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新生”为河北梆子“输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10:26 河北日报

  省河北梆子剧院新引进这批后备人才,平均年龄18岁,此举将使河北梆子后继乏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本报6月19日讯(王淑平、李华绚、刘成群)今天,省河北梆子剧院新招进的30名青年演员正式开始接受为期3个月的业务集中培训。看着一张张充满青春朝气的脸,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李建锁非常高兴。他说,人才严重外流、队伍青黄不接,是省河北梆子剧院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这批新鲜血液的及时补充,将使河北梆子后继乏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河北梆子是我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剧种,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东北的部分地区。河北梆子既有慷慨悲壮、苍凉凄楚之风,又有高亢激越、痛快淋漓的特点,对京剧及评剧等其他剧种有着巨大影响,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乃至中国文化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上世纪80年代后期,河北梆子出现生存危机,特别是人才流失问题非常严重。

  “河北梆子已经到了再不扶持就有可能衰败下去的危急时刻!”第七届省政协委员、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田春鸟说,2002年以来,仅省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和梅花奖获得者等知名演员就流失了9位。同时,由于编制和待遇等原因,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新毕业生难以被录用,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现在平均年龄已达45岁。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再过几年,就会出现无人能演的尴尬局面。

  2005年11月,田春鸟给省政协有关领导写信,反映我省河北梆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人才流失问题,希望通过省政协进行呼吁和沟通协调,帮助解决河北梆子的生存危机。省政协对此高度重视,把解决稳定河北梆子艺术人才问题作为调研课题,列入工作计划,并两次组织召开座谈研讨会,着重就如何稳定和培养河北梆子艺术人才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省人事厅和省编办决定为省河北梆子剧院增加40个编制,用以引进后备人才。

  目前新招进的30名年轻演员,是从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和省河北梆子少儿培训基地的专业对路的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这些学生学习河北梆子艺术已有六七个年头,基本功比较扎实,年龄最大者21岁,最小者14岁。这些演员曾参加了河北梆子《大都名伶》、《长剑歌》,儿童剧《我想种太阳》的演出,获得广泛好评。武生演员于静,2004年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2005年,省河北梆子剧院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演出《宝莲灯》,她饰演沉香,引起轰动。

  培训学习期间,这些演员将向张惠云、路翠阁、齐花坦、田春鸟等老艺术家以及许荷英、彭蕙蘅、刘凤岭等河北梆子知名演员学习《挡马》、《杜十娘》、《陈三两》等22个河北梆子经典折子戏。9月份,他们将在省会进行汇报演出。

  “早在六十年代初,省河北梆子剧院就已成为全国知名、成绩卓著的重点剧院,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去年,河北梆子又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河北梆子的‘龙头’,传承、创新、发展、振兴河北梆子我们责无旁贷。我认为,这次‘输血’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怎样‘造血’,以使河北梆子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青春。”省河北梆子剧院副院长王新生语重心长。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