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中国留学生被退学续:校方调查称不存在歧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00:20 新浪教育 | ||
2005年10月,耶鲁大学以缺少指导教师、辅导国际学生更加困难为由,将该校生态与进化生物系中国留学生韩雪梅勒令退学;此事被指为歧视中国留学生并引发300多名学生集体抗议; 随后,耶鲁大学就学生在该事件中提出的问题组成了专项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于近日提交了一份详细调查报告。
以下为耶鲁大学就该事件发表的调查报告: 报告一:生态与进化生物系:无证据表明耶鲁大学存在针对国籍产生的歧视 2006年3月28日 To: 全体研究生与教师 From: Jon Butler, 研究生院院长 关于:Engelman委员会关于研究生院国际学生政策的报告 现将负责研究生院国际学生政策的Engelman委员会撰写的报告发给耶鲁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这份报告是委员会在周一下午的会议上提交给我的。报告全文附后,我希望每一个关注此事的学生和教职员工都能仔细阅读本信及报告全文。 该委员会主席为耶鲁本科生院前代理院长Professor Donald Engelman (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委员会成员有三名教授——Sarbani Basu (天文学),T.P. Ma (电子工程),和Tian Xu (遗传学)。另外,我还请研究生会(Graduate Student Assembly)选出两名学生参与委员会,研究生会推举了 Xi Luo (统计)和 Kaury Eisenman (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委员会分别咨询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关注国际学生问题和理工科有关问题的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不同院系的研究生指导教授(DGS)的意见。 该委员会就耶鲁大学歧视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指责作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我们没有发现证据来证明耶鲁大学存在针对国籍产生的歧视,也不存在专门针对中国学生的歧视。我们发现,国际博士生在耶鲁的学习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近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生完成学习获得学位的比率与耶鲁所有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的比率相当,甚至略高,并且,国际博士生比美国国籍的博士生花费了相同或者更少的时间获得学位。” ·“虽然没有关于 ‘资助危机’ 的明确的衡量标准或定义,故无法在各院系或者研究生院形成相关的统计数据,但从我们所能听到的反映中得知,此类的‘资助危机’相对罕见,并且经费问题发生在国际学生与美国学生中的比率并未超过研究生数量的比例。” 这些结论非常重要,因为它重申了学校和研究生院对于公平、无歧视的重要承诺,一个应该被反复申明、备受关注的承诺。 然而,委员会也指出,尽管经费问题并不常见,不过“一旦出现经费问题,就非常棘手令人担忧,尤其是对国际学生。我们也指出研究生院和各个院系能够也必须尽全力通过制定新政策和改善其实际执行来更好的避免问题的产生”。 我非常欣赏委员会报告的全面性,包括报告坦率地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具体方面,特别是学生评估、将各院系和研究生院的政策传达给国际学生和所有其他学生的问题。我希望研究生院能够就报告所指出的问题加以改进。 在报告所提出的主要建议中,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每个院系都有责任为本系每个学术成绩达到标准的博士生确定一个毕业论文导师。 ·每个院系必须对其每个博士学位项目的各重要阶段的“优秀学术表现”进行明确定义。 ·研究生院应该要求所有院系都给每一个参与实验室轮岗(lab rotation)的学生提供书面评估。 ·研究生院必须进行有效工作以确保其五年资助的承诺不被教授、各院系或研究生院对国际学生或者美国学生的沟通有误所扭曲。 ·所有学生在他们注册学习的每一年都应收到一份关于其学习进展的书面评估。 ·所有院系必须有一份便于获取使用的手册,最好能在网上公布,以便能清晰的传达本系的政策和学位培养计划。 ·研究生院应该考虑在新录取的中国学生来耶鲁报到之前的暑假为他们在中国提供一个英语口语培训课程,也可以考虑在中国开展访问日活动。 ·研究生院应该广泛地为所有的研究生指导教授(DGS)提供一个更好的培训机制。 我会尽快实施上述建议以及委员会提出的其他建议。 ·我和研究生院主管教务的院长们将在六月中旬以前依次与每个理工科的负责人讨论Engelman委员会的这份报告,商讨我们应如何合作来实施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 ·我还将指派一个由教师和教务长组成的委员会和研究生院的职工来检查经费方面的各个细节问题,研究新的政策和做法来消除所有理工科博士生(包括国际学生和美国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经费问题。 ·我将请研究生会(Graduate Student Assembly)组成一个委员会专门关注国际学生的问题。 ·研究生院将和国际学生学者办公室(OISS)、教务长办公室以及校务卿办公室共同商量来决定能否于2006年暑期在中国开设语言课程,如果本年度无法实现,则考虑在2007年暑假开展。 ·研究生院将改进自己的网页,以方便新生,同时在新生八月入校之前改进对研究生指导教授(DGS)的培训指导。 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生院因有众多国际学生加入而获益匪浅。Engelman委员会的报告提醒我们,耶鲁大学的宗旨是要尽最大可能将耶鲁办成国际学生和美国学生的最佳去处,这也是我们共同认可的宗旨。耶鲁大学拥有非常优秀的国际学生,我把报告给予的承认和提出的批评视作督促研究生院进一步改进国际学生工作的机会。我也非常感谢委员会所作的坦率、诚实、卓有成效的工作。 报告二: 耶鲁大学研究生院国际学生政策委员会报告 2006年3月27日 序言 一个多世纪以来,耶鲁研究生院为教育国际学生作出了贡献, 同时耶鲁学术界也因有国际学生加入而获益匪浅。无论在耶鲁的哪个学术领域,都有国际学生被授予学士以上学位。他们当中留在美国的,其成就已经改变了美国的学术,文化,及政治生活;那些返回了祖国的,也已在各自的家乡取得了类似的成功。 但是,困难也时不时地随之而产生。2005年秋,一名国际学生因调换研究科目问题向学校提出申诉。同一时间,另外几名学生指责研究生院歧视从某些国家来的国际学生,尤其是从中国来的理工科学生。那名申诉的学生很快便被转到了其想去的研究科目。在研究生院执行委员会的要求下,研究生院院长因此成立了临时专项委员会调查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建议修改部分政策及其实践,以使国际学生的受教育之路更加平坦。院长任命了如下的几名委员: Donald Engelman (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委员会主席,Sarbani Basu (天文学),T.P. Ma (电子工程),以及Tian Xu (遗传学)。院长同时邀请研究生会(Graduate Student Assembly)选出余下的两名委员。研究生会推举了 Xi Luo (统计)和 Kaury Eisenman (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委员会被委以如下工作:1)检查供发放学生生活津贴的经费,以确保学生的津贴发放达到学校制定的公平、无歧视的标准; 2)调查学业考核的程序;3)就有关耶鲁的国际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国际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隐性的问题提出建议。 委员会先后与研究生院院长,一名副院长,一名助理副院长,国际学生学者办公室(OISS)的主任,以及三组研究生代表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议。为反映诸多不同民族与地域的声音,三组学生代表分别为:拉丁美洲人和欧洲人;韩国人和印度人;以及中国人。并且为了保持选择的随机性, 学生代表们都是从OISS列出的国际学生名单上邀请来的。而且,基于研究生们的建议,我们还额外将系一级的行政问题融入到调查范围内。对于学生讨论中所提出的意见,我们还专门电话采访了一些研究生指导教授(DGS),咨询了他们的意见。 我们没有发现证据来证明耶鲁大学存在针对国籍产生的歧视,也不存在专门针对中国学生的歧视。我们发现,国际博士生在耶鲁的学习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近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生完成学习获得学位的比率与耶鲁所有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的比率相当,甚至略高,并且,国际博士生比美国国籍的博士生花费了相同或者更少的时间获得学位。虽然没有关于 “资助危机” 的明确的衡量标准或定义,故无法在各院系或者研究生院形成相关的统计数据,但从我们所能听到的反应中得知,此类的“资助危机”相对罕见,并且经费问题发生在国际学生与美国学生中的比率并未超过研究生数量的比例。 然而,尽管我们发现这些经费问题很少发生,但是一旦出现经费问题,就非常棘手令人担忧,尤其是对国际学生。我们也指出研究生院和各个院系能够也必须尽全力通过制定新政策和改善其实际执行来更好的避免问题的产生。我们发现问题主要来源于不够有效的沟通,尤其是在学生最初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的研究报告和建议旨在实行一些新的教育项目、提高教学政策的明确性和加强其实践的一贯性来改善经费问题。 经费问题。每个学生的经费来源和承诺都在录取通知书中有所说明。资助期限通常是五年,但各院系不尽相同。我们理解已有政策和实践由研究生院在某些情形下给与额外补助。我们发现这些政策没有有效的传达给学生,或者学生没有完全理解,从而使得有些学生担忧自己的经费问题。曾有某些系里存在有关经费承诺的误解,从而造成在指导学生时传达了并不准确的信息。在这一点上,信息的准确清晰性需要受到高度重视,各个院系的研究生指导教授(DGS)必须明确了解经费政策的所有细节。另一方面,经费政策并不保证每一个理工科学生都能够在不考虑其所在实验室资助条件的情况下认任何教师为导师;就像所有其他的研究生科目一样,理工科的导师和学生必须双向认可。我们在此汇报如下我们观察到的事项并提出建议: ·每个院系必须负起责任为本系每个学术成绩达到标准的博士生在其迈向博士生候选人之路上的时候确定一个论文导师。该政策适用于所有自然科学学科、社会科学学科和人文学科。 ·一些教师有时候以津贴经费理由来拒绝指导某个学生,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其学术及研究表现上的问题。这种做法导致了学生对研究生院经费承诺的不理解,因此应该杜绝。尽管研究经费的资助问题可能是合理理由,但是对学生的学费和津贴资助不应成问题。研究生院必须向教师明确,本应完全依赖某个学生的学术表现来作出是否接纳其加入某研究小组以及是否愿意指导其毕业论文的任何决定都不允许以学费或者津贴资助的名义来解释。 ·当经费问题发生的时候,院系一级有时候不愿意向研究生院进行汇报,因为考虑到研究生院今年多给的资助会在下一年被扣减。这种隐瞒可能会危及系里向学生否认研究生院曾经给出的经费承诺。研究生院必须向所有院系、教师和学生都明确其经费计划,并且杜绝上述做法。 ·为某些因教师离职或者经费来源发生变化而受影响的学生提供资助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实际上这样的资助常常并不均衡。本委员会建议成立临时专项委员会来评估、明确并且统一研究生院的经费政策,这些政策通常需遵照联邦资助政策在技术和其他方面的要求。我们希望该委员会能够在2006年年底前向研究生院院长进行工作汇报。 ·录取通知书虽然包含了资助说明,但是其内容对于从未曾在美国居住过的国际学生来说并不明确易懂。研究生院应该进一步检查其发放给国际学生的录取通知书,澄清任何模糊的陈述。应该以尽可能清晰准确且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告知被录取的学生有关不同水平的住房和生活费用,和针对不同国籍学生的税务政策方面的信息。 评估问题。当有关教师对学生评估的沟通有误时很多问题就相应而生。在口头评估中常常出现关于语言、文化和回避冲突方面的问题。评分膨胀(Grade Inflation)的趋势也会使学生误解以为教师对其评价很高。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更多地采用书面评估,问题将能够得到较大的改善。具体如下: ·很多理工科专业将轮岗实验室(Lab Rotation)(或者类似的其他做法)作为评估过程的一部分,但是对学生评估的沟通各系并不相同。有的院系采用口头沟通方式,而有的院系采用了书面方式做出评估但是未将评估传达给学生,而有的院系既做了书面评估并且也将其传达给了学生。研究生院应该采取并且坚持执行要求所有院系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书面轮岗评估的政策。 ·很多院系组成研究委员会(Research Committee)来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阶段性检查。这种检查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而且应该就学生的学位学习进展情况给学生一个书面评估。 学生有时候对于院系的政策并不清楚,比如未通过资格考试的后果或者确定导师的程序,而且各个院系的不同政策使得国际学生更加迷糊不解。将相关信息在网上公布,对不明确之处制定出明确政策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只有部分院系做到了。 ·每个院系都应该有一个“本系手册”,为研究生以书面形式列出本系的政策和实践,包括对每个学位项目各个阶段的“学术达标表现”进行明确定义。院系政策应该在网上明显之处予以公布,并且每当发布新政策或修改政策时网上应该及时予以更新。 在美国常用来作为授课语言能力资格标准的英语口试(SPEAK Test)受到了广泛的批评。有些学生并不将其当真,有的学生认为口试是一种种族或者文化上的歧视,大多数学生仅仅将其看成是必须跨越的难关。委员会认为学生应该改变对口试的抵触情绪,应转而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以及英语将有助于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我们认为学习书面和口头英语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异常关键,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耶鲁的学习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也有助于未来事业上的成功。如果不能够充分利用耶鲁的学习环境和各种资源,将是对来耶鲁学习机会的浪费。 ·语言的重要性需要在招生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尽早的沟通和强调。 ·东亚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英语,应该考虑在学生来耶鲁学习之前就给予英语培训。我们建议,作为试点项目,在中国学生来耶鲁报到之前的暑假为他们在中国提供一个英语口语培训课程。 ·委员会认为有必要为第一年的研究生提供与其正常学习日程相配套的英语口语课程。为优化学生教育,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的授课技能,对话是非常关键的。应该要求被评估为口语能力不足的学生必修一门口语课。 学生生活问题。国际学生常常在抵达耶鲁的时候遇到各种困难,尤其是住房问题。有些学生已有配偶,需要明确知道有哪些住房选择,以及相应的费用情况。我们也在讨论中常常遇到适合国际学生口味的饮食选择的问题。尽早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将会很有帮助。有些学生要求各院系将有关国际学生的信息在网上公布。 ·研究生院应该改进并及时更新其提供给新生的系列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应该尽快在网上公布,最好是每年春末。 ·各个院系应该检查并修改自己的网站,着重关注网站信息对国际学生的有用性。 ·HGS研究生宿舍是唯一一个提供食堂的研究生宿舍楼,本是一个一年级研究生住宿的很好选择,但因其食物缺少民族多样性而受到了很多国际学生的批评。研究生院和耶鲁食堂应该检查其食物供给,着重关注食物是否能满足国际学生的需求。 老生帮新生的活动只在部分院系有所开展。本委员会认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益,尤其是老生能够在新生抵达报到之前给予非常有用的建议。无论新生在入学前是否访问过耶鲁,都能够从与老生的联系中受益。这种联系不仅能传达有用的信息,而且也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有助于院系的文化建设。 ·我们强烈建议各个院系通过电子邮件开展抵前帮助活动。 ·我们也鼓励长期开展“老生帮新生”活动。 ·国际学生通常都无法在入校报到前访问校园。作为替代,可以考虑举行海外访问日,邀请当地的校友参加,为新生举行学前准备活动。我们相信这将有助于新生更加顺利的融入到耶鲁的学术圈,同时在新生中建立网络关系便于其互相帮助。研究生院可以在中国先开展一个访问日以作为试点。 院系问题。 虽然大多研究生指导教授(DGS)较好的对学生传达了耶鲁的政策和机会方面的信息,我们发现他们的工作缺乏统一的准则及绩效。这种非统一性并不仅局限某些院系,比如说理工科的研究生并不比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而是反映出各个院系的研究生指导教授(DGS)所接受的培训和信息很不均衡。我们发现,虽然研究生院有指导手册,也跟各新任研究生指导教授(DGS)保持联系,但是指导教授们(DGS)反映他们并没有像所期待的那样得到了充分的培训。 ·研究生院必须为研究生指导教授(DGS)设计并实施一套新的有效培训方案,尤其是理工科院系的指导教授,因为理工科院系存在显著的的经费问题,并且招收大量国际学生,这都要求现有教师掌握更加充分的信息和具备更加充足的工作经验。这种培训必须是强制性的,而且应该在新生入学前的暑假完成。 报告总结。当委员会开始着手工作的时候,我们不仅关注研究生院交待给我们的任务,而且也有意发掘其他应受关注的问题。我们高兴的发现,那些在最近的不公待遇申诉中报告的事件(我们是作为案例来研究的)并不常见,而且当问题发生后,比如寻找导师的困难或者经费不足的问题大部分都在院系层面上得到了研究生指导教授(DGS)的有效处理。我们所采访的学生基本上都对自己得到的资助感到满意,认为自己的表现得到了恰当的评估,并且对在耶鲁的学习充满热情。我们没有发现证据能够证明存在针对任何群体的种族或者国别上的歧视。因此,我们的建议都是基于目前研究生院运转良好、但能在下个世纪在培养国际学生方面做得更好的基础上提出的。 Sarbani Basu (天文学) Kaury Eisenman (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 Donald Engelman (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委员会主席 Xi Luo (统计) T.P. Ma (电子工程) Tian Xu (遗传学) |