了。所幸在西单的一条胡同里,还有一家小店在冒着炊烟,我们无可选择地走了进去。

  看菜单之际,陈劲见上面列有循化面条,便问老板:你们是撒拉族吧?

  对方称是。

  “知道你们祖先是从哪儿来的吗?”

  不等别人回答,陈劲就开讲了:撒拉族起源于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其中一部分人追随乌古斯汗西征小亚细亚,后成为奥斯曼

土耳其人的一部分,撒鲁人的主体则留在了中亚,成为土库曼人的主体部落之一。另一部分在元朝时作为成吉思汗的“签军”——就是由西域各族人组成的派往中国各地镇守的卫戍部队——由土库曼斯坦出发,经过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一路东行到达现青海的循化。撒拉族现有人口10万人,撒拉语与同属突厥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土库曼语、吉尔吉斯语之间有30%-60%的词汇是共通的。

  “您是教授吧?”老板吃惊地问。

  陈劲笑笑。

  这个35岁的北京人,也就初中毕业,经营着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但他的乐趣还真来自大学开讲。那些教授们在旅游途中惊奇地发现,这位“驴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军事、历史、民族、战争等都有自己的见解,不管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但他所涉猎的知识丝毫不亚于一个大学讲师。于是,陈劲被请上大学讲坛,享受在滔滔不绝的演讲中,尤其是面对大学生们,他有一种超越自卑的荣耀感。

  他一直向往高地却屡屡碰壁。

  生于胡同 向往大院

  北京东城区青年湖东里,这里原是一片平房,如今已被一幢幢密集的火柴盒式的居民楼取代。只是小区内葱绿的树木,以及各家阳台上的啾啾鸟鸣,让人意识到这里依然居住着不少“老北京”。

  陈劲打小在这里长大,若干年以后,当他读到王朔的小说时,仿佛又重温了童年生活,“既觉得亲切,又感到屈辱,同时又很兴奋”。

  1949年以后的北京,后来的学术界和文学界将其命名为“胡同文化”和“大院文化”共存的北京。无疑,陈劲属于“胡同文化”,王朔属于“大院文化”。然而陈劲说,自己是个“另类”,虽生在“胡同”,却强烈地向往“大院”,但“大院”又排斥他,因此总“活在痛苦的边缘”。

  “你也可以说,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说,我的身心给撕裂到两个方向去了。”

  童年,陈劲周围的人都是单位的装卸工、清洁工等普通工人。父亲是掏粪工,母亲因为家里五个孩子,早早辞职在家。陈劲上的是青年湖小学,学校的孩子分成三个阶层,人数最多的是解放军总政治部军官的孩子,这是学生中的塔尖,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工人日报的孩子,第三层次就是青年湖小区的孩子。对学生的称呼也以此划分,分别是“总政的”、“工人日报的”,对他们就用“青年湖的”来称呼。

  这个地域代表着:下雨天院子里的水就会进到屋里,木板凳会漂起来。几十户人,甚至几百户人共用一个厕所、一个水龙头。

  地位的差异是老师用行动演示出来的。陈劲清楚地记得,自己有一次得急性肝炎,老师一次也没来探望。但另一个总政的孩子生病了,老师让全班自习,自己专门去给他补课。这事让陈劲感到不平。

  还有一次班长得了肝炎,陈劲去看他,但“总政的”的孩子们拒绝让他进入。陈劲拿着砖头把他们四个堵在屋里,以一对四,把他们打败了。

  少时的屈辱让陈劲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在知识上打败他们。

  读书改变人生

  “我不吸烟、不喝酒,也没有其他嗜好,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可以说是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陈劲一边递给我一瓶矿泉水,一边招呼我在书房落座。“其实我向往的是那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生活。”

  陈劲爱书,由来已久。小时候的陈劲常常旷课去书店,而别的孩子则可能在电影院、旱冰场。1988年,18岁的陈劲在一家中美合资的饼干厂获得第一份工作,八个月后,陈劲从一个装卸工转为总经理办公室成员,从蓝领变为白领。

  陈劲说,那是得益于 “知识”和“做人”,包括做生意。他最初帮一些大机关采购柴米油盐,靠的就是“知识”。别人揽活靠关系靠金钱,他靠着一张嘴,你喜欢军事,他就跟你谈二战;你喜欢地理,他可以把一个法国的小城讲得活灵活现;讲到宗教,他把《圣经》给背得像自家的小学课本,人家就觉得这人有文化,诚实可靠,生意就这么做起来了。而要把生意做大,他也聪明着,不忘逢年过节给那些人进进贡,给回扣,一来二往的,人家信任他:生意给谁不是照做,那还不用个老实的。

  在商海打拼了十几年后,陈劲有了自己的公司,也有了比较固定的收入,爱书的他又从生意场上抽身而出,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之中。生意也慢慢缩小了,只维持几个固定的客户,解决温饱问题就行了。

  浸淫于传统文化,系心于家国大事,陈劲越来越觉得自己和这时代格格不入。他不会使用电脑、不上网、甚至发个短信都不会。他依然喜欢和朋友书信来往,更要命的是,他坚持使用繁体字书写,这一点,时常引起他人惊诧。“我总觉得自己生错了时代,我要生在晚清或民国或许更合适。”陈劲这么说时,一点调侃的意味也没有。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商场上,陈劲给自己的定位是“身体力行地传承中华文明的道统”。“我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个卫道士吧。”陈劲说,“与其坐而论道,不若起而行之。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得多好啊,我觉得自己一直在这样行。”

  “这些年走南闯北到处跑,社会上的一些复杂的东西,黑暗的东西,我基本上都能洞察出来,而且也受过骗。但是我的心灵还很纯洁。同样的坏招,我都见过,我也能识破,但我不会对人使坏。”

  学而优则仕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陈劲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远湖斋”。十米见方的“远湖斋”,一床、一桌、一电视、一书橱,简陋而整洁,惟有墙上,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台湾地图、中亚地图……,大大小小挂满墙壁,暗示着书房主人虽为商人,却别有寄托。

  陈劲喜欢地图,看着那些地图,他便可以“身处陋室,心怀天下”。比如买一本中国地图册,陈劲会把各省份的人口密度进行自然排序,会去分析各省份的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关系,哪些省份处于警戒线,哪些省份还比较宽松。“我总爱琢磨这些事。我爱人说,这是国务院相关部门的事,你研究这些干什么?我也说不上这是为什么?我只觉得,人活着,不能只为那些柴米油盐操心。”

  出差在外,陈劲如今也少念“生意经”,大发“学问癖”。生意接洽完毕,陈劲就会去找人聊天,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历史地理等等无所不谈。回来以后还要落笔为文,再寄给相关专家学者,以求指点切磋。

  即便是一趟韩国游,陈劲也触目皆是家国之思。“说实话,在韩国我产生了很恍惚的时空倒错的感觉,我觉得自己不是到了域外,同样的黄皮肤、黑眼睛、相似的表情气质,充斥在各处的中华文明的痕迹,我迷惘了、失落了。我在一个似曾相识的旷野里找 不到回家的路径了。”

  近年来,陈劲又有了一个新的学术兴奋点,那就是西北民族和中亚局势研究。不过听陈劲细数西北各民族的历史变迁、文化交融,我是一点也搭不上茬。虽然学术领域不断拓展,但陈劲的问题意识却“一以贯之”,那就是挖掘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历史联系,以此证明以传统文化为纽带的“中华共同体”的真实存在,并以此探求中华文明在“地球村”的未来命运。

  “报国无门”,这是陈劲如今最大的焦虑。虽然也认识了一些学者朋友,也有一些文章得以发表,也曾在一些大学登台演讲过,但陈劲依然期待有一个自己的舞台,“我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免费地、义务地给青年人讲爱国主义教育”。为此,陈劲曾跟北京市精神文明办等相关单位联系过,但却一直没有回音。

  “我是游离于这两种文化的边缘。”谁都把他当作另类。他那一片的朋友,没有一个和他知心,见面打个招呼,但没有第二句话。总政的那个圈子,可能生意上也帮了他的忙,但他还是融不进去,一来他心里有疙瘩,人家也觉得和他有距离。于是,陈劲总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

  陈劲说,他真正的理想是从政。“过去不是说‘学而优则仕’,要匡世救人吗?如果将来中国是一个竞选的社会,我可能会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在政界有所发展,那才是我人生的最高境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