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所谓的文人画那些小情调、小聪明、玩技巧。我追求的是大格局,大气派,真正的中国派头。”
撰稿·王悦阳(记者)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猛虎与蔷薇》的开头写道:“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Sassoo n)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methetigersniffetherose.’勉强把它译成中文,便是:‘我 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在余光中看来,“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有猛虎 ,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控脚,蜘蛛吐 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以此观照著名画家冯大中笔下的斑斓猛虎,恐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自青年时代就因画虎扬名的他,笔下所绘之虎沉 静威严、细腻敏感,纵观冯大中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正如《猛虎与蔷薇》所赋予的精神一般:在艺术道路上勇猛精进,在 创作上执著单纯——这就是画家一以贯之的赤子情怀。
生于东北大地的黑山白水之间,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冯大中经历过下乡务农、务工,饱尝辛苦,最终以自己不懈的努 力从一名民间艺术爱好者而成为名扬海内外的画坛大家。60多年来,尽管环境变了、时代变了,但画家内心对艺术的挚爱和 追求,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却始终不变。也正是因为心中芬芳的“蔷薇”,冯大中无论宠辱,始终坚持着自己最真实的心 灵状态,这恰恰促使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09年6月,年过耳顺的冯大中带着自己从艺近半个世纪以来的70余幅艺术精品来到上海,名为“高山景行” 的艺术展览处处显示着东北土地所特有的大气辉煌,熠熠闪耀在上海美术馆那宽敞透亮的展厅之中。“我不喜欢所谓的文人画 那些小情调、小聪明、玩技巧。我追求的是大格局,大气派,真正的中国派头。”冯大中对《新民周刊》记者说道,望着满展 厅的大画,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句话背后所透出的自信与气魄。
山水成名
提起冯大中,谁都知道他画虎的名气。89岁高龄的画坛泰斗陈佩秋老人也亲自参加了开幕式,而且极为细致地观赏 了每一幅作品,不时发出由衷的赞扬:“大中画虎没得说,全国第一。”而令老人惊讶的是,在这次画展中,还有不少大气雄 浑、华瞻高致的山水画作,引得陈佩秋这位本身以山水画闻名遐迩的海派大师连连称赞:“构图大气,笔墨精到。”
事实上,冯大中第一次在全国画坛崭露头角,恰是源于他的山水画。数十年来,凭借自身对绘画的热爱和钻研,冯大 中不惜踏遍名山大川,不放过每一次写生机会,在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中掌握并创造出新的山水画表现方法——“冰裂纹法” ,利用“冰裂纹”自然的状态,通过传统的一些技巧和理性的东西再整理、规范化,在微妙与严谨中达到了一种新的画面状态 。1984年,冯大中与宋雨桂以“冰裂纹法”合作的山水画作品《苏醒》一举惊人地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这幅表现严 冬过后大地回春的山水巨作最终还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原本于东北大地间寂寂无名的冯大中从此扬名中国画坛。
“从创作上来讲,我画山水更有欲望。”在冯大中看来,山水画创作所占据的比重丝毫不亚于老虎题材。《苏醒》成 功了,但自此之后,画家并没有重复自己的笔墨技巧,而是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境界,开拓新的艺术领域。由于常年生活在东北 地区,冯大中喜欢表现北方原生态的山水,并通过多年来对自然的观察和创作技法的积淀而自成一家,其山水画创作极重“意 境”——即艺术家内在的情感与自然美的互动相生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境界。这一切,皆立足于画家对于“写生”的高度重视与 持续的实践。
写生对于画家的意义,恰在于能够始终保持对于自然的生动表现。据冯大中介绍,在其构思近作《高山行旅图》的时 候,他曾一度失去灵感,但通过翻阅自己过去几十年所积累的写生作品后,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感觉,甚至画面中 的树枝都是从过去的写生中找到了造型来源。在当代山水画家越来越脱离自然的今天,冯大中用自己的实践说明了深入自然、 与自然对话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笔笔要有出处,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的画,每一笔每一墨,都有着真实的生 活依据,从不凭空想象而来。”冯大中认为,“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必须要走出书斋,拒绝程式化的重复,回归自然的根本目 的,恰在于让自己的作品最终走入厅堂,呈现大格局。”
画虎头家
2009年,距离冯大中参加1985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已经过去了整整24年。当 时他获得二等奖的作品《初雪》,表现的正是两只虎在雪地里情意绵绵的情境,画家一改往日画坛对老虎凶猛威武的固有程式 化描绘,这种人性化的表现,正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文学、艺术界开始关注人性复苏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从此,冯大中画虎 蜚声海内外,被誉为“画虎头家”。美术评论家夏硕琦说:“冯大中笔下的虎充盈着勇武雄强之变,荡漾着母子亲情、天伦之 乐,甚至离情别绪,他常采用拟人化的方法,借虎言志、抒怀。他的这种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创作,强化、丰富了虎画的 意蕴与精神内涵,开一代新风。”
20多年后,画家笔下的虎如今又有了显著的变化:巨大的尺幅和充满表现力的画面为作品平添了一种史诗感,画面 中的老虎沉静、安详,不怒自威的神情里传达出一种慑人的王者风范。这种精神内涵的塑造,一方面来自画家几十年来对绘画 技法的研究和画面意境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近年来经济、文化的逐渐崛起,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国人自信心更为 强大的变化历程。
恰如郑板桥画竹一般,冯大中画虎也可谓“日间挥写夜间思”。在他的笔下,不仅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虎的审美 想象,并且丰富了历代画虎的中国画表现技法。在冯大中的作品中,凝聚了中国传统与民间对虎的理解与想象,也延续了中国 画艺术中文人画与民间绘画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可以说,冯大中的中国画,既具有民间艺术的质朴与通俗,也具有文人画的古 意与情操。“画了一辈子虎,真要我谈什么心得倒无从说起了。”面对褒扬,冯大中显得很腼腆,“画虎46年了,我感觉前 20年,自己始终在临摹、写生、研究、探索而缺乏自家面貌。有了积累之后,才逐渐开始出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后26年 的成功,不仅在于表现技巧的不断丰富,更重要的是在于精神、意境、气韵的不断追求、塑造上。”在画家看来,自己画的并 不是具体的老虎,而是透过画虎,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情愫,表现一颗对艺术、对生活的赤诚童心。那是一颗美好、纯洁 、善良、快乐的大爱之心,化作了画家笔下拟人化、富含感情的老虎。因此,他很少画激烈运动中的虎,而是在静态的造型和 形体的转折中蕴含着艺术感染力,在威猛与柔静之间,在整体气势与精谨表现之间体现着独特的中华气度与人文精神。
不可否认,冯大中是一位极其传统的中国画家,以至于他那些恢宏磅礴的艺术作品,总有着宏阔的庙堂之气,更有着 鲜明的民族气息。然而,在他的作品中,却又始终昂扬着鲜活的时代感与现代性。他画虎,象征着民族精神、人性百态;他画 山水,表现出祖国壮美山河的万千气象;他画梅兰竹菊,更是摆脱了传统文人画“墨戏”的小框框,而营造出“神与物游、自 然和谐”的崇高精神……冯大中说:“绘画是一种追求。在我看来,第一要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塑造,由此反映出 恢宏的时代气象,因而拥有了与时俱进的艺术魅力。其次才是具体笔墨、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传统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决 不能把观众拒之门外而汲汲于自己的小世界中,对我而言,结合宋人的崇高感,元人的笔墨性,融入现代的生活味,从而创造 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精品,才是我最根本的追求,也正是我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