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展露伤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18:53 中国新闻周刊

  “伤痕文学”是特殊历史时期持续不过一年的写作潮流。当时的那些作品,如今看来在文学上并不具有长远的审美价值,但它们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中可长期保存并供参考的资料

  ★ 本刊记者/李杨

  刘心武和卢新华两人至今还都保存着一张黑白照片。那是一张三人合影:左边是卢新华,中间是刘心武,右边是王亚平。卢、刘二人身着深色中山装,王亚平戎装。他们是“伤痕文学”的三个代表人物。

  1979年春,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第一届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刘心武的《班主任》获第一名,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获第二名,卢新华的《伤痕》等多篇“伤痕文学”作品同时获奖。卢新华的作品,使那股文学潮流获得了一个最恰当的符号——“伤痕文学”。

  据刘心武回忆,在参加颁奖活动的过程中,他和卢新华、王亚平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那时他们还都没有自己的照相机,就一起走到北京崇文门外一家照相馆,拍下了那张照片。

  “伤痕文学”始于《班主任》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中公开发表得最早的一篇,正如《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卷中所说的:“‘伤痕文学’的第一次表露,也是实际上的宣言,应推刘心武(1942年生)1977年11月发表的《班主任》。”

  《班主任》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此做了这样一番介绍:书中的那位中学教师所讲的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戏剧性,但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几个互成对照的青年形象。一个是“四人帮”时期遗留下来的失足者,那位老师不顾同事们的怀疑,为他恢复名誉。但这个失足者倒不成问题,问题出在那个团支书思想受到蒙蔽,甚至比那个小捣蛋都不开窍;但她热情很高,而且动不动就天真地把自己看也没看过的文学作品斥为淫秽读物。相比之下,第三个学生就是个被肯定的人物了,在整个动乱期间,她的家庭环境保护了她的心灵健全,因为她家书橱里还继续放着托尔斯泰、歌德、茅盾和罗广斌的作品。

  刘心武创作《班主任》时已是北京人民出版社(现北京出版社)的编辑,此前他在北京十三中当了15年教师。他说,中学的生命体验是《班主任》的素材来源,而出版社的工作则为他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政治与社会视野,能更“近水楼台”地摸清当时文学复苏的可能性与征兆。

  刘心武在《我是刘心武》一书中回忆道,那时他正在出版社编辑一部小说,是两位农民创作的《大路歌》,内容是写农民修路的故事。当时的形势是,虽然1976年10月打倒了“四人帮”,但1977年2月“两报一刊”提出了“两个凡是”,这就决定了还得以阶级斗争为纲,也不能否定文化大革命。按照这个标准,小说里必须有阶级敌人搞破坏,可稿子里没有这样的场面。于是,刘心武特地跑到那个村子,跟作者一起编造阶级敌人搞破坏的故事,但怎么也编不圆。结果,这部书稿到头来没能发表。

  “编《大路歌》的失败,使我产生出弃瞎编、写真实的求变革的想法。”刘心武在书中写道。

  就这年夏天,刘心武开始在家中10平方米的小屋里创作《班主任》。为什么写这篇小说,据他说,这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

  《班主任》是作者投稿,还是编辑部约稿

  这里存在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作为“伤痕文学”发端的《班主任》,到底是《人民文学》杂志社向刘心武约的稿,还是刘主动向杂志社投的稿?

  刘心武在《我是刘心武》一书的相关章节里对此没有做出直接说明,但他明确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编辑部从未向他约过这篇稿。“那是1977年,还在讲‘两个凡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还没开始,杂志社怎么可能向我约这样的稿呢?”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反问道。

  他在书中回忆了当时他向编辑部投稿前的思想斗争:小说写完后,夜深人静时自己一读,心里直打鼓——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嘛。他犹豫,这样的稿子能不能公开拿出去。在发表欲的支配下,刘心武鼓起勇气,一天下班后,他到东单邮局,打算把稿子寄给《人民文学》杂志。但工作人员查了信封里的东西后说,稿子不能夹寄信函,否则一律按信函收费。一气之下,刘心武没寄。从邮局出来,他骑车到中山公园,在偏僻的水榭的一角,取出稿子细读,竟被自己所写的文字感动,最后决定还是把它投出去。几天后,刘心武到另一家邮局把稿子寄了出去。

  和刘心武的说法不同,当时担任《人民文学》小说组负责人的涂光群说,“《班主任》这篇小说是编辑部向刘心武约的稿。”这位在文学界享有很高声望的老编辑,身着一身黑色中山装在家中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1977年7月,邓小平复出,7月21日、8月8日、9月19日,他几次讲话提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教育战线要拨乱反正。作为处在“潮头”刊物位置的《人民文学》,“闻风而动”。

  涂光群说,他们很想通过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反映科学、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要写这样的题材,首先得物色合适的作者。这时他们想到了刘心武。此前,刘心武给《人民文学》投过两次稿,虽都被退了稿,但编辑对他的写作潜能留下印象。考虑到刘心武比较熟悉学校生活,因此编辑部决定向他约一篇稿子。此后,一位编辑把编辑部的意图同刘心武说了。个把月后,刘心武就寄来了《班主任》。

  当事人说法不一,一时让人无从辨别。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班主任》发表时复杂和不明朗的政治环境。

  编辑部内的争论

  涂光群介绍,当时《人民文学》是三级审稿制度:责任编辑、小说组负责人、编辑部负责人。一般情况下,稿件最后在编辑部负责人那里定夺。个别重点稿件或把握不准的稿件送主编定夺。

  很快,编辑部内部对《班主任》这篇小说形成了两种意见。《班主任》的责任编辑崔道怡认为,小说暴露社会真实问题、社会阴暗面太尖锐,恐怕属于暴露文学,因此估计不太好发表。但作为小说组负责人的涂光群则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深刻,而且很合时宜,应该发表。

  涂光群在当时《班主任》的稿签上写明自己的意见:第一,小说并不全是暴露社会阴暗面,而是通过那位张老师的形象写了生活的积极因素。张老师采取热情、正确的态度,治疗、帮助受“四人帮”毒害的孩子。第二,这是深一层地揭批“四人帮”,暴露他们的罪恶。这没有什么不可以,是正确、必要的。总之,它符合当前文教战线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总精神,可以发表。

  涂光群回忆说,面对不同意见,当时编辑部的负责人刘剑青“没有把握”,于是把小说送给主编张光年定夺。

  张光年看完稿后,在一天下午,把编辑部三级审稿人一齐约到自己家中。涂光群现在仍清楚地记得张光年当时说的一句话:“不要怕尖锐,但是要准确。”就这样,小说顺利地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1月期小说的头条位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