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选调大学生真爱农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15:57 红网 | |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让广大高校毕业生暂时放下城市白领梦,如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般,奔向农村。短短几年,“选调”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热门的就业选择之一。 “天之骄子”真的是爱上了农村? “选调”之热 大学生问候 “你选调了吗” “你‘选调’了吗?”毕业时节,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彼此问候最多的是这句话。几年前还少人问津的“选调”,现在走俏了。 2005年6月,国家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其中有诸多优惠条件,比如: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今后在选拔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时,要注意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在他们到基层工作2~3年后,从中择优选拔部分人员任用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今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选用……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这些条件无疑对大学毕业生极具诱惑。 记者在贵州大学看到,上千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挤爆了就业中心“选调”报名处,1154名学生如愿报上名,占这个学校本年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0%。 今年,贵州省只“选调”3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而全省高校报名大学生达4130人。这种“供需矛盾”顿时让“选调”竞争激烈起来,一些大学生说:“当上‘选调’生犹如进了保险箱”。 “骄子”之爱 奔向农村 大学生有“如意算盘” 记者在贵州大学看到这样一幕:一个西部边远贫困县到贵州大学招聘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一个上午无一人应聘。一边是大学生“选调”如火如荼,一边是贫困县招聘却无人问津。同是公务员,为何两重天? 采访中,记者发现,扎根基层并非大学生所愿,展翅飞回都市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事实上,“选调”不过是毕业生打的如意算盘的第一步,因为国家的承诺,大学生怀有无限美好的希望……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毕业生杨升说:“到基层干得好就能‘选调’到省里,如今就业压力较大,这是条好出路。” 史勤先说,大学生向往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无可厚非,但“选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果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没有对农村的热爱和责任,而是因为一些优惠条件的诱惑,大学生到基层后将会“迷茫”,还可能毁了自己。 就业之困 “当官就意味一辈子衣食无忧” 为了“选调”,华中一大学研究生耿林放弃所学的汽车专业,从武汉回到贵州。他说:“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作稳定,一生有所保障,待遇前景看好。”他甚至想通过“选调”走上仕途,他说:“当上官就意味着一辈子衣食无忧。” 记者在贵州大学就业中心看到,参加“选调”的毕业生来自各个专业,甚至有物理、数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史勤先说,年年增长的就业压力,让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背离所学专业,追求高薪、稳定、安逸,甚至追逐名利。无论是贵州省内还是省外的大学生都在跨出校门时,把“选调”当成了最佳选择之一。 据了解,贵州省自1983年开展“选调”工作以来,共选调了1600多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工作,至今有12人担任地厅级领导职务,50多人任县处级职务,300多人担任乡科级领导职务,相对于“选调”生的总数来说是少数。 留人之难 “选调”只是进城当官的“跳板” 据了解,2005年,我国进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达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史勤先说,如今大城市提供的岗位日趋饱和,大学生就业较难。而在我国西部等地区,人才缺口仍然不小,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人才总体上是缺乏的。 在这种情况下,做公务员成为毕业生最好的就业途径之一,于是“选调”就热起来:大学生希望通过“选调”进入国家机关,走上仕途,并一步步走进城市,得到两全其美的结果。 史勤先说,这种冲突在短期内并不能解决,这需要落后地区致力于经济发展,完善保障制度,才能真正留下大学生。(注:文中学生名为化名)(新华社) 新闻链接 一个导师带38个 研究生就业也难了 近几年来,“就业”成了大学生们一入学就开始担心的问题,从专科到本科,现在轮到了硕士研究生。记者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的一些高校了解到,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03年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开始大规模扩招,今年7月,扩招后的首批研究生即将毕业。据教育部公布,截至2005年,研究生扩招年递增的速度平均超过了26.9%。辽宁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范龙表示,2006年是扩招后我国迎来的第一个研究生就业高峰年,研究生就业难将是就业服务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与过去“一个月少于3000元不考虑”相比,现在的硕士们明显地少了抬高身价的勇气,“刚刚就业,够花就行”。吉林省有关部门近期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超过80%的人对未来没有信心,其中近半数的人认为,就业前景“很可能还不如自己当初本科毕业时……”。 专家分析,对研究生社会评价的下降也导致了就业紧张。研究生多了,师资力量不足,势必造成社会对研究生质量的疑虑。以前是一位导师带两三名研究生,现在一般一位导师带七八个,在黑龙江省某高校,一名导师甚至带了38名硕士研究生。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用人单位纷纷列出安家费、提供住房等优惠条件吸引博士生,这也使得一些硕士生萌生了读博的想法。东北大学冶金专业一名姓刘的硕士研究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班上只有一个同学签了单位,月薪还不到3000元,为此,班里约有一半的同学选择了继续读博。(新华社) (稿源:成都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