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的法国味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08:32 东方网-文汇报

  本文作者原晓娟在网络世界叫鼠尾草,曾任《美食与美酒》杂志编辑部主任。她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知性美食作家。她的这本《普罗旺斯写真集》blog获得新浪首届博客大赛“最佳私人日志”一等奖,获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最佳私人日志”一等奖,获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国际最佳博客”提名,最终获得“中文最佳博客”称号。

  酒店的早餐

  第一天入住的城堡酒店,房间的价格从165到205欧元,酒店门口有四颗星,那个蝴蝶标志才是城堡酒店的标志,这类酒店一般都是由城堡改造而成,每一个房间都不相同,不奢华但非常舒适。

  法国的酒店和国内星级酒店的概念完全不同,第一次去巴黎入住那间五星级餐厅的时候,惊讶于那小小的房间怎么会是五星级的餐厅,完全没有豪华的设施,电视也是小小的,这种酒店虽然小,但是住酒店需要的物件倒是一样也不少。惟一值得的留恋是:在石头建造的像是酒窖一样的地下餐厅吃一顿丰盛的早餐,无法想像那是在巴黎市中心的地下。

  通常外省的酒店会更漂亮、更有个性,每天换一家酒店的旅行最大的好处就是住过很多漂亮的酒店,最大的遗憾是遇到漂亮的酒店无法多待几天。还是喜欢那些城堡类型的酒店,一般都是家族经营,每一个都有历史和故事,每个角落都有人的痕迹。通常我们在酒店只享用早餐,这类酒店早餐的丰盛程度,完全不是法国人通常吃的简单早餐,我最喜欢早餐桌上的各种果酱和

酸奶,果酱常常会是酒店自己做的,法国的奶制品都非常好吃,酸奶的种类很多。

  这次我们入住的这家酒店原来是一个修道院,在高高的山顶之上,从马赛机场一路来到这里,我们像是被送到了森林里的天堂,路不是石块砌成的就是小石子铺就的,在国内畅通无阻的带轱辘的行李箱遇到了麻烦,好在行程刚刚开始,行李箱还没有被塞结实。

  白芦笋与朝鲜蓟

  有幸邂逅过新鲜白芦笋,清爽滑嫩略带黄油的口感让人迷恋不已,本来钟情于绿芦笋的味蕾一下子执迷于白芦笋的诱人滋味。每年的5月是欧洲很多国家吃白芦笋的季节,每到这时候,菜市场也好,超级市场也好,都会挂出牌子,告示天下:白芦笋出来了!在欧洲人眼里,白芦笋和绿芦笋的比较,就像是中餐中鲍鱼和鱼的比较。

  比利时人的做法很简单,他们喜欢吃原汁原味,用白水煮过,在冰水中冰一下就好了,在比利时最有代表的做法是搭配三文鱼或者灰虾。西班牙人喜欢用白芦笋来蘸各种各样的酱汁,他们最喜欢用蛋黄酱加很多的柠檬汁来配白芦笋。德国人喜欢用火腿卷了白芦笋,煮过后配煮土豆吃。法国人也很喜欢芦笋,法国还有一种紫色的芦笋,据说法国南部的山区有一种野生的白芦笋,很珍贵,他们喜欢用芦笋来做配菜。

  白芦笋种起来很麻烦,芦笋田一般都有100多米长,看起来是波浪形的,每天早晨破土长出的新芽都要用旁边的土盖住,不能让它见太阳,等到长得差不多了,就在边上挖一个洞,用刀子把它铲下来,白芦笋的产量不高,口味非常好,据说白芦笋有防癌的作用。

  我们旅行的6月,在超市里还是见到了白芦笋的身影,我不禁也开始思念起那最简单也最可口的白芦笋来了!

  最早熟悉朝鲜蓟是看国外的

美食杂志,漂亮得像插在花瓶里的绿色植物,外形有点像紫色的莲花,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法国百合。第一次吃是什么时候不记得了,但是记住了清甜爽口的口感。这次在普罗旺斯它常常作为配菜出现在餐盘中,通常都是炖制的,口感绵软,有一点点板栗的香味,味道远没有看起来诱人。本来以为吃的是那些漂亮的磷状萼片,后来才知道,我们吃的其实是里面的花苞。

  朝鲜蓟是普罗旺斯最有代表性的蔬菜,在国内我几乎没有见过新鲜的,据说南方有些地方种植,但是都做成罐头出口到欧洲了。难怪我们没有朝鲜蓟吃,这次碰到它,抓紧拍照,有点遗憾,拍虚了。这样的旅行有时候像是赶场,因为要拍照,很多时候还要带着三角架,几乎每次都是最后一个,被大家等待的。这次还好,拍朝鲜蓟的这间小店有很好的樱桃,实在忍不住买了5欧元的,和同伴一起过了把樱桃的瘾。边吃我边想起了谢忠道的一句话:在普罗旺斯,你吃不到一颗来路不明的樱桃,我们很快就把这些来路光明的樱桃消灭掉了!

  餐桌上的三位一体

  “叫任何人来治理拥有325种奶酪的国家,都是强人所难。”这是30年前戴高乐将军的名言,如今法国的奶酪已经增加到了500多种,如果戴高乐将军活到今天,恐怕更是力不从心了。法国人还说:只要一块上好的农庄奶酪,搭配一杯葡萄酒和一块刚出炉的面包,就是人间至高无上的享受了,这就是法国人餐桌上的三位一体:葡萄酒、奶酪和新鲜面包。

  对于吃米饭馒头长大的中国人,对奶酪的热爱却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一直挺喜欢味道不是非常重的奶酪,然而去年冬天在法国侯克霍参观了迷宫一样的风洞,看到那些慢慢熟成的蓝纹奶酪,尤其是在洞穴的品尝室,我品尝了蓝纹奶酪,当然还有新鲜的面包和一杯很好的甜葡萄酒,那时我就了解了法国人餐桌上的三位一体,从此爱上了法国奶酪之王蓝纹奶酪。

  法国餐桌上的三位一体中,面包占了1/3,面包在法国人生活中的确很重要。每个地方都有面包店,一般大家都习惯早晨去买刚烤出来的新鲜面包,那种新鲜的面粉烤制的香味也总会让人的味蕾颤动。前几天在家看了旅游卫视一个从美国引进版权的节目,美国著名的厨师作家——《厨师之旅》和《厨室机密》的作者安东尼·伯尔顿的美味原乡之旅,在儿时村庄的街角,当他和弟弟找到那个面包店时,两个人买了小时候最爱吃的面包,一边吃一边感叹:“哦!40年了,味道一点都没有变!”这就是法国,40年很多东西都没有改变。

  而我在巴黎面包店的心得是:面包店像时装店一样琳琅满目,但比时装店诱人多了。在万千变化的法国面包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最普通的棍子面包。它最有烤制的香味,也最能够咀嚼出小麦的香气,又最能够和奶油、果酱和橄榄油搭配,这几种吃法我都喜欢,最喜欢的还是蘸橄榄油,可以在橄榄油中加一点葡萄酒醋或者福建产的橄榄菜,都是绝美的搭配。

  普罗旺斯的粉红酒

  粉红酒是我最喜欢的葡萄酒之一,也有人把她翻译为桃红酒、玫瑰红酒,颜色也是从很浅的粉红到深深的桃红之间,有无数种色彩的可能,就像不同的爱情一样,总是在不同的色彩天空演绎出美妙的感受。如果说香槟和汽酒演绎的是欢欣跳跃的爱情版本,粉红酒演绎的爱情则是充满浪漫和柔情,还多几分随意和温存。

  身价并不昂贵的粉红酒,最早出现在普罗旺斯,在彼得梅尔的笔下,普罗旺斯成为了世界上阳光最昂贵和最浪漫并令人向往的地方,粉红色也变成了普罗旺斯风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色彩。粉红酒有很强的配餐潜力,也更适合夏天喝,清凉淡爽的颜色就足以减少酷暑的燥热,粉红酒和白酒一样,是需要冰镇之后再喝的酒,适合饮用的温度是6℃。

  在普罗旺斯一个城堡做客时,主人请我们在花园里品尝他家的珍藏。粉红还让我想起今年法国男装流行粉色,在乡村和小镇的小店里有那么多男装粉得迷人,让人想起这杯粉红酒。

  粉红葡萄酒是普罗旺斯的另一张明信片。粉红酒刚刚在法国出现时,不红不白的颜色,也有过一段让人尴尬的时期,随着普罗旺斯生活方式的全球化,粉红葡萄酒中性的颜色也变成了浪漫休闲生活的点缀。粉红葡萄酒看似温柔,实际上喝起来口感强劲,粉红葡萄酒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调配而成,一种是酿制红葡萄酒的方法,但是减少葡萄皮的泡皮时间。在普罗旺斯的餐厅,点一杯葡萄酒,搭配地中海式的菜肴是再应景不过的选择了。粉红葡萄酒中性的色彩使她成为非常好的日常餐酒,她还有很神奇的地方,几乎适合搭配所有的菜肴,包括中国的川菜,百搭的粉红葡萄酒不仅浪漫,还很实际。

  马赛鱼汤

  马赛渔港的早市是当地居民买鲜鱼的地方,著名的马赛鱼汤,从这个鲜鱼早市从前穷人的鱼汤锅里变成了现在富人餐桌上的美味。现在享用马赛鱼汤不仅需要大约50欧元,还要提前一天预定,据说巴黎人会专门乘飞机来马赛,只是为了喝鱼汤。

  听着“清晨起来,烹制鱼汤”的歌声,准备一点法国茴香酒和鸡尾酒,马赛的渔民们开始烹制闻名世界的马赛鱼汤,他们一边干活一边讲着各种笑话。马赛人早就习惯了用那些色彩斑斓的鱼做被称为“金色鱼汤”的马赛鱼汤了。

  马赛鱼汤由一道穷人养家糊口的菜发源而来,这道菜是渔民们用白天捕到的鱼做成的。他们一边煮海水,一边清洗渔网,同时他们把没有卖出去或者是残缺不全的鱼拿来煮,等鱼一做好,他们就围坐在一起吃鱼,那些鱼加上了茴香和其他的一些调料,放在海水里煮过。后来随着马赛成为一个繁忙的海港,藏红花丝也通过海路传到了马赛,从此之后鱼汤里开始加入藏红花丝。

  马赛鱼汤之所以称为马赛鱼汤,是因为只有它把岩鱼作为配料之一,岩鱼只生长在马赛城里,它向人们讲述着烈日、海水和石灰岩进行的激烈乃至残酷的交锋。马赛鱼汤之所以昂贵,是因为这种岩鱼很难得,它们只会躲在海底凹凸不平的岩石间,很难捕捞,而且产量越来越少。

  从老港的具有格调的餐厅到小镇的小饭店,有成千上万种烹制马赛鱼汤的方法,当然,也就有成千上万种马赛鱼汤了。首先先煮一锅鱼汤汤底,然后再把大蒜、茴香、洋葱、土豆放在一起煮到褐色,当鱼煮得火候刚好的时候,再把它们单独放到汤里,常常鱼的种类会有十多种。

  一个世纪以来,马赛鱼汤成了普罗旺斯的烹饪明星片,成千上万的画家和陶匠为马赛鱼汤作画,那些鱼都五彩斑斓,在画家的眼睛里它们就像宝石一样,画家像画花一样画鱼。

  我的朋友旅居巴黎的谢忠道这样描述马赛鱼汤:“吃这道地方风味时除了人要多之外,有两样必备的情趣搭档:烤脆面包和以马铃薯、橄榄油、红辣椒、蒜泥打成的橘红色蒜泥酱。有时也会出现刨奶酪丝。这些都是放进鱼汤里一起喝的。面包酥脆,蒜酱香稠,汤汁甜美,鱼块细嫩,马赛鱼汤是离不开渔港的道地风味菜,一离开渔港就走味了。”

  摘自《普罗旺斯写真集》原晓娟著新星出版社2007年3月版26.00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