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透视民国知识分子史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2日09:11 南风窗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知识分子不但是书写历史的主体,同时也是历史书写的对象,他们通过历史记忆来接续和重塑文化认同与价值体系,而其自身在历史情境里的行动、选择、言语与心态又成为后继者发掘精神资源的重要媒介。在古代中国,这自然反映了一种知识与权力的互动关系,知识为权力提供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而权力进一步确保知识的神圣性和有效性,其集大成者就是科举制度与普遍王权的内在结合,可以说,在古代中国,知识人既是社会的立法者,又是道德原则的阐释者,是背负着双重使命的社会精英。

  但知识分子的这种角色,在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和1912年帝制崩溃后,便日益黯淡,乃至解消。在20世纪的一系列革命和运动中,我们可以窥见的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的迅速边缘化,在经济、政治乃至文化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边缘化,知识分子不但丧失了作为权力的立法者的身份,甚至连阐释者的角色都无法扮演,最后沦落为完全服从型的理论工作者,丧失了所有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造成这种状况的除了众所周知的政治权力对知识分子的羞辱、迫害和压制外,也同时伴随着部分知识分子的自我边缘化,在精神上不断自我矮化,自我羞辱,将自身所具有的精神曲解成与平民、民主方式相抵触的人格特征,自动或被动地接受了反智主义、民粹主义的粗鄙文化,最终流氓精神、痞子文化主宰了政治文化,权术压倒道统,学术沦为政治的婢女,结果是20世纪中国人心灵生命的萎缩与精神世界的崩塌。

  也许,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才可以更清晰理解近些年来在中国大陆方兴未艾的民国知识分子史的热潮。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对于民国知识分子历史的兴趣,所折射的也许不仅仅是对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缅怀与哀悼的情绪,更多的是指向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希望通过这种对于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生命、学术世界与社会生活的书写,来为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乃至今天的中国文化灌注一种“隔代的养分”。

  体制内外

  近些年这种对于民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书写,至少具有双重的启蒙作用,它既是对于一直以来被官方历史所掩盖、忽视或者曲解的民国知识分子历史的重新发掘,是在拆卸政治文化强加给历史书写的意识形态后的重新照亮,与此同时,这种对民国知识分子的书写与记忆也是对现状的启蒙与照亮,它从民国知识分子的言语和行动里借来精神的火种,把那一套自由、民主与人权的启蒙话语重新引进今天的中国社会,以承接未完成的启蒙任务。

  民国知识分子史成为一个聚焦点,吸纳着各种力量的积极参与,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在学院体制内,余英时对于知识分子边缘化的整体分析、王汎森对于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转变之区分、钱理群对于20世纪知识分子精神史的持久关注、许纪霖对于20世纪前半叶知识分子的心态史与政治思想的研究、罗志田对于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文化的一系列论述、章清对于胡适派自由知识分子阶层的书写等,这些学者的著述代表着学院体制内对于民国知识分子历史的最成熟的研究。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学院体制外,也悄然兴起了对于民国知识分子史的研究热潮,到目前也蔚然大观,获得了一个广泛而稳定的读者群体。他们往往并非历史系科班出身,但是却对于民国知识分子历史有着强烈的兴趣,而且广泛搜阅史料,形成密切互动的共同体,用力甚勤,涉猎范围甚广。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傅国涌、谢泳、范泓、张耀杰等人。傅国涌的著作已成为近些年出版界一个持久的热点,他对于民国知识分子史的私人述说,既注重史料的叙述,又不乏理性的分析,同时还有一种激情荡漾其间,尤其是其写作的速度之惊人令许多同行只能望其项背而兴叹。谢泳更曾是一个“老牌的学院体制外学者”,他从一本刊物(《观察》)、一个人(储安平)一所学校(西南联大)扩展到对整个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研究,他的著述介乎学术论文与历史随笔之间,既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志趣,又有扎实的史料采掘和分析功底,而且文字平实简洁,不故作夸张之词以耸人听闻,可又能让读者领会到文字背后的深沉的关怀。范泓对于雷震和《自由中国》知识群体的研究则为大陆的知识分子书写增添了来自台湾的精神养料。张耀杰对于历史背后的知识分子与政治势力、政党文化繁复的关系的再现,也为我们提供了宏大叙事的历史之外的现场感和细节性。还有一种虽然身在学院体制内,但其知识分子史的写作更接近学院体制外的研究者,而且其交往网络更偏向学院体制外的同人,比如南京晓庄学院的邵建。

  出版热潮

  民国知识分子热的典型表现是出版物的繁荣。这些年,大凡书名中有“知识分子”字样的,都成为图书市场上的热门图书。比如余英时的《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从知识分子个案的角度梳理历史中的隐秘的内心世界;许纪霖在继《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获得国家图书馆首届文津图书奖后,结集出版的民国知识分子个案研究《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也获得好评,其所编辑的《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更成为知识分子研究的必读书;罗志田的《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将这个时段的知识分子在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困惑与取舍做了细致的爬梳与解读;章清的《“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是学院体制内对胡适这个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的集中研究。

  傅国涌的《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为理解那个大转折的年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钱理群的《1948:天地玄黄》虽是早期著作,可仍旧是理解抗战结束后、内战结束前各类知识分子的心态与选择的最好文本之一;谢泳的《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和《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已成为研究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典范之一了;其他诸如邵建的新著《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范泓的新书《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张耀杰的《历史的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徐百柯的《民国那些人》、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等都是以民国知识分子作为书写对象的著作,并且都在图书市场上较受欢迎。

  与书籍出版的繁荣相对应的就是发表关于民国知识分子的文章的刊物的兴盛。可以说,对于民国知识分子的书写与出版,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链条。学院体制内的学者往往可以“双管齐下”,既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林》这种史学专业杂志发表学术体的研究知识分子的论文,也可在《读书》等非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研究性的历史随笔。而学院体制外的学者、作家往往大都是在《读书》、《随笔》等同类刊物上发表对民国知识分子的研究。这种思想文化类刊物是承载民国知识分子史的主体力量。值得注意的是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新出现的思想文化或文化休闲类刊物也是发表民国知识分子研究的阵地,比如《书屋》杂志,尤其对民国时代的报人知识分子给与了充分的关注。《万象》也刊发了一系列的对于民国知识分子的追忆或研究性文章;一些以书代刊的出版物,比如《良友》和《温故》等,时有对于民国知识分子的口述史,往往以叙述题材为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除了这些专业杂志和非专业杂志是出版民国知识分子研究的园地外,还有一类兼具学术研究和“非学报论文类写作”的思想文化杂志,也发表了一系列的对于民国知识分子的研究文章,例如香港的《二十一世纪》和广州的《开放时代》,我们可以看见这两个刊物似乎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公共性和前沿性,几乎所有在民国知识分子研究领域有所成就的人,都曾在这两个刊物上发表过文字。

  除了这些杂志以外,一些报刊也是发表民国知识分子研究的空间。这些报纸的发行量大多数都胜过上述杂志,所以往往能够为研究民国知识分子历史的学者、作家开拓更多的读者市场。

  在民国知识分子史的热潮里,有一股支流也值得给以特别的注意,这就是经历过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回忆录,这些回忆录不管是自己撰写,或者口述,因为是亲历历史者的私人回忆,富有强韧的历史现场感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并且由于这些老人又都经历过反右、“文革”等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所以这些对于民国的追忆在众多的民国知识分子史中显得尤其珍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