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暗算》署名风波牵出影视圈黑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11:49 青年周末
◎文/本报记者 颜雪岭 和编剧相比,制片人更弱势。这是电视剧《暗算》制片人杨健24日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发出的感叹,她列举了4种不靠谱编剧给制片人带来的困惑:玩失踪、找枪手、只顾收钱码文字、自己改不好也不让别人改。《暗算》 编剧麦家却认为,编剧才是影视圈的弱势群体,“某著名编剧每写一个剧本,边扇自己的耳光边骂:谁叫你当编剧!谁叫你编剧!” 争论缘自麦家不久前的一篇博文《忍无可忍!我和<暗算>总制片人不得不说的恶心事》,指责杨健侵权其署名权。 杨健: 让我省心的编剧只有50% 再谈风波,杨健顾虑很多:“我真的不想再和麦家的名字挂在一起。”话虽如此,她还是多次不由自主地回到“杨麦风波”的话题上,情绪依然激动。 后来她给记者发来邮件说,她很少以个人的身份在媒体上发言,这次接受采访,事后也后悔了,但既然做了,只能就做下去了。“请你谅解我的罗嗦,我不是怕事,我是怕失去清净。人际关系的不清净是最让人闹心的。” 编剧玩失踪,我损失几十万 青周:您在博客上写了1万多字来解释这场“署名风波”。为什么会这么在意? 杨:首先我保证我在博客上写的每个字都是真的。 先是麦家说起这事儿,再加上很多网友不明情况,以为出品人、制片人,和作家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我被置于一个强势的位置。其实制片人有时候是很弱势的。 青周: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相比编剧,你们还是强势的。 杨:我们跟麦家的合同书里有一条:如甲方对乙方创作出的剧本不满意,甲方有权利进行修改,并保留另请编剧且署名的权利。麦家觉得我在这个条款上欺负了他。 我们是在多次失败中,总结出了现在的条款。如果不这么做,我们会承担什么后果?给你举个例子。四五年前,我要做个电影,跟编剧签定的合同里有一条:不能找别人来改他的剧本。 这部电影投资比较大,葛优为了接这部戏,几乎要把冯小刚那年的贺岁片都推掉了。我和葛优还有那个编剧一起讨论时,非常兴奋,葛优对这个新角色充满了信心。 可是等到编剧要交稿子的那天,再也找不到这个人了。我给他打电话,葛优也给他打电话。一开始我还担心这个编剧是不是出什么意外了,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那么大一个电影的投资,我们还要运作资金,还有葛优的档期要协调。 后来这个编剧的朋友跟我说,哎呀,他经常玩这种遁身术。当他没有按时写完剧本的时候,一定会消失。 我想尽各种办法联系他,电话没人接,家里也找不到人。我经常心存一丝侥幸,不断变换电话打,用朋友、同事的手机打给他,有时候他接了,听见是我的声音,马上就挂了。1个多月以后,他才肯接电话,说写不出来,所以我无法面对你们。而此时,葛优已经接了冯小刚的电影。 结果这部戏下马了。我亏了几十万。其实这就是出在合同问题上——我们不能找别人来改他的剧本。 有的编剧 只顾码文字收钱 青周:这样的编剧不多吧? 杨:我遇到这种“失踪”的编剧就有两三个,还有其它的情况会发生。 剧本的好与坏,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编剧有一种无赖的心态。比如一集要写12000字。他就觉得:我拿了你的钱,把字给你码够了,哪怕写得什么都不是。 青周:也有编剧愿意一直改到你们满意为止吧? 杨:我遇到一个编剧,他是某省委做宣传工作的一个高级官员。合同签的是剧本不能找别人来改,而且要保证他唯一的署名权。 他愿意按照我们的意见,改到我们满意为止。但改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行。他自己都感觉改不出来了,但还是拒绝让别人来改。这个项目只能下马。 最后他把钱退给了我。但这种情况很少。很多编剧改不出来就拖着,最后僵死。 有的编剧找枪手不让别人署名 青周:于是你们就在合同里规定,你们有权修改剧本,并保留另请编剧且署名的权利? 杨:还是有编剧不同意,要求:你可以找其他编剧来改,但只能署我的名字。我们现在拍摄中的《血色迷雾》剧本就是这样。 当然也有例外。跟海岩签电影《玉观音》的编剧合同,写明了海岩是唯一编剧。后来我们确定香港导演许鞍华执导。她是女性,且成长的背景不一样,海岩担心两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会有不同,于是提出可以先请其他编剧写上一稿。我们请香港的岸西来写剧本,她曾经是电影 《甜蜜蜜》的编剧。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何署名?岸西也不是无名小辈,她不可能不署名。 幸运的是,岸西说,没关系,我名字可以署在后面。海岩也非常大气,他说剧本是岸西写的,我不署名字了。你给我挂一个原著就好了。但绝大多数时候,很多人是不会像海岩这么考虑问题的。 与编剧合作十年,顺利的只占50% 青周:您做了这么久的制片人,跟编剧合作顺利的比例占多少? 杨:我从1996年开始做制片人,在这个行业还算命中率比较高的,完全顺利的比例就一半吧。不顺利的50%就是:要么死活不让别人改,投资失败;要么你可以找别人,但不能署名。一般的枪手改不好,想找好编剧,人家又肯定要署名。 青周:所以这次您亲自操刀? 杨:对。我从六七月份开始着手修改《暗算》的剧本,断断续续一直改到12月初。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经历了一次大的手术。 青周:以前改剧本没出过问题吗? 杨:以前我改剧本,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没上名字,就没出什么问题。 这次我改了剧本,甚至改得脱胎换骨。按照合同,麦家的剧本应该在2004年的5月份交,但他没能按时交稿。而且到了那时,我们已经感觉到剧本有问题。 开始我们还在“垂死挣扎”,一次次跟麦家谈,他本人也写得非常辛苦,想把剧本写好。我们不是没有给他机会,但当他把一稿稿给我的时候,我觉得确实改观不大。换位思考一下,我已经花了几十万,不可能再花1000万去投拍自己都不认定的东西。那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彻底放弃,给麦家的酬金和其它庞杂的费用就认赔了;一种就是把剧本“救”起来。 似乎作为制片人,你不上名字,理所应当,是顾全大局;上了名字,就是大逆不道。撇开制片人身份,在编剧上我付出了劳动,你们也该尊重我的劳动。 麦家:以后少写剧本,多写小说 麦家态度坚决,不愿再纠缠于“杨麦风波”,“再说没意思。我这么说,她那么说,等于什么都没说。我现在都委托给我的律师去办了,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热情去面对一个已经令我失敬的对手。” 今后绝不在社会上接活 青周:您之前做过编剧吗?那些合同是怎么签的? 麦:我是成都电视台的专职电视剧编剧,肯定要写剧本。给单位写不存在合同,身份就是合同。跟朋友合作,合同的意义也不大,友情就是最诚实的合同。《暗算》是我在社会上接第一个戏,可能也是最后一个。 青周:可不可以说您在签编剧合同方面缺乏经验? 麦:不,我有经验。我不认为我们的纠纷是合同的原因,我们的合同没什么大的问题,问题是执行合同的人。 青周:如果您签合同的时候谨慎些,可能就没有今天的风波了? 麦:不,我现在受到的侵害恰恰都是合同范围内的,比如不打“原著”,合同明确规定是要打的。还有,从“第一编剧”沦为“第二”,那就荒唐了,片子都播出一年多了,编剧的名次还在翻天覆地地变化,这难道是合同的问题吗? 青周:关于“原著”问题,杨健的解释是军方审片意见认为,原著“灰色、阴暗,提议宣传中尽量淡化原著小说,以免扩大不良影响。” 麦:这就是说我们国家没有《著作权法》,某个人或组织可以代表法律?我告诉你,《暗算》至今还在我国出版社出版,不是香港,更不是美国。行了,我们有约定的,不谈这个。谈这个是在丢我价,知道不?我们换个话题好吗? 某著名编剧边写剧本边扇自己的耳光 青周:那我们谈谈编剧和制片人的关系好吗? 麦:关系很简单,制片人是老板,编剧是打工的。碰到好老板是你的运气,碰不到,如果你迫于生计需要,只有忍着点,让着点。我现在没有生计问题。 青周:所以你不想忍了? 麦:不,我已经一忍再忍,是忍无可忍。你又在把话题绕回来,对不起,请遵守我们的约定。 青周:你为什么这么忌讳说这个? 麦:一是我该说都说了,二是对方胡搅蛮缠,令我失敬。你在生活中会有这种体会的,对有些人根本不想开口。 青周:可能制片人也觉得在很多时候她处于弱势,需要理解? 麦:现在有种说法,在影视圈内编剧是“弱势群体”。我听到过一个笑话,说某著名编剧每写一个剧下来,都扇自己的耳光,一边扇一边骂:谁叫你当编剧!谁叫你编剧!(笑) 青周:为什么? 麦:自己的作品被随便修改啊。 青周:你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能改。 麦:问题是片子不是编剧在拍,再说人家改也不是恶意要糟蹋你的东西,他认为是在提升你,你怎么办?告他?把投资几百上千万元的片子“告”成一堆垃圾,你还能做人吗?当然,这是大编剧的苦恼,对大多数小编剧来说,苦恼可能更多的还是来自钱。 作家被影视圈“黑”全国每星期一两起 青周:拿不到钱? 麦:或者拿不够。我就在电视台工作,和编剧打交道比较多,老实说我经常听说作家被影视圈“黑”的事情。最常见的是尾款拿不到,然后是作品被随意修改,遇到有些不地道的制片人、导演或编辑,哪怕只改写了部分台词也署上编剧大名。我无力作统计,但我相信这种事不会少,放到全国也许平均每个星期都有一两起。 青周:可有些编剧写的本子确实不行怎么办? 麦:这就是风险,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话说回来,现在要找好本子也确实难,因为很多优秀的作家都不愿意来写本子。 青周:为什么? 麦:影视圈太不规范,作家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该得的稿酬拿不到,或拿不够,作品被稀里糊涂地转载、选发、抄袭、剽窃、偷用,等等。只是相比之下,影视圈更不规范。有人说我们国家的影视圈像个江湖,让作家有点谈之色变,形象地说它是“触电”。 青周:你以后还会写剧本吗? 麦:我已经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争取少写本子,多写小说。要写剧本的话,只给朋友改编自己的小说,要不就是完成单位硬派的任务,绝不在社会上接活。 青周:可很多作家没有你这条件,又在电视台,又有朋友在开公司,怎么办? 麦:提个建议吧,跟大公司或正规的单位合作,远离那些“鸡毛店”。 青周:可不是也有种说法,店大欺人? 麦:同样是被欺负,我宁愿被“大店”欺负。败在一个江湖好汉手上,总比栽在一个小毛贼手上划算,死也死得有名份(大笑)。 ◎事件回放◎ “署名风波”中,麦家称自己被杨健“暗算”: 1.电视剧上没有打上原著麦家; 2.杨健擅自挂上第二编剧之名; 3.在上海电视节上,杨健以“第一编剧”的身份领奖。 杨健一一回应: 1.不得已为之。审片的军方提出,原著灰色、阴暗,提议宣传中淡化原著小说,以免扩大不良影响; 2.合同中有规定,如甲方对乙方创作出的剧本不满意,甲方有权利进行修改,并保留另请编剧且署名的权利; 3.通知麦家是评委会和他之间的事。可能是因杨健到场麦家没来,宣读获奖名单时才先读了杨健,后读了麦家。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